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1-28王莹莹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培养策略幼儿园

王莹莹

摘  要:语言交流是幼儿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技能,大部分幼儿在入园前已经具有一定的交流能力,但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缺乏科学且合理的语言教育模式,导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会严重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成长,因此如何克服不足,积极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文章从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因素入手,重点对怎样有效进行幼儿语言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8-0047-02

【Abstract】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a baby must have a basic skill,most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the former has a certain ability to communicate,b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objective factors,lack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ode of language education,there exist certain disadvantages to the lead to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this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learning growth of the children in the future,so how to overcome the shortage,Actively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Under this background,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and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how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in order to provide relevant referenc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Keywords】Kindergarten;Language ability;Training strategy

幼儿园不同阶段的孩子,语言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应该保证语言活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不能一套方案走天下。始终立足于当下幼儿发展现状,结合各个阶段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要学会聆听他人说话,还要拥有自主交流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培养策略,帮助幼儿树立说话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1. 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1)家庭环境因素

在当前这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父母两人都必须双双外出工作,孩子一般交给家里老人教养或者直接托付给幼儿园教师,这导致幼儿与父母的互动时间大大压缩甚至没有。针对当下幼儿的生活条件,假设长期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是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的。假设幼儿想要与父母进行交流,但是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而降低孩子想要“说”的欲望。更有甚者,部分家长一般会让孩子自行观看电视节目或玩耍手机,不哭不闹即可;还有的家长认为,观看电视有助于孩子练习说话,但是从实际而言,这种行为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婴儿时期的孩子不具有说话的能力,一昧聆听不会有实质效果,只有当“说”与“听”有效结合,幼儿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培养。家长一定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把幼儿的教育全部推给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来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丝毫不亚于园区教育,父母需要在家里多多与幼儿沟通对话、聆听他们的诉求,教导他们如何正确表达,积极担负起幼儿教育的引路人。

(2)幼兒园环境因素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班级中,如若语言表达的环境过于单一,导致大部分幼儿没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只能在教室中被动聆听教师授课,这会抑制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周边伙伴的疏远也会影响幼儿语言行为的发展,例如小明身高和体重比同龄孩子更突出,于是在小班的时候,周围的伙伴就说小明是大班的,同学们不乐意和他玩儿,觉得小明长得高大,会欺负班上的同学。但实际上,这属于不可控的因素,即便小明对周围朋友进行示好,也会让其他的孩子不敢和他交流。而在往后的时间内,开始有更多的幼儿不同程度地疏远他,这严重影响了小明的心理和语言行为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需要多多观察幼儿日常行为,从“师者”和“玩伴”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去为幼儿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作出积极的引导。

2.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1)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家庭是幼儿最熟悉的场所之一,所以这也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最有效的区域,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主动和孩子进行友好沟通,积极交流,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同时,作为幼儿成长中的保护者,家长和教师要相互合作,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通过家园共育的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教师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结合配合幼儿园的各种教学任务,如幼儿回到家中口语表达每天做的事情,家长负责整理成文字,交给教师,保证家园情况的相互渗透。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因人而异的沟通方式。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应该根据幼儿当时的情绪状态,选择最恰当的交谈方式,孩子兴奋的时候,主动和他们说话;孩子身体疲惫的时候,尽量少交流,切忌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同时,家长和教师以孩童的视角与幼儿交流,并将语言表达的核心观念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幼儿。

第二,亲子阅读活动。孩子和父母通过阅读的形式建立联系,丰富孩子的认知经验,通过有效的形式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每次阅读活动开始前,家长结合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提前熟悉内容,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備工作。久而久之,既能深化亲子情感,又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三,创设语言环境。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初始阶段,说话、用词等方面不够准确,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机会,提醒家长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多触碰周围的事物。家长和教师的想法一致,一同为幼儿创建轻松的语言环境,为幼儿语言表达提供良好契机。

(2)情境教学,激发幼儿的说话欲望

语言是一种思维表达的形式,伴随着幼儿学习和生活。从当下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而言,教师应该树立“幼儿为主”的观念,创设快乐的语言情境,真正将幼儿语言发展落实到实处。幼儿受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体会到精神层面的快乐,还应该在身体上享受到快乐,所以教师要创造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说话欲望。教师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为幼儿发展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根据这一教育理念,教师深入挖掘和利用一切语言交流的元素,针对不同的语言素材,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具有情境再现的作用,将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变得丰富、多彩,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当幼儿对想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的心理和语言行为也会处于被激活的状态。以故事教学《小流星》为例,教师选择优美的轻音乐作为背景,搭设上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感受语言和音乐结合的魅力,在轻松状态下欣赏音乐,感受语言。同时,随着逼真动画的展现,会给予幼儿一定的视觉冲击感,并采用角色配音的形式,为学生说话提供平台,将幼儿展示的活动记录下来,活动结束后,为幼儿播放视频,全面展示课件中的动态信息,利用真实的画面唤醒幼儿已有的印象。由此可见,在静态结合的背景下,使得幼儿主动交流和表达,更能从多个方面锻炼和提高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3)语言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互动的空间,将现实生活中零散的语言进行总结和概括,深化幼儿对语言规则的认知能力,根据既定的语言目标,创新活动形式。例如在幼儿园的展示活动,节目内容包含了自我介绍、朗诵和表演等,可以是全体幼儿参与,也可以是单独的幼儿讲故事。日常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利用语调、音色区分角色语言,对于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他们奖励,通过人人参与的形式,促进每位幼儿的语言发展。

语言渗透应该结合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契机,并从活动中收获到新的知识。例如教师以“社会”为话题所组织的语言活动—“感恩教育”,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幼儿想要表达的愿望。在感恩节的时候,幼儿园可以开展感恩活动,大班幼儿学习感恩歌曲;中班幼儿要向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选择两名幼儿做主持人,让幼儿以歌曲、演讲、舞蹈和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父母或其他想感谢的人的感谢,另外也可以联合当地志愿者组织协会一同去福利院、敬老院等作相关感恩表演。通过这些感恩活动,既能丰富感恩教育的内容,还能让幼儿感受为别人送去温暖后,自己所收获到的快乐。整个活动中,幼儿懂得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还能让他们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体验中,教师温柔、婉约的形式告知幼儿的错误,切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出现语音、字词错误的时候,采用先表扬,后纠正的形式,通过教师的宽容和理解,让幼儿不再害怕和恐惧语言交流。

(4)有效提问,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效提问以深化幼儿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为重点,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教师结合各个阶段幼儿的认知需求,设置不同种类的语言问题,保证提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秉承着难易结合的基本原则,简单问题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复杂问题则是让幼儿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因此,幼儿教师主动分析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幼儿作答,根据幼儿答案进行总结,这样既能体现教师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的引导作用,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幼儿认知的多元化。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利用幽默的语言调动氛围,让幼儿享受到学习语言所带来的快乐。例如在讲述“小红帽”故事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红帽被大灰狼吃肚子的时候没有死掉呢?”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参与到讨论中,有的幼儿表示大灰狼吃的时候太着急了;有的幼儿表示小红帽在肚子里面打闹,狼肚子没办法安静。充满童趣的讨论氛围下,幼儿可以畅所欲言。因此,语言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有效提问,在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下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3. 结束语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考虑到家庭和幼儿园等环境因素,在家校共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语言活动中,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自由表达和交流,满足“说”的意愿,为幼儿教育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也是幼儿教育改革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

[1]王秋红.如何培养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J].魅力中国,2018(25):249.

[2]严炜杰.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8(09):95.

[3]林晓兰.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青年时代,2017(24):220-221.

[4]信根朵.关于幼儿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华少年,2019(17):1.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培养策略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