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病例分析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2021-11-28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8期
关键词:汇报研究生病例

张 浩 高 洁 仇 珺 秦 文

1.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2;2.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32

病例分析是口腔正畸学研究生教学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使用Seminar 研讨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1-3]。

在病例分析教学中,传统二维方式存在某些缺陷[4]。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正畸中,显著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而国内外研究也显示在教学中使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5-9]。

为进一步提高口腔正畸专业研究生病例分析教学的质量,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尝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Seminar 病例分析教学中,探索其对于培养研究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16 级和2017 级正畸科硕士三年级研究生共40 名为研究对象。2017 级研究生20 名为实验组,采用采用Seminar 教学方法结合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病例分析教学,2016 级研究生20 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病历资料实施Seminar 病例分析教学,其中对照组男7 名,女13 名;平均年龄(26.1±1.3)岁。实验组男5 名,女15 名;平均年龄(26.2±1.1)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专业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同意。

1.2 教学实施

由科室高级职称专家收集30 个不同种类和难度的典型正畸或正畸正颌完成病例建立病例讨论教学资料库,每个病例均包含传统病历资料(面像、口内像、X 线片、石膏模型、硅橡胶咬合记录等)和数字化病历资料(CBCT 影像、数字化牙模、髁突三维运动轨迹、数字化咬合记录等)。

开课前由带教老师从教学资料库里随机选取10 份病例,共10 次课。每次课程将20 名学员随机分为5 组,每组4 名,每次授课随机挑选1 组进行汇报,其余4 组参与讨论。资深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共10 名担当教员,两组教员名单一致,教学内容为围绕所给资料从分析诊断、计划制订和治疗实施3 个过程对病例中的要点进行分析讨论。

1.2.1 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Seminar 教学方式进行病例讨论教学,①课前准备:课前2 周向研究生发放某一病例的传统病历资料,介绍本次教学安排;②课堂实施:汇报小组进行病例分析PPT 汇报,然后进行自由讨论或提问,随堂老师可进行启发式引导,在保证课堂秩序的同时尽量不干扰同学自由讨论氛围,最后由老师对汇报进行总结,每个小组根据讨论意见完成汇报修改稿。

1.2.2 实验组教学方法 采用结合数字化病历资料及相关技术的Seminar 教学方式进行病例讨论教学,①课前准备:向研究生发放某一病例的数字化病历资料,并进行正畸相关数字化软件的培训;②课堂实施:汇报小组使用相关数字化软件展示汇报病例的数字化数据,并进行分析汇报,之后进行自由讨论或提问,随堂老师可进行启发式引导,保证自由讨论氛围,最后由老师对汇报进行总结安排,根据讨论意见学生完成汇报修改稿。

1.3 效果评价

教学结束后,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学生及教员发放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考试为研究生毕业专业考试(总分100 分),两组试卷内容相同,包括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试题,分数占比各50%;在当年病例分析教学结束后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让学生从14 个方面对当年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而在实验组病例分析教学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让带教老师对两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性评价。学生及教师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方法均得到了学生较好的评价,但实验组教学方式获得学生更高的好评率,实验组有95%的学生支持继续采用本组教学方式,而对照组支持继续采用本组教学方式的学生为80%。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评价

2.2 教员反馈评价结果

总体而言,多数教员认为结合数字化技术的Seminar 教学方式更有优势。见表2。

表2 教员反馈评价结果(n=10)

2.3 两组学生毕业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的病例分析得分以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理论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毕业考试成绩比较(分,)

表3 两组学生毕业考试成绩比较(分,)

3 讨论

在口腔正畸学的教育中,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病例分析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对于研究生培养而言并不适合[10]。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Seminar 教学方式具有多向性的互动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更加符合研究生教育期望达到的目的[11]。

近年来,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正畸诊疗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12-15]。在正畸学教学中使用三维虚拟牙模型等数字化技术也越来越普遍[16-17]。而本研究在Seminar 正畸病例讨论教学中全程使用了多种数字化技术,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和课堂反应。

在病例讨论的诊断分析阶段,数字化虚拟头颅能够使学生获得如同面对真实的患者的感受,不仅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患者所存在的软硬组织三维方向的问题,还能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观察和测量分析,而数字化下颌运动轨迹和咬合记录数据也提高了学生对病例分析的准确性[18-21]。同时,在软件中虚拟移动牙或颌骨能够增强学生对治疗机制的理解。在对治疗结果的分析方面,三维数字化数据资料不仅能更加直观的反应软硬组织的变化,还可以获得治疗前后关节髁突、咬合接触点的动态变化数据,使得学生能够更容易的理解各种治疗方式对颌面部软硬组织产生的作用[22-25]。

除此之外,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数据是一种三维动态可视化资料,相比于传统数据更为新颖,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效果显著。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数字化正畸相关文献开拓眼界、发现问题,进而发掘科研创新点。另一方面,在研究生讨论病例的过程中,数字化资料可以更为直观、便利、全面地展示相关信息,提高了相互交流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在Seminar 病例讨论教学活动中使用数字化资料及相关软件在多个方面均获得了更多研究生的支持,对提高学生理论及分析病例的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在研究生教育中应更加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对数字化病历资料数据的完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更高水平的研究生教学。

猜你喜欢

汇报研究生病例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病例”和“病历”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