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8孙小南
孙小南
摘 要:国势之强由于人,因此人是强国之本,固国之基,一个国家需要强大,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新形势下国家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大学生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新的命题。本文基于此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背景,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弱、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政育人内容与传授方式不当、学习与应用脱节、评价机制不完善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完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思政育人;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6.054
0 引言
国势之强由于人,因此人是强国之本,固国之基,一个国家需要强大,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当前世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世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且相互激荡与制衡,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正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影响。同时,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的肆虐导致了人类格局的新变化。再次,中国正处于两个百年交汇之际,国家建设与奋进正需要大批人才。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人才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输出地和直接供给者,因此,如何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成为高等教育的新考验。大学生最亲密的引路人即是高校的辅导员和教师,高校辅导员和教师承载着大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知识学习的引路人、思维创新的引路人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和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1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古人言“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奠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以德育为首,充分说明了学生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高等教育时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把思政工作贯穿全过程。“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下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 思政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知识体系弱
新形势下,国家意识形态要求高,思政教育要求严,但很多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较弱,这给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人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细水常流”,由此可见,为人师的高要求。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较弱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脱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跟不上党中央的要求,辅导员不能把最新的思政内容传递给学生,滋润和浇灌学生的心灵;二是辅导员本身具备的思政内容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没有完整的领悟和吃透党和国家的要求,这也给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2.2 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国家热,高校温,辅导员、学生冷的状况。高校思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润物无声的工作,无法立竿见影,立见效益。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和国家“十三五”期间出台关于思想工作纲领性文件不难看出,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工作无法像科研、教学工作一样很好的定性衡量,收效较快,因此,导致部分学校出现了重视程度不够。从辅导员层面来看,现在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旧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对思政工作的忽略。思政工作不像专业课一样成为学生将来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同时,部分思政课与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教育方式方法落后,引不起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视。
2.3 内容与手段不当
传统的思政教育以思政课为载体,以课堂讲授为媒介,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内容陈旧,方法落后。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老師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大多数学生无法做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教育效果非常差。传统思政课程式的教育受教材的影响没有办法将最新的思政素养的党和国家的要求传授给学生,部分讲授人员忽略了新媒体、新技术教学的辅助,思政教育阵地变成了索然无味的睡觉课堂和玩手机课堂。
2.4 学习与应用脱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只有理论学习,没有实践应用,学习与应用脱节,没有做到“知行合一”。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政治化”,流于形式,脱离学生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政治色彩浓厚,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性和新颖性,部分学生和老师的思想政治积极性、主动性较差,教学效果不佳。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性,一概而论,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和心灵沟通。同时,由于思政课程缺乏经费支持,导致外出教学活动、实践学习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2.5 评价机制不完善
评价与考核是促进质量的主要保障手段,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考核往往以思政课程理论考核成绩为依据。仅凭一纸试卷来定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考核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和动态性,这种考核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考核,没有有效融合思政教育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深度。传统的考试只适用于定性与定量分析,考核简单粗放,难于对学生思想品德、政治素养进行全面动态的衡量。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有效开展的最后一道屏障崩塌。
3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强化学习,跟紧形势
当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要让学习不仅发生在学生身上,也要发生在教师身上、管理者身上和领导层身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感要求非常高的教育,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者,必须具备处处学、天天学、时时学的持久学习精神。学习不仅停留在知识体系和层面,还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学习入脑、学习入心、学习践行。
学习要避免知识的零散与碎片,要做到系统化,要学原著,读原文,掌握中华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及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把握政治方向,领会思政精神,学习要做到系统化、体系化和专业化。学习要和老师的思想政治提高与业务提高相结合。
通过强化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使高校教师队伍、辅导员充分认识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长期学习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常抓不懈。通过学习与培养加强教师党性修养,使教师队伍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赤诚奉献。通过学习真正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本领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和辅导员队伍。
3.2 提高认识,提升觉悟
“莲发藕生,必定有根,大国复兴,必定有魂”,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体师生要提高认识,提升觉悟,高度重视,认真践行。高等教育思政育人工作,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也是办好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势。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十字路口,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点,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
提高认识要形成国家、政府、高校同向、同心和同行,避免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高校抓牢大学生思想政治培养的主阵地,要高站位、出良策、优制度、构系统,培养出更多德技双馨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者和领路人,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做好教书与育人的本职工作,高校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高校大学生思想新、观念新,但要做到本领学习与政治素养提高并重,力争成为一个思想品德高尚、思政素质达标、专业技能过硬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3.3 树立典型,科学传道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思想政治课的专利,是全校老师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教师的光荣使命。中国有5000年的光辉历史,特别是近现代,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空洞的说教远不如榜样的作用教育效果好。如2020年抗疫英雄人物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文宏、张继先等;全国劳动模范孙泽洲、代康伟、范乃成、毛玉泉、王景峰等,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高校可以通过这些例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让大学生挖掘身边的人和事,增加榜样的力量。学校可以拿出一定的经费,通过专家专题讲座、榜样现身说法、红色基地参观学习来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其他课程教学要有机融入思政内容,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一。高校要建好校园环境,建好红色纪念馆,模范学习馆,通过环境优化思政育人系统。全体老师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如VR虚拟技术、易班平台、网站、微信、微博、QQ和各种APP,使网络成为高校思政育人的净土。
3.4 学以致用,知行并进
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并进。通过理论的学习帮助实践,通过践行提高理论知识。思政教育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统一,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家讲堂、榜样示范、实践参观、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可以将思政教育融入于公民教育、宗教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历史教育中,淡化政治色彩,强化教育引领,使思政工作润物无声。
通过思想学习,把理论知识践行于实处,学到、做到、悟到。高校思政教育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才,遵循不同学生认知规律,尊重个体差异,把思政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在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学习中来,落实到行动中去,把学习奋斗的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结合,立鸿鹄志,做奋斗的践行者。
3.5 完善评价,增强考核
高校要做好大学生思政育人工作,必须完善评价体系,增强考核系统。思想政治考核评价体系要杜绝以思政课程试卷成绩代替的现象,评价系统必须是动态的,科学的和完整的。可以建立学生思想政治学分银行,鼓励学生多学习和多践行,将学生的思政学分纳入今后的征信体系,融入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使其有敬畏之心,敬重之情。评价考核系统的建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评价源可以来自于学校、老师、社会和同学,评价过程要及时,一旦形成结果即展开评价,不能等到学期末和年终再来翻旧账。评价考核要以鼓励为主,惩罚为辅,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在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内大发展,国际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重道远。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守办学方向与内在的灵魂规定,把思政育人工作摆在首位,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教师不辱使命,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要通过不断摸索与探索,创新思想教育内容、方式、评价体系,构筑起思想育人的新途径,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写华章。
参考文献
[1]谢敏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8,(10):36.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新长征(党建版),2021,(03):4-13.
[3]张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向度及其在公安院校思政课中的运用[J].公安教育,2021,(01):61-64.
[4]夏子辉.思政课何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6):12-13.
[5]艾四林.“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J].思想教育研究,2020,(09):3-5.
[6]袁銀传,史素花.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7):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