APP下载

基于使用主体视角的纺织工业技术标准实施效能评价

2021-11-28苗颖虎陈霞

丝绸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质量检验纺织工业

苗颖 虎陈霞

摘要:

科学评估标准实施效能是改进标准的有效手段,但长期以来未在纺织工业中得到充分的重视。文章构建了纺织工业技术标准实施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调查了200位浙江省业内人员,采用模糊层次评价法,对设计类、制造类和质量检验类三类纺织工业技术标准进行实施效能评价。结果显示:设计类技术标准质量较好,但实施后在提升技术效益方面存在缺陷;制造类技术标准在内容上存在一定滞后,但在环境效益方面有突出表现;相比之下,质量检验类的整体质量与效益评价结果一般,需进行全面优化。最后针对三类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文章分别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纺织工业;标准评价;主体视角;实施效能;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TS1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1)11005305

引用页码: 111110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1.11.010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in textile industryfrom a subject perspective

MIAO Ying, HU Chenxia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Scientific evalu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of standards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standards, but it has not received sufficient attention in textile industry for a long time. In this paper, an index system for the technical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in textile industry was established. 200 textile industry personnel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urvey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of technical standards concerning three categories of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quality inspection in textile industry was evaluated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sign related technical standard quality is good, but there exist some defects in technical benefit improvement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content of manufacturing related technical standards lagged behind, but they showe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n contrast,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benefit evaluation results of technical standards related to quality inspection were mediocre. This type of standards required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Finally, for problems of the three types of technical standards in textile industry,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textile industry; standards evaluation; subject perspective;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index system;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收稿日期: 20210211;

修回日期: 20211014

基金項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Y085)

作者简介: 苗颖(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标准的量化评估。通信作者:虎陈霞,副教授,hcx115@163.com。

纺织工业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技术标准逐渐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冲击着中国纺织工业[1]。重振中国纺织工业就需要在产品质量、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上有显著的提升,向纺织强国迈进。在此过程中推动完善和改革标准体系,提高标准质量是关键[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标准可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扩大新技术产业化规模,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3]。当前中国纺织工业技术标准存在指标过细且不灵活、标准间交叉重复、内容滞后和信息服务能力不足等质量问题[4-6],因此亟需对其实施效能进行全面评估。

国内外学者对标准实施效能评价的研究主要从标准本身的质量评价和实施后效益评价两个维度展开。在质量评价方面,任冠华等[7]以标准的适用性作为评价对象构建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王晓亮等[8]则对指标体系进行扩展,提出从适用性、先进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评价标准质量的好坏。在效益评价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至2008年,研究主要从宏观视角出发,量化标准对国家经济指标的贡献,评价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贸易、标准化投入等[9-10]。2008年至今,国内外学者更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关注具体标准的实施效益。在该阶段前期,即2008—2014年,学者依然侧重于评价经济效益,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实施具体标准的成本[11]、标准对相关产品出口的影响[12]等。2015年起,标准可持续效益的研究热度上升,可持续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含社会效益[13]、环境效益[14]和技术效益[15],研究内容实现了单视角到多视角的转变。早期多数研究对标准实施效能的态度是肯定的,随着实施时间的增加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标准逐渐暴露问题。但在已有文献中,对纺织工业标准实施效能的评价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从标准的质量和效益两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其中质量评价指标包含适用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先进性四个维度,效益指标包含经济、社会、环境、技术效益四个维度。采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并以浙江省为例,对浙江省纺织工业技术标准的实施效能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期为推动中国纺织工业技术标准的进步提供借鉴。

1 纺织工业技术标准效能评价研究设计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全面反映纺织工业技术标准效能,本研究遵循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法设置指标,以避免指标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构建步骤包含:1) 阅读相关文献,对可参考的指标体系进行梳理;2) 向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形成备选指标体系;3) 开展问卷调查和德尔菲法的应用,参考专家意见修改指标和问卷;4) 再次发放问卷,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计算指标权重,确立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1.2 评价方法

模糊层次评价法是模糊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运用,二者结合可以保证评价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该方法的具体运算步骤如下:

1) 确定因素集:一级指标为U=(u1,u2,…,uk),包含k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i为ui=(u1(i),u2(i),…,un(i)),包含该指标下n个三级指标,其中i=1,2,…,k。

2) 确定评语集:V=(v1,v2,…,vm),表示评价结果共有m个等级。

3) 确定权重集:一级指标A=(A1,A2,…,Ak),包含k个二级指标的权重;二级指标i的权重集为Ai=(a1(i),a2(i),…,an(i)),包含该指标下n个三级指标的权重,其中i=1,2,…,k。权重值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专家对指标重要性两两比较的打分结果计算出权重数值。

4) 计算二级指标i下n个三级指标对m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构成二级指标i的模糊评价矩阵:

5) 计算二级指标i的综合评判结果:

6) 计算一级指标的综合评判结果:

2 实证分析

2.1 问卷设计与调查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浙江省纺织工业技术标准的权重调查、标准使用者的认知调查和标准实施效能评价调查。本研究设计了两份问卷:问卷一为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比较,用于完善纺织工业技术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问卷二为标准认知及标准质量、效益评价数据收集。

问卷一的目的在于收集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比较数据,计算权重。由于指標设置与权重判别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权重集的确定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向15位业内专家发放问卷,问卷引入评价重要性等级的1~9标度法来量化评价因素间的重要性(表1),构造判断矩阵(表2,表3)。专家工作经历均在7年以上,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通过与专家的密切沟通,最终收回15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获得各指标的相应权重(表4),均通过一致性检验。从结果可知,在质量评价指标中,适用性和合理性的权重最高,分别为0.305和0.322,这充分体现了标准使用者对标准的被接纳程度、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的重视;在效益评价指标中,环境效益的权重最高,为0.511,人们对标准实施效益的关注重点不再局限于经济,而是形成了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问卷二对200名业内人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受访者对纺织工业技术标准的一般认识和标准实施效能评价三部分。调查结果经SPSS 21软件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47,表明问卷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再经效度分析,得到结构效度衡量指数KMO值为0.902,且Bartlett检验Sig.值小于0.01,表明问卷有效且可信。

2.2 纺织工业技术标准模糊综合评价

问卷二中实施效能评价的调查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评价集共分为5个等级,为各等级分别赋1~5分,各等级含义如表5所示。根据受访者使用技术标准情况,将纺织工业技术标准分为设计类、制造类和质量检验类三类,设计类标准主要包含GB/T 22704—2008《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GB/T 22702—2008《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等;制造类标准主要包含HJ/T 185—2006《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GB/T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等;质量检验类标准主要包含FZ/T 43015《桑蚕丝针织服装》、FZ/T 80004—2014《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等,本研究涉及到的标准在问卷发放时期均现行有效。运用模糊评价法将调查获取数据代入式(1)—(3)进行运算,得到纺织工业设计类、制造类、质量检验类技术标准及整体的得分情况(表6、表7)。

2.2.1 纺织工业技术标准质量评价

由表6可知,在纺织工业技术标准质量总得分为3.921,设计类标准得分为4.095,评价结果最优;制造类与设计类同隶属于4级,但得分略低于后者,为4.069;质量检验类技术标准隶属于3级,得分仅3.768,低于纺织工业技术标准的整体得分。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得:

1) 设计类技术标准质量得分最高,尤其在适用性、合理性和规范性3个维度均隶属于4级,其中合理性和规范性为3类标准中最优,而先进性上表现一般,隶属于3级。该类标准的使用者主要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设计人员,目的在于简化设计程序、提高设计质量,使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据欧盟拉佩克斯(RAPEX)统计,中国纺织品服装被召回案例的主体主要为绳带和锐边等存在伤害身体风险的部件,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标准化产品设计过程解决。目前在中国纺织工业中,设计类技术标准很少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材料规格、安全性能参数设计等内容落后于发达国家[16-17],以致其在平衡合理性和先进性上存在不足。

2) 制造类技术标准质量得分次优,其规范性得分最高,隶属于4级,其余三项指标评价结果相当,但偏低,均为3级。规范性主要反映标准能否将需要表达的内容用文字清晰准确地呈现,对制造类技术标准来说,该指标得分高说明标准易于使用者理解并操作。其余三项指标得分偏低的原因在于国内对该类标准修订周期长,内容更新不及时,致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问题而无法很好地指导生产。以《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为例,该标准经历两次修订,时间间隔均为12年。

3) 质量检验类技术标准的质量得分最低,所有指标均为3级,尤以在合理性上的问题最为突出。合理性为标准质量评价中权重最高的指标,质量检验类技术标准却在该指标上得分最低。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不足,加上技术标准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发展的“先天缺陷”,导致该类标准的使用者对标准质量评价不高;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纺织工业质量检验类技术标准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中,在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方面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如ISO 105-C12—200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提供了4种关于纺织品耐工业洗涤的色牢度测试条件和洗涤过程,国内没有相关标准。

2.2.2 纺织工业技术标准效益评价

纺织工业技术标准的效益评价结果(表7)显示,制造类技术标准的效益得分为4.246,评价结果最佳;设计类的得分与制造类相当,同隶属于4级,为4.214;质量检验类的效益评价结果最低,仅为3.956,隶属于3级,低于纺织工业技术标准的整体效益得分4.123。分析上述效益评价结果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

1) 制造类技术标准实施后效益最佳,所有二级指标均隶属于4级,以环境效益最为突出,该指标得分为4.325,明显高于其余三项。这是由于本研究调研时期为2020年,正值《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收官之年,规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提出的推进绿色制造、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建设,适时制修订重点产品能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要求显著地提升了制造类技术标准的环境效益,贯彻了绿色共享的理念。

2) 设计类技术标准的效益得分略低于制造类,二级效益评价指标中社会效益得分最高为4.334,技术效益得分最低为4.129。该类技术标准的社会效益体现在规范设计环节,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制造过程的出错率,提升产品质量,满足顾客需求;技术效益通常表现为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动工艺革新。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得分差异偏大表明标准在兼顾二者上有所不足,原因在于标准制修订时对技术、参数、性能等方面的创新不够敏锐[18],没有及时纳入标准。

3) 质量检验类技术标准的效益评价得分最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隶属于3级,原因在于中国纺织品质量检验标准虽借鉴于国外先进标准但并未随着原版的更新而更新。以《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为例,该标准在2020年新版本发布前已有12年未更新,内容停留于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的旧版本,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清单和方法没有得到统一,使中国纺织品出口受到“绿色壁垒”的冲击,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同时,该类标准对中国纺织品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没有起到明显的提高作用,加上检验硬件条件不足等原因,导致标准实施后带来的社会效益也不尽人意。

2.3 建 议

如何改进纺织工业技术标准质量,以获得更优的效益,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对三类标准分别提出建议:

1) 对于设计类技术标准,需加强标准情报工作,完善标准信息系统,帮助该类标准的使用者了解国内外先进设计技术、方法和标准化前沿动态;积极落实相关先进标准翻译工作,為该类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在参考国外相关标准之余还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积极参与设计类技术标准制修订过程中。

2) 对于制造类技术标准,采集该类标准使用者的建议,整合标准内容中的细节问题,作为标准修订时的讨论依据;适当缩短标准的审核周期,这有助于问题的及时修正,最小化制造类技术标准实施后的负面影响。

3) 对于质量检验类技术标准,首先需要全面评估国内相关标准,着重收集纺织品检测从业人士的意见,精简交叉重复标准,更新陈旧内容,适时调整标准体系的结构;其次加强与发达国家检测机构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标准化理念,掌握先进检测技术,提升中国纺织品检测水平。

本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旨在促进纺织工业技术标准的持续改进。但需要注意的是,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与问卷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在问卷的筛选上存在主观性,可能会对评价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差,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标准实施效能评价尚存在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3 结 论

本研究从质量和效益两个维度构建纺织工业技术标准实施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完善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类、制造类和质量检验类3

类技术标准进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设计类技术标准在内容上先进性不足,实施后无法均衡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制造类技术标准修订周期长,在适用性、合理性和先进性上有一定不足,但得益于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相比前两类,质量检验类技术标准整体质量和效益一般,8项二级指标均低于纺织工业技术标准整体水平,在内容上存在明显的滞后和缺失,实施后效益易受外部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1]袁蓉, 王爱兵. 纺织技术标准的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 国际纺织导报, 2013, 41(11): 55-56.

YUAN Rong, WANG Aibing. Innovation of textile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promotion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J]. Melliand China, 2013, 41(11): 55-56.

[2]张明, 甘克勤, 张利真, 等. 主要丝绸贸易国家丝绸标准比对分析[J]. 丝绸, 2019, 56(9): 29-34.

ZHANG Ming, GAN Keqin, ZHANG Lizhen,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ilk standards of major silk trad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Silk, 2019, 56(9): 29-34.

[3]王道平, 韦小彦, 张志东. 基于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标准价值评估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3, 275(11): 40-48.

WANG Daoping, WEI Xiaoyan, ZHANG Zhidong. Study on value evaluation of technology standard based on innovation eco-system of Hi-Tech enterprises[J]. China Soft Science, 2013, 275(11): 40-48.

[4]程里. 标准化: 纺织业“十二五”的发展之重[J]. 中国纤检, 2011, 396(5): 31.

CHENG Li. Standardzation: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for textiles industry in the "Twelfth Five-year"[J]. China Fiber Inspection, 2011, 396(5): 31.

[5]王兰芬. 我国现行纺织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 中国纤检, 2012, 397(6): 40-41.

WANG Lanfen.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textile standards in our country[J]. China Fiber Inspection, 2012, 397(6): 40-41.

[6]韩倩. 我国纺织标准与检测服务能力现状分析[J].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9, 5(6): 1-4.

HAN Qian.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extile standards and testing service capability[J]. Textile Testing and Standard, 2019, 5(6): 1-4.

[7]任冠华, 魏宏, 刘碧松, 等. 标准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5(3): 15-18.

REN Guanhua, WEI Hong, LIU Bisong, et al.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tandard applicability[J]. Word Standardization & Quality Management, 2005(3): 15-18.

[8]王曉亮, 徐志军. 标准的质量评价要素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2): 223-224.

WANG Xiaoliang, XU Zhijun.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elements of standard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6(2): 223-224.

[9]陈志田. 关于标准实施效果宏观评价体系的研究[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4(4): 13-15.

CHEN Zhitian. Research on the macro-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standards[J]. Word Standardization & Quality Management, 2004(4): 13-15.

[10]OFORI G, GU G. ISO 9000 certification of Singapor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ts costs and benefits and it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01, 8(2): 145-157.

[11]TRIENEKENS J, ZUURBIERI P.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s in the food industry,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 113(1): 107-122.

[12]JONGWANICH J. The impact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processed food ex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J]. Food Policy, 2009, 34(5): 447-457.

[13]MEEMKEN E M, SPIELMAN D J, QAIM M. Trading off nutrition and education? A panel data analysis of the dissimilar welfare effects of Organic and Fairtrade standards[J]. Food Policy, 2017, 71: 74-85.

[14]TAYLEUR C, BALMFORD A, BUCHANAN G M, et al. Global coverage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and their role in conserving biodiversity[J]. Conserv Lett, 2017, 10(5): 610-618.

[15]張轶.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85-103.

ZHANG Yi. Research on Evaluation Theory and Method for Regional Standar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D]. Xia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2016: 85-103.

[16]李慧玲, 魏晓英, 孙世元, 等. 我国钮扣检测方法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8, 47(3): 63-65.

LI Huiling, WEI Xiaoying, SUN Shiyuan, et al.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buttons in China[J].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2018, 47(3): 63-65.

[17]李泽, 刘雅玲. 关于BS 7907: 2007童装机械安全性能的探讨[J]. 针织工业, 2019, 366(7): 72-76.

LI Ze, LIU Yaling. Discussion on safety performance of BS 7907: 2007 childrens wear machinery[J]. Knitting Industries, 2019, 366(7): 72-76.

[18]王建平. 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考[J].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5, 1(1): 8-12.

WANG Jianping. Reflect on developing status of China textile & apparel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J]. Textile Testing and Standard, 2015, 1(1): 8-12.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质量检验纺织工业
储油罐防腐施工工艺与技术标准
分析影响因素提高食品质量检验工作
“纺织之光”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尝试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标准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方法与技术标准研究
37个纺织机械类项目入选中纺联2015项目计划
绿色环保型纺织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对机械质量检验工作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