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深度教学

2021-11-28李洁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资源开发

李洁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尝试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增添新的教学内容,加大对本地区乡土资源的挖掘力度。在地理教学中发现运用乡土地理资源可以提升地理教学效率,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因此深度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实际地形、天气等特征等进行教学,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入手,这样除了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深度教学。在本文中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以及地理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8-0035-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more and more geography teachers try to use new teaching strategies,add new teaching contents,and strengthen the excavation of loc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In geography teaching,it is found that the use of local geography resource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eography teaching and make more students love and learn geography.Therefore,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local geographical resourc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In geography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teach according to the local actual situation,combined with the local actual terrain,weather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and start with the things familiar to students.This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geography,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geographical core literacy,and promote in-depth teach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geography curriculum resources.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geography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e strategies of geography teaching are discussed.

【Keywords】Local geography course;Resource development;Promote teaching

利用鄉土地理资源授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比较实际,能够触摸,并且对学生而言较为熟悉的。有效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与实际相连接的地理知识体系,并且在进行实地研究和考察时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融合性,提升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于此,教师应该切实深化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自主学习,合理有效的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增加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多元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度,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地理的学习中。

1. 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促进深度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

(1)渐进性原则:地理教师在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要本着实事求是与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的提高挖掘的深度,以及教学的难度,同时顺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乡土地理知识进行及时的挖掘和运用,让学生发现其价值和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以及教学活动时都要满足渐进性的原则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理解能力来进行调整教学方向,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2)主体性原则:地理课堂的主人应当是学生,教师要扮演辅助者以及引导者的角色,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并且促进深度教学活动的实现。因此,教师在选择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时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学习需求来进行。在各个环节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深度教学活动的进行,让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课堂上找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和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迁移运用。

(3)差异化原则: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条件,表现在本地习俗、水土条件、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教师在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地理教学活动创新和改革时,要认识到这种差异,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地区学校的地理教学内容,而是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认识到彼此的课程资源之间的差异。在进行深度教学时,立足于本地区本校的特色资源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以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挖掘的效率。教师如果可以突出差异化的原则,制定具有创新意义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相信可以提高深度教学的效率,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需求。

2. 注重增加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地理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基于现实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而建立起来的带有一定科学性、综合性的学科,其涵盖的内容不仅是包括了地理,也包含天气等方面的知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身边的乡土地理资源渗透到教学中,营造出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节省引导的时间,这样有助于教师拓宽地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带领学生进入到地理更深层次的学习。同时可以根据初中生比较喜欢展现自己,想得到别人认可的这一特点,在进行地理教学时给学生更多的展现和表达观点的机会,尤其是多进行实地考察活动,用所学到的知识对具体的乡土地理作分析进行实践活动,是对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验证的过程,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准静止锋天气”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列举实例,在每年初夏我国江淮流域都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大,降水次数多,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所以称为“梅雨”,而这就是准静止锋的最好印证。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根据云、空气湿度等等结合天气预报的预测时间,来对天气进行观测并加以记录,或者进行小组合作,预测天气情况,看看自己预测的与播报的是否一致或者相差多少,增加观测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切实地观察过程中感受到天气变化。

3. 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地理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这样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地理知识结构,在掌握新的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实地勘测、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地理考察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与钻研,来验证学过的地理知识,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建立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在学习地貌、地形的地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们对当地的一座小山进行彻底勘测和考察,通过文字、数据、图片等形式呈现出实地地理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模型的制作,制作步骤先提前给到学生们,首先可以画出山峰、山谷、鞍部、陡崖的山地模型等高线图;其次根据等高线图的每根等高线,用薄胶版制作出每一个的等高线平面;然后将每一个的等高线平面,按照相应的高度比例固定在等高线图上;最后用泥沙、胶泥等填充等高线平面,绿化的效果可以用打碎的海绵或者草粉,如果不需要这么逼真就用有颜色的橡皮泥即可。其实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就是学生们在理解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在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之后进行实际的操作,是建立地理知识与形成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教师立足于本地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所开展的实践活动会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也会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其实就是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关地理的技能,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由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这四个方面构成。从这四方面着手,在建立了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识素养,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例如现在的热点问题——环境问题,不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都有影响,引导学生树立大局观,站在更高处看待环境问题,不但可以将自然地理中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还可以将“人类的发展是以环境作为代价”这一社会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深层次学习,并且上升到社会发展层面,让学生们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负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师通过对学生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因材施教,运用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例如在根据地理要素绘制地图时,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之后再绘图,教师选择的地理要素要符合教学实际并且要由简入难、循序渐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具体的学习和探讨都是由学生自主进行,学生在实际操作后,脑海中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个形象化的地图,比单纯的概念更容易理解与记忆。地理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放在首要位置,在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使更应当如此,让学生真正的热爱家乡的一方水土,热爱家乡的人和事,油然而生出自豪感,才能真正的提高深度教学的效率。

5. 开展教学评价巩固深度教学的成果

在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开展深度地理教學活动时,教师发现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的教学评价,及时地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对于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很难得到调动,地理教学活动也无法取得更多突破。因此,教师更应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及时的教学评价,顺利地挖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促进深度教学活动的实现。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要结合日常教学活动以及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及时、高效、便捷的特征。同时选择合适的标准才更容易达到评价的目的,使得深度教学得以实现。例如,在针对家乡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主题调查活动时教师会让学生结成小组开展实地走访调查,在小组机制内进行评价活动。学生对于河流的颜色变化情况以及流量进行测量,查阅当地的历史文献中的资料,了解当地植被的变化情况,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得出小组结论。教师则会根据各个小组的实践情况进行教学评价,评价的标准可以是查阅资料是否与主题探索活动密切相关?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是否及时有效?小组结论是否正确?在最后环节由教师对于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点评,并且给出评语,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地理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奠定基础。教师立足于当地的乡土资源所开展的评价活动更能彰显出地理教学的本质要求,从而提高深度教学的效率。

6. 结语

总而言之,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来提高地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帮助更多的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深度教学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更深入的学习与探索,除了能够掌握地理知识之外,还了解了周围的地理环境,并且在实际考察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实地考察使得学生对家乡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为学生以后参与到家乡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地理教师在现有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于探索未来的教学方向和探索方向进行了展望,突出地理课程资源本土性、科学性、创新性地等诸多特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进一步的挖掘其作用,提高应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谢印强.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6(27).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
离心运动低成本趣味实验资源开发
“关键时刻”理念下的微课设计与制作
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民族传统体育观光化开发模式构想
赣傩艺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当代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