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教学研究
2021-11-28陈佳莹
陈佳莹
摘 要: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愈发受到重视的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要从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高度出发,抓住叙事性文本特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与阅读技巧。本文从品味人物、梳理结构、赏析语言、领悟内涵四个方面出发,探索提升小学生阅读技巧与能力的教学路径,让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的教学有章可循、有始有终。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叙事性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8-0185-02
【Abstract】More and more be taken seriously in th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cultiv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environment,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the height of the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seize the narrative text features,further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text analysis and reading skills.This article from taste characters,comb structure,appreciation of language,grasp connotation from four aspects,explore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and ability of teaching way,make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narrative text rules-based,stead fas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Core literacy;Narrative text
叙事性文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比较大,它以叙事功能为主,包括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体裁,而且题材不一、形式多变,以波折有致的情节、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的画面感、内涵丰富的主题为主要特点。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要从叙事性文本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各个要素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来龙去脉,并能从中感知人物形象、梳理叙事情节、体验超脱文本的各样情感,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1. 抓住主要人物,品味各色形象
叙事离不开人物,人物正是叙事性文本中最基础、最明显的要素,学生即使一时无法完全疏通情节,也能够说上来其中涉及到了哪些人物。一般的叙事性文本中,人物形象众多,且各具特色,他们或善或恶、或聪或愚、或刚或柔、或长或幼,为叙事性文本点缀了无数色彩。教师需要学生首先抓住主要人物来进行形象分析,因为主要人物引领全文、能够鲜明地传递出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主要人物也是作者着墨最多、最值得予以分析和研究的形象。
例如,在《将相和》这篇课文中,题目就帮助学生明确了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廉颇和蔺相如,接着就要深入文本看看两个人物是怎样的形象、作者又是如何描绘他们的。课前阅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速度、不要一字一字地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而且课文叙事篇幅较长、时代背景非常久远、各类君臣形象众多,在这一情况下,教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形象来进行分析。对于最主要的人物蔺相如,首先文本从正面介绍他“勇敢机智”,接着又从和氏璧事件、渑池之会两个事件来表现蔺相如的这一特质,又从最后将相和中看到了蔺相如的审时度势、宽宏大度。对于廉颇来说,他主要出现在第三个小故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廉颇的转变来分析其人物形象。蔺相如被封为上卿之后,廉颇依仗军功看不起蔺相如,但终被蔺相如的不计前嫌、高瞻远瞩所打动、主动负荆请罪,两人和好、共为赵国出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蔺相如的形象时,先直接正面描写其特点,用两个事件来进行表现,又用一个事件来赋予人物更多的优秀品质。在描写廉颇时则是通过人物品性的转变来展现形象,一个英勇有功、恃功自傲而又知错能改、有大局观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可见,作者描绘人物形象的技法是不同的,因而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多个人物的时候,也要适当变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2. 梳理故事情节,建立文本结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阅读叙事性文本的篇幅也在不断变长,当面对较长的文本时,先做的就是要把文本故事情节梳理通顺,建构起整个文本布局的认识。叙事性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一波三折的情节,作者生花妙笔,将故事情节写得有声有色,读起来有滋有味。
例如,在教学《猎人海力布》这篇民间故事的文章时,教师可将课后习题中的“这篇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作为引子,带领学生共同梳理故事情节,将这几件事进行整体概括并相互连贯。在梳理情节之时,方法其实也是多样的,从不同的思路去分析故事,能够建立起学生文本结構的完整认识。有的学生从时间角度来结构文本,分为海力布打猎偶获宝石、因为有宝石而听到洪水预言、劝说村民无果、洪水爆发村庄淹没、纪念海力布几个大部分,其实已经比较完整地概括了故事情节。还有的学生从宝石的角度出发,以龙王嘴中含着宝石、海力布因救小白蛇之命而相赠、帮助海力布捕获猎物、让海力布得知洪水预言、海力布说出秘密后变成石头为故事脉络,建立起了整个文本的结构。无论是哪种角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整地疏通文意,知道课文由哪些部分组成,作者又是怎样编排结构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在内蒙古自治区,人们世世代代纪念着海力布,据说还能找到一块以他为名的石头”,学生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有的认同教师所说,有的学生则更支持原文,认为海力布因帮助别人获得宝石,因为宝石而收获猎物,却又因为宝石的秘密而自己变成了石头,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石头贯穿这一故事的始终。无论是哪种思考结果教师都应当予以鼓励,让学生明白没有固定的解读,从不同角度阅读文本及思考问题都可以得到自我领悟。
3. 深入字里行间,细致品味语言
叙事性文本无论长短,总归是要讲好一个故事。同样的故事情節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也有着不同的色彩,这源于作者本身的写作特点也即语言艺术有所不同。虽然在叙事性文本的教学中,教材总会要求学生们快速通读课文、找出主要事件,但是这一般指向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这一目标来说,还需一字一句地展开分析,或从小处或从整体地来品味文本的语言风格。这种关注叙事性文本语言艺术的教学要从小说类文本入手,因为童话、寓言、故事类课文多是由编者写就,文风与原作者有较大不同,不适合用来分析语言艺术,只用于学生掌握生字词。
在五年级下册的名著单元中,除了《草船借箭》对照原文进行改写之外,《景阳冈》《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均基本依照原文,因此在教学这类小说节选片段时,除了品味人物、梳理情节,还要深入字里行间,细致品味作者语言。例如,在《景阳冈》中,有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汇容易产生阅读障碍,比如“梢棒”“冈子”“恁地”“洒家”“自误”“颇”“厮家”“申牌时分”“端的”“毡笠儿”等,这些语言均为元明时期的白话,或者是一些社会上的行话、黑话,极具古代社会的市井气息。教师只需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大致理解词意、通顺阅读即可,并且能够对比这些描写与今天普通话的不同,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武松打虎的故事。在教学《红楼春趣》的时候,学生发现人物之间的对话极多,而且语言中多有“罢了”“不成”“横竖”“打发”这样的用语,这是基于原著所写的就是钟鸣鼎食之家的日常玩乐之事,语言稍显泼辣,人物互相打趣,透过语言便可以窥见人物的个性特点。总而言之,尽管小学生的阅读经验尚浅,但是对于文本语言的分析也要从小抓起,除了细致分析经典小说文本中的巧妙用语,还要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改写,从对比中审视原文的语言之妙。
4. 适当拓展阅读,领略主题情感
情感的表达、主题的升华是叙事性文本中绕不开的话题。如果说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对语言艺术的欣赏都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那么领略主题情感则是真正将文本引向学生自身,将作者、文本和读者真正连为一体。作者是怎样的表达主题、传递情感的,作者在文本中所表现的主题情感是否与读者的阅读感受相一致等等,都是教师在叙事性文本教学中所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学弈》这篇文言文中,先描写弈秋教学下棋时两个学生的不同表现,然后得出其学习效果不同的结论,最后点出不是他们智力不同、而是用心与否之缘故的主题。文本所传达的主题学生可谓深有体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专心致志、用心听讲,如果自己的心思不在学习上,又怎么能期待自己取得理想的成绩?这种略带说理性的文言文在课外其实有很多,教师可以多给学生介绍几篇,让他们既能够阅读小故事、又能学到大道理。比如《邯郸学步》《不为五斗米折腰》《刮目相看》等等,要么是历史典故,要么是文人轶事,让学生从典型的人物特点、较为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感悟主题,并能够警戒自身。又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文章篇幅较长,但文字十分细腻,传达出作者对老班长的敬仰之情。这种在红军途中守望相助、舍己为人、共赴国难的情感或许生在相对和平时代的学生们很难理解,教师则可以尽量帮助学生们拓展阅读,例如通过纪录片来展现那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环境,通过阅读《视死如归的刘胡兰》《毛委员送新衣》《歌唱二小放牛郎》《八女投江》等红色故事来为学生介绍更多的革命英雄或感人事迹。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说一说家中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有过怎样的故事或自己的阅读感受,让拓展阅读有效补充课内,带领学生深入感受文本主题与情感,深化学生的阅读素养。
核心素养之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教师首先要明确叙事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能从哪些方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即把握分析人物、梳理故事、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等要素,引导学生掌握叙事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使得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向清晰、过程完整、效果达成。
参考文献
[1]姚晓华.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叙事性文体教学例谈[J].教学考试,2017(10):87-88.
[2]陈梅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0(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