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润心无声

2021-11-28南虎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南虎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化发展,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思路不断涌现。本文基于传统学习方式,围绕劳动教育背景下的跨学科融合进行分析,旨在改善教学现状,发挥劳动教育背景下跨学科融合的优势与教学价值,学科融合,润心无声,从而实现劳动教育背景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8-0011-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the teaching model needs to be developed in a comprehensive manner,and the teaching ideas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re emerging.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s and analyz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bor education. It aim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and teaching value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bor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moisturizing the heart silently,so as to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qu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bor education.

【Keywords】Labor education;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Path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我国教育体制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从这个总体方针出发,在进行主干课程的系统化教学之外,对劳动教育课程也要进行系统化的建设。虽然在目前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劳动教育很难做到非常大的系统化改观,但是劳动教育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学以致用的根本所在,任何学科都可以与劳动教育课程产生深刻的联系,并且形成良好的互动。

1. 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

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科学来源于做生活,应用于生活,将科学课上的一些原本相对枯燥的基本理念移植到劳动教育内容中,反而形成了相得益彰,互相补充的非常好的效果,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能使课堂教育充满活力。例如在进行手工课程“桥”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手工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将白纸折成扇形,让学生体验折叠后形成的承重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承重力较高的几种模型,从而通过劳动课教育让同学们更好的总结出相应的科学规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性的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认真细致,追求精益求精,做好每一步操作,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同样是在学习手工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尝试进行圆锥体的制作,而在制作过程中个,可以向学生们引导进行关于二维世界与三维世界的科学知识的渗透,包括平面和曲面等不同科学概念的传授等等。使学生们在幼小的心灵中就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科学化的思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以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生活。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建立开放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将是学生未来生活和成长的最重要的基础。

2. 劳动教育与美育教育的融合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劳动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能使劳动教育融入艺术之美,融入生活,以良好的艺术指导,融入学生们的课堂、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从而在提高授课效果的同时,影响学生的一生。因为,在学生学习的最初阶段就能够让学生接受美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熏陶,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潜质,在完成现有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够提前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例如,劳动课里的剪纸教学,在美术艺术课程里也有;劳动课里的泥塑教学,美术课程里也有,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性的将艺术美学理念和知识适当的对学生进行灌输,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并且会很好的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例如美术教学中强调的中轴线原理、透视原理、对称原理等,结合劳动课进行教学,都能够比较浅显易懂,易于让学生们更好的接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美育教育总体原理让学生们更多的欣赏相关的艺术作品,在孩子们有效的心灵中,种下艺术美学的种子,然后逐步的生根发芽。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以美育理念融入生活,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劳动教育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数学教育是现行教育体制中非常重要的科目,劳动教育与数学结合能够很好的提升劳动教育的科技含量和严谨性,并且能够在提升劳动课堂知识含量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学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因为数学知识归根结底是传统文化中一代又一代数学家从劳动生活总结的生活规律,包括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三角形最稳定、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四边形内角和360度、三角形勾三股四玄五等等知识,都是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不开的。

数学知识是众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劳动教育课堂上,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能够将单纯的劳动教育,提升为寓教于理、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的综合知识大集结。例如,在进行纸板拼接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教授学生认识不同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梯形、四边形、圆形、椭圆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不同图形的特点,边的数量、角的数量、内角等知识体系。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进更富有知识性和挑战性的题目,将劳动教育与数学教育很好的结合,包括九宫格、华容道、鲁班锁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数学算筹方面的题目,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开阔学生眼界、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例如,在讲解“制作铁丝衣架”这一知识时,老师想要让学生都可以制作出较为精美的衣架,那么就需要正确的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制作铁丝衣架之前需要合理的划分各个部分的尺寸,使用数学测量知识。铁丝衣架的斜臂以及横杆能够构成三角形的形状,这就和数学知识中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相关联,利用该知识引导,学生可以了解到铁丝衣架长度的设计要点,会将铁丝衣架的两条斜臂长度和超过横杆的长度,由于该数学知识的铺垫,学生在制作铁丝衣架的过程中会更加的顺利,同时还会提高学生制作铁丝衣架的速度以及质量。将劳动教育和数学教育进行融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出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的提升了总体教学的效率。

4. 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语言文字的最初应用就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劳动经验总结,形成文字记忆,会很好的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在劳动教育授课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进行技能的速度和质量的评比,在评比优胜队伍的同时,总结、分析其优胜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总结原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引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学过的相关名言警句和课文,对于一些学生耳熟能详,或者要求背诵的课文,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背诵。例如,在强调学生操作质量和速度的评比后,引导学生总结“熟能生巧”的经验,引导学生想到“卖油翁”中“但手熟耳”的名句,并请同学进行背诵。同时,在劳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让孩子们有意识的进行劳动经验和技能的总结,然后不断进行修改、优化,形成固定的文本,让孩子们进行互相之间的比较、借鉴,最终有意识的形成本次劳动教育课程的劳动技能总结。这样,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总结出很好的经验,又通过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让学生们更好的总结规律,形成共识,在应用语文知识的同时,达到了调动积极性,提高生活认知的目的。

5. 劳动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基本要素就是劳动,劳动教育课程在长远跨度中,是教学中最贴近生活的一门课程,而在生产生活中的方式、方法、风格、特色等则涉及到德育教育的范畴。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约定俗成的行业要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深入细致地灌输这方面知识,对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和形成发展,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我们各行各业往往都涌现出或专业技能突出,或德高望重的专业学者,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穿插进行这发面专家学者的介绍,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人生的初级阶段就树立起做一行、爱一行,向专家学习的心态和目标。从而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少走弯路,能够脱离低级趣味,做一個品德高尚,有目标、有追求的社会主义新人。例如,在进行劳动课程中,首先要传授的是劳动过程中的认真、细致的敬业精神,认真学习、仔细钻研的工匠精神,在劳动教育涉及到不同的工作种类时,更可以细致的提出不同工种的行业精神等等。例如书法大家王羲之、画家张大千、艺术家范曾、作家莫言、贾平凹等等。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学科融合,润心无声,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6. 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也逐渐演变成为了当前我国较为重要的一类教育方式,该种教学方式不仅直观且生动,可以较好的响应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同时还能够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把劳动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合,其所起到的效果尤为显著。例如,在讲解“鞭炮结”这一知识时,老师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工作,收集相关的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多种多样的中国结图片,让学生去欣赏这些中国结,从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美丽,促使学生产生创作的兴趣以及欲望。之后老师要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鞭炮结的实际制作流程,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鞭炮结的制作过程。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收集中国结的发展历史以及变化,结合自己的想象能力,尝试着使用各类不同的材料去制作多样化的中国结。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会使得学生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得到发展,同时还会让学生制作出更为优美精良的作品。

7. 结语

随着教育体制和教学理念的发展,随着生本思想的引入,广大教学工作者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了,劳动教育背景下的跨学科融合中,对学生的兴趣调动、知识提升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善都有很好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所有课程的共同目标,作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课程也更体现出重要性。在当前国家教育体制过程中,学科融合,润心无声,可以更快更优地达成这一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小辉.浅谈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及培养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2]郑喜平.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科素养的形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

[3]张玉荣.跨学科素养校本课程——依托《生态·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基地》项目主题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09).

[4]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10).

[5]魏伟.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成才之路,2016(34).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