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育人有“道”

2021-11-28蔡蕾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价值体现育人价值对策

蔡蕾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在小学科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语文学科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文意识,还能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行和意志,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文中简要分析了語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探讨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优势的有效对策,旨在提高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质量,促进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社会输送出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育人价值;价值体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3-0167-02

Moisturizing Things Silently,Educating People with "Dao"

——Explore the Education Value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CAI Lei  (Jiangsu Kunshan Xinyi primary school,China)

【Abstract】As a compulsory course at the elementary level,Chinese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primary school subjects. Chinese subjects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but also promote students to form excellent moral conduct and will,which has important educational value. The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hinese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hinese,aim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qua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ith excellent academic performance,and deliver high-quality talents to the socie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Education value;Value reflection;Countermeasures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重要课程。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本人一直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尝试着:如何让语文教学发挥“成风化人,润物无声”育人价值。常言道“教好书育好人”,要想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就必须摒弃传统教学观念,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依据不同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去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知度,使其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语文文化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文、道德等综合素养,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1.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

(1)德育价值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科教材中包含的内容大都积极向上,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符合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行的有效培养。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教育学生要饮水思源、懂得感恩,《黄山奇石》《我多想去看看》《神州谣》等课文让学生能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之情。

(2)智育价值

语文学科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汉语知识外,还侧重于开发学生智力。学习语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其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重要的智育价值。如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乌鸦喝水》《猴子捞月亮》《曹冲称象》等,每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背后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

(3)美育价值

首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编撰形式多样,课本中运用了色彩纷呈的插画来体现课文内容,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其次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是描写风景名胜的。如课文《日月潭》《葡萄沟》等,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透过文字乘坐想象之舟去美丽的圣地遨游,体味大自然的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的熏陶,有利于培育学生审美能力。

2.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优势的有效对策

(1)以生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育人是一个由内及外、从理解到触动再到反思的一个过程,而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灌输式的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和教师都觉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实的情感沟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很高的热情,也就无法有感情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鉴于此种情况,要想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依据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学习特点去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语文学习中投入真情实感,获得思想上的感悟。

鉴于低年级学生刚适应小学教育的学习模式,各方面认知尚不成熟,教师可充分借助生活化的情境营造,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例如,在上口语课《请你帮个忙》时,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老师来上课时走得急,把语文书落在办公桌上了,哪些同学可以帮我个忙,去把书拿来?”这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教师选择了一位学生去拿书。待学生回来后,教师引出话题:“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请你帮我个忙。”接着,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迷路的小朋友向老大爷问路的视频,并让学生之间两两一组模仿视频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到“请你帮我个忙”这句话的意思。同时也可让学生明白,当自己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真诚礼貌地请别人帮忙,要说“请你帮个忙”,且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乐于帮忙。运用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教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其中的要素,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2)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小学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侧重学生识字、口语、阅读方面能力的培养,由于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经验不足,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作为语文教师,要想从“教书”过渡到“育人”,就必须做好语文教学过程的转化与融通,在上述各个教学的环节中,对学生加入适当的价值观引导,由此培育出学生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帮助其建立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理想抱负,促进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地生根。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事物。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在评价一件事物时无法做到客观、全面,往往只会以主观的角度去看问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站在正确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在学习寓言《狐假虎威》中,狐狸运用自己的小聪明骗了百兽之王老虎,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不要去佩服狐狸的小聪明,而要有自己真正的本事,才能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威望”。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取舍。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蕴含的道理可能不止一种,其文学的魅力也在于“海纳百川”,因而在遇到一些立意模糊、价值取向不明的文章时,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或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应站在客观的立场引导学生一起去分析课文、解读其中的内涵,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选择和取舍。

(3)注重实践,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学科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学习不应限制于这方寸之间,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们的教育不应将儿童禁锢在课堂上、书本中,而应走出教室,在实践中去解放儿童的眼睛、嘴巴、大脑、双手、空间和时间,将自由还给他们。”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天性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将其禁锢在书本间,只会让他们烦倦,不如多带他们到课堂外去接触、感知和学习。因此,教师可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接触课外知识,以此开阔自身的视野,促进其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首先,教师可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初学《找春天》这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学校的花园里、操场中去寻找“春天”。教师可为各个小组制定相关的任务,让学生们根据任务要求收集相关信息,如“哪些事物可以代表春天?”“春天有哪些特点?”“春天与其他季节有什么区别?”等等,然后让每个小组成员将自己的发现汇总和整理起来,带到课堂上进行发言和讨论。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热爱观察的好习惯,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培育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其次,教师可为学生定期举办班级朗诵赛,看谁的词语发音最准,朗诵的节奏最好;举办讲故事大赛,看谁语言最流畅,讲的故事最生动;开展古诗词大会,看谁背诵的古诗词最多,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设立一定的奖励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通过比赛积累语文知识,树立竞争意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游戏类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利用角色扮演重现课文内容,要想扮演好每个角色,学生必须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课文《小马过河》时,教师便可以让四人为一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课文中的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等角色,且要求每个扮演的学生都用相应角色的语气去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到每个角色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让学生在角色游戏中总结文章中蕴含的道理,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多。借助这样趣味学习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在相互的游戏和讨论后,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意识到:在遇到问题时,别人的话不一定就是对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要开动脑筋,多思考、多尝试,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以上实践活动,不仅满足了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天性,在竞争与奖励的引导下,小學生的聪明才智也可以得到有效激发,学生不仅能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还能透过表面深入课文的内涵中去,感悟到语文学科的哲理思想,对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优势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到每节课堂上、每个环节中,并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且注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去自主体验、感悟和升华,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在润物无声中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连城.彰显当代“主体性”——小学语文育人价值范式的构建[J].语文建设,2019(10):32-36.

[2]李重.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挖掘与融通转化[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98-103.

[3]马璐璐.在语文学科中实现育人的思考——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为例[J].品位经典,2020(02):162-163.

[4]侯红宝,侯芃.学科育人,行走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规律中[J].华夏教师,2019(19):70-71.

[5]刘芳.让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58.

猜你喜欢

价值体现育人价值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浅析音乐表演艺术在舞台实践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