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湖南省中药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1-11-28刘峥屿牛雨霞刘金红夏新斌
刘峥屿 牛雨霞 刘金红 李 玲 夏新斌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中共中央提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1],也是其最主要的政策实施要点[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其中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愈发重视,习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和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后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3]。在党中央的系统部署下,《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 年)》[4]和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5]等均指出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由此可见中药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湖南省还未能将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6-7],中药产业还远落后于江苏、云南、广东等中医药强省[8],仍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湖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厘清湖南省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中药产业助推湖南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探索。
1 湖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湖南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高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重要部署下,湖南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推动中药产业扶贫的利好政策。其中,2016 年,《湖南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指出“结合精准扶贫,加快转化中药材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使中药材产业成为扶贫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9]。”2017 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将中药产业链列入全省20 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10]。2018 年,中药材成为湖南省10 大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优势产业链之一[11]。2019 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打造中医药千亿产业的目标[12]。2020 年,《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办法》 第十七条指出,应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支持,推动中药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13]。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省中药产业迎来一个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正积极探索中药产业链发展的新道路,拓展精准扶贫的新途径。
1.2 产业生产要素丰富
湖南省拥有非常好的中医药资源和中药材种植优势。湖南省是中医药资源大省,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湖南省中药资源共计4123 种,其中241 个重点品种,中药材存储总量1200 多万吨,排名全国第二位[14];玉竹、百合、金银花和茯苓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0%、70%、60%和60%。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山陵湖泊遍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繁茂,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养殖和生长,是全国8 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省份之一。中药材种养植加工是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15]。
1.3 产业需求不断扩大
湖南省是第一个进入老龄型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位居全国前列[16-17]。湖南省居民医疗经济负担偏重,2017 年人均卫生费用在31 个省市中排名22 位,在总量靠后的情况下,个人卫生支出在全国排名第七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19]。“简便验廉”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康复、养老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20-21]。2017 年湖南省中药材类销售在全国排名第6,占全国销售比重的5.82%。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湖南省中药服务和药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中药产业链具有快速壮大发展的潜在动力。
2 湖南省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在中药产业方面支出较少
目前,湖南省存在中医药支出较少、占卫生费用支出的比重偏低且增长速度较慢,其中中药产业支出项未单列且资金绩效考核指标匮乏等问题。从中医药支出上来看,2019 年湖南省中医药支出(0.42 亿元)仅为江苏省(1.89 亿元)的22.22%和广东省(3.03 亿元)的13.86%;从占卫生费用支出的比重来看,2019 年江苏省(4.60%)约为湖南省(1.23%)的3.7 倍,广东省(3.90%)约为3.2 倍。从增长速度来看,2016—2019 年广东省中医药支出年均增长率为60.20%;湖南省年均增长率为25.37%,远低于广东省。见表1。
表1 2016—2019 年湖南、广东、江苏省卫生费用支出、中医药支出及其占比情况
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 年中医药专项资金中未能单独设立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中,有关中药产业发展的具体指标仅有一个,即“举行一次全省首届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产业化论坛”。综上可见,湖南省财政厅在中药产业方面支出较少。
2.2 中药材种植规模化程度较低
湖南省的中药材种植仍以小农分散化种植为主,且缺少专业的中药材种植过程的技术指导,贫困地区更加容易形成生产效率和劳动力水平之间的矛盾,导致中药材生产的规模效应难以形成。湖南省种植品种较多,但规范化种植品种较少,全省通过国家GAP 认证的基地仅有一家(补天药业茯苓基地)[8],种植规范化程度较低将进一步导致控制药材质量的难度加大,从而影响其效果。
2.3 中药材产值逐渐萎缩
中药材种植加工已成为贫困人群增加收入、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中药材产值是反映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和种植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几年,湖南省中药材年产值在全国的排名连续下降,陆续被云南、贵州、河南以及黑龙江等省份赶超,由2014 年的第一名降为2019 年的第五名。与2014 年比较,2019 年湖南省中药材产值在全国占比下降了54.59%。见图1。
图1 2014—2019 年湖南省中药材产值及在全国占比的情况
2.4 中药产业科技竞争能力较弱
根据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显示,入围产品数量是各省区中药产业规模水平和聚集程度的反映,总科技因子和平均科技因子可反映出该省区中药产业科技的总体概况和一般发展概况[22-24]。在入围的中药大品种中,2017—2019 年湖南省入围的数量约占全部品种的3%,与广东省的8%比较,湖南省与广东中药产业强省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湖南省的总科技因子和平均科技因子在全国排名靠后,可见湖南省中药产业科技竞争并不占优势。见表2。
表2 2017—2019 年湖南省中药产业科技竞争力情况
通过2017—2019 年各省区市科技因子分析,显示出湖南省在这3 年来的平均科技因子增加速度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见表3。这将会进一步拉大湖南省和发达地区之间的中药产品竞争力差距。
表3 2017—2019 年各省区市年科技竞争力进步情况
3 促进湖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在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制订时统筹考虑中药产业发展
湖南省中药产业要高质量且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党中央、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有力领导。在对中药产业的统筹推进下,农业农村政策应重视建设贫困地区中药材良种繁育、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工业政策应加大对中药材生产的扶持力度,推动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经营组织化和规模化;乡村振兴政策应鼓励中药企业建设和认定“中药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以及支持创新贫困地区中药产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2 加大对中药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应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情况纳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3]。在中药产业整体实力不强,财政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湖南省财政更应向中药产业倾斜。一是湖南省财政应把中药产业发展资金作为中医药专项资金的一部分列出,使中药产业资金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25]。二是在省级和市、县(区)级财政的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考核中,应多增加有关中药产业方面的指标。可将中药产业从业人数、中药产业生产总值、中药销售总值等作为考核指标,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壮大湖南省中医药全产业链[26]。三是设立中药材种植的专项补贴,为种植中药材的贫困户提供种植补贴,带动贫困户参与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推动贫困地区中药产业发展。
3.3 构建中药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
湖南应加快推进已认定的省第一、二、三批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组织专家走进乡村为农村中药材种植提供技术服务。根据《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的要求,将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分为引领区、重点区和攻坚区三大类[11],20 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均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和攻坚区。湖南应引导中药材种植基地按中药材GAP 要求进行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加强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与种植基地对口帮扶,扩大基地的种植面积和增加产值,大幅度提高种植农户的收入。其次,湖南省应搭建中药材产业国际交流平台,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对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推进湖南中医药产品在海外国家的注册、流通,为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扩大空间。
3.4 夯实基础重点打造中医药龙头企业
目前,湖南省医药工业没有具备较强影响力和强劲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8]。根据工信部公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显示,湖南省没有中药企业进入榜单前20 名。湖南省应重点依托邵东廉桥、长沙高桥两个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基于靖州茯苓、湘潭湘莲、隆回银花等区域特色中药交易市场,遴选一批中医药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尽快培育出1~2 个中国中药排行榜前10 的龙头企业。湖南省中医药企业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助力扶贫,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塑造品牌效应,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致富,增加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