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具作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021-11-28曾建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学具小学数学

曾建玲

*

福建省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

摘  要:由于小学阶段的很多孩子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知识、内容等学习的开展,只能借助更为直观、形象的实物辅助方可有效落实。而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即时引入,则可以于无形之中改变这一困境,以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深度理解数学内涵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学具的使用,并引导学生在动手制作学具、自主选择学具、有效使用学具中更好学习数学知识、逐步提升动手能力,为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塑造而提供助力。同时,学生在学具的驱使下,其动手能力、探究欲望、实践意识也会得到切实激发与充分增强,更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学具;动手操作能力;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3-0027-02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Learning Tools and Cultivate Hands-on Skills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ools

ZENG Jianling  (Xiaoxi Central Primary School,Pinghe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Because many children in primary school have insufficient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the development of some more complex and abstract mathematical problems,knowledge,content,etc. can only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with the aid of more intuitive and vivid objects. The immediate introduction of learning tools in the field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an change this dilemma invisibly,so as to help students better learn mathematics and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mathematics. 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use of learning tools when developing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guidance,and guide students to make learning tools by hand,choose learning tools independently,and effectively use learning tools to better learn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hands-on ability,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promote the shaping of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s literacy. At the same time,under the drive of learning tools,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desire to explore,and awareness of practice will also be effectively stimulated and fully enhanced,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Learning tools;Hands-on ability;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学具,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用来帮助学生直观感知、理解、认识、学习知识的实物、模型、图标等教学工具。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性,且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数学探究意识塑造、数学综合素养培育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具的使用,并利用学具设计一些针对性、探究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充分做学具、用学具中更好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随着学具使用的深入,學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数学素养也会得到深度塑造,更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满足与认识夙愿的释放。

1.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学具的必要性分析

学具的直观性、操作性、实用性特质,使得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且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分析研讨中获得数学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更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育与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

(1)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旨在强化对学生思维、认知、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学具的应用,可以使很多比较抽象、复杂、深奥的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化呈现,更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随着学具的充分、大量引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生命力、影响力自会全面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元,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便会全面增强。在学具的引领下,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将也会不断提升,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的了解、认识将会更加充分、深入,课堂教学效率便会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

(2)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阶段的孩子普遍好奇心很强、求知欲迫切,而在学具的驱使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将会显著增多。其动手操作的意识也会于无形之中得到激发,更利于对学生实践、探究、感知需要的满足。学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很多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特性。受到学具的刺激,学生更愿意在动手试一试、动脑想一想中来理解不同数学知识的内涵,其动手操作的能力便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强。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应用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涉及的很多概念、公式、定律等,都需要学生的深入理解与充分感知予以内化。而学具的灵活应用,则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

更为坚实的保证,既促进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又彰显了小学数学的育人价值。教师在借助学具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加强对学具的制作、引入、渗透,让学生在各类学具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认知需要的满足与数学潜能的激发。

(1)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学具,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自主制作学具活动的开展,既强化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又于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使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应该以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学具为辅助,将学具制作渗透至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自主制作学具中感知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获得动手操作能力的深度培育。一方面,在学生制作学具中教师应该加强指导,根据学生制作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不足、缺憾等,引入教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思考、交流、研讨,并鼓励学生互相借鉴、彼此参考,以促使学生切实转变思想认识与理解感知等方面的困惑。另一方面,在学生制作学具中教师应该做好协调,将现实生活中一些比较简单的资源、素材、道具等引入数学课堂,并组织学生分组发挥想象、联想,对其予以改造、优化、加工,制作出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与地域实际、学生特性相符合的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灵活使用。针对不同学生所制作的一些创造性、个性化学具,教师更加给予充分肯定,以切实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发散思维、实践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比一比”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同样多、多与少等概念的含义,达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数学感知意识的目的,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时将学具制作作为重点,并组织学生拿出白纸、彩笔等工具,分组画出池塘以及池塘内的鱼儿、水草、蝴蝶、石头等事物,然后分组对比、分析所画事物的大小、多少。在大小对比、多少对比中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为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奠定基础。

(2)组织学生灵活选用学具,在探索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特性不同,其对于学具的理解、感知、认识也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学具使用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机会,并根据不同学生所选用的学具开展针对性指导,以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学生在自主选择学具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认识、理解充分发挥自身主观动能性,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提供了辅助。切实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学生数学认知的强化,发展需要的满足提供了保证。例如,在開展“三角形”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分类等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准备尽量多样、丰富的学具,并将选择的权利全面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理解自主选择学具,并根据对于三角形特性: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直观感知,深入掌握具体教学内容。又如,在开展“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拿出方格纸,自主划出不同多边形,理解其“面积”特点,也可以引入尺子、裁剪刀、多边形的卡片学具,在学具辅助下进行推导、演绎,深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指引学生有效使用学具,在应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只有将学具的辅助性作用充分发挥至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的开放性、针对性、实效性方可切实提升,学生的认知需要自会得到充分满足。教师在使用学具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必须以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特性为基础,尽量使课堂中所选用的学具具有探究性、延展性、驱动性等特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元、生动,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在教师在演示、引导下,学生借助学具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也会得到充分调动,其更愿意在动手操作、实践探究中去学习数学,体悟数学的内涵与魅力,用自己的方式感知数学现象,理解数学概念,深化数学认知,把握数学规律,实现认识的提升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例如,在开展“长方形的面积”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不同造型、构架、大小的长方形,引导学生测量其长和宽,然后进行计算,在获得直观感知后引入更大的长方形,最后在引入学校操场、教室地面等实物道具,使学生学会分解大长方形,构建出数个小长方形,并借助推理与演绎获得对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把握数学规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3.应用学具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由于很多小学学生抽象思维不足、认知能力欠缺,以致教师在选用学具开展教学指导时,必须切实关注不同学生的认知特性,使学具的选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学具选用不够科学、合理、充分,或者对于学生实践操作中要求过多、标准过高,学具的作用自然难以充分发挥,教学的实效性彰显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预期教学效果便不够显著。这使得教师在选用、借助学具时,必须加强研究、深度分析、科学考量,在确保学具功能无限发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结束语

总之,将学具灵活应用至小学数学教与学领域,有着更为积极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探究的机会,以帮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至现实生活领域,帮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转换为基本生活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与需要满足。教师在引导学生制作、选择、使用学具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指导,切实彰显学具的功能,全面发挥效能,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保证。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强化数学教学效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水顺.合理利用学具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5):87-88.

[2]郭高美.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6):73-74.

[3]石爱琴.刍议数学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0):103-104.

[4]柳进良.巧用学具,知行合一——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实用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2019(04):206.

[5]宋樟兴.挑动数学的味蕾——浅谈益智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23):100.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能力学具小学数学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例谈培智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