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21-11-28张葳
张 葳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鉴定科,辽宁 沈阳 110168)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多发于年轻人,在压力高的人群中发病率显著升高,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学习等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阶段,多数人可伴随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而康复阶段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效果受其情绪影响非常显著,因此,有必要针对精神分裂症康复阶段患者的不良情绪,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保障康复治疗效果[2-3]。本研究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的7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35例。常规对照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注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估,并针对焦虑抑郁情绪采取了相应的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分析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采取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的7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35例。其中心理干预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2.60±2.11)岁。患病病程1~7年,平均(4.56±1.67)年。常规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2.13±2.77)岁。患病病程1~7年,平均年龄(4.52±1.61)年。纳入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均接受系统规范治疗处于康复期,具备典型焦虑抑郁情绪,除外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两组资料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对照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注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估,并针对焦虑抑郁情绪采取了相应的心理疏导护理干预。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详细的病情介绍,以及介绍医院环境、主要医护人员资历等情况,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②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语言、行为、情绪等进行个体化的真诚的亲切的疏导和安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详细的解答。③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采用汉密尔顿抑郁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状态的评估,介绍良好心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对心理治疗的依从性。④心理疏导方法。心理疏导的方法有引导精神分裂症患者宣泄不良情绪、正视病情、有效沟通、心理冥想和因势利导、介绍康复案例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状态。⑤开放式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接受封闭治疗是引起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重要原因所在,可通过开放式管理减轻环境封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造成的心理障碍,可通过定期组织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出唱歌和参加郊游等方式减轻其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干预满意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改善的时间;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分、简明精神量表评分;医疗纠纷。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5.0软件统计康复阶段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据,计数资料通过χ2值检验后,采用[n(%)]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后采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干预满意率 心理干预组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干预满意率更高,P<0.05。心理干预组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干预满意率是100.00%(35/35),而常规对照组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干预满意率是80.00%(28/35)。
2.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分、简明精神量表评分 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分、简明精神量表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心理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分、简明精神量表评分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分、简明精神量表评分分析()
表1 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分、简明精神量表评分分析()
2.3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改善的时间 心理干预组康复期精 神分裂症情绪改善的时间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改善的时间分析()
表2 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改善的时间分析()
2.4 医疗纠纷 心理干预组医疗纠纷为0,低于常规对照组医疗纠纷20.00%,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在医学疾病的治疗中,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会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据WHO的调查,全世界精神分裂症患者终身患病率为38%~82%。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因素很多,临床表现以阴性为主,如患者相对冷淡、懒惰,精神活动和社会功能明显下降。而且,这种病有持续的特点,可能会复发[4-5]。另外,患者需要长期住院并与外界隔离,这增加了社会功能、行为等方面的严重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近几年这类疾病的治疗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患者病情越重,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所以,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可以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当前单用药物和常规护理效果不明显。精神护理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6-8]。
康复护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逐渐康复。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自我意识有所恢复,大多数患者有病史。她们既知道疾病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也懂得今后生活的艰辛。所以,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复杂而矛盾,患者疾病康复与知识水平、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性格、治疗水平、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等都有密切关系。也就是,疾病康复的喜悦,是快乐和安慰[9-10]。还有预见到带来的种种坎坷和忧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护理,患者容易出现过度悲伤、紧张、恐惧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许多精神病患者在康复期间自杀,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护患关系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一种引导与合作的模式[11-13]。护士仍是这一护患关系的积极方面。护理人员要积极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引导其寻找病因,总结疾病的规律,逐步认识疾病的本质。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能够告诉患者病理行为的后果。与此同时安慰患者面对现实,正确对待疾病,使患者认识到恢复期是恢复独立生活的阶段,充分发挥自己的余力,调整身心平衡。正视自己,鼓起勇气,树立信心,与医护人员合作,战胜疾病,使他们逐步过渡到身心健康,成为有益于社会或减轻社会负担的人[14-16]。心理护理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和自尊,在有效治疗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意识到康复是回归独立生活的阶段。只有逐步地克服依赖和适应环境,才能控制环境,成为环境的主人。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阶段,其精神状态和思维能力逐渐恢复正常,但不良情绪是影响其康复的关键因素[17-19]。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根源在于其处于恢复的初始阶段,其社交能力以及日常生活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患者存在明显的受挫感和自卑心理,不利于其病情的进一步康复[20-22]。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护士可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满足其心理需求。这一阶段的患者往往具有两种极端的心理。第一,对未来有信心,很少考虑未来的不利因素;第二,认为未来的生活相当复杂。她们担心病情复发,担心回归社会后不能适应环境,担心同事和亲友的目光不一样,感到低人一等,导致消极悲观,企图自杀。咨询过程中,护士应时刻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和精神状态,仔细倾听患者的陈述,以关爱、同情支持的态度与患者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23-26]。因此,需要重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节。通过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体特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调节,借助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预后。而心理状态的改善则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促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7-30]。
本研究显示,心理干预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干预满意率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分、简明精神量表评分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情绪改善的时间短于常规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医疗纠纷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促使患者精神症状改善,并缩短好转的时间,提高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