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文学教育的困境

2021-11-28曹晓玲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作品语境

曹晓玲

(河南卫生健康干部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前言:随着消费文化的逐渐兴起,人们在文学方面的审美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转变,越发趋于多元化的文学教育,却淡化了传统文化意识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一些消费文化,如美女作家、拜金主义、戏说历史及恶搞经典等等。由于消费文化明确目的就是为读者感官上带来一定的快乐,所以不断地删减文学中蕴含的伟大、思想、诗意、优美等内容。就目前现代文学教育情况而言,普遍存在许多非议性话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近年来的多数文学作品都远离人们的心灵和精神,远离诗意启蒙与读者的共同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现代文学并未积极对教育领域提供典型且具有意义的文学文本,导致现代文学教育无法得到较好发展,学生难以在文学创作和审美能力方面有较大进步,不利于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文学教育的困境

(一)文学需求萎缩化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文学教育普遍存在消费低迷、需求萎缩的状况,主要是因其涉及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多个方面。就现代文学教育本身而言,也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如在应试教育语境背景下,除教材课本外的文学传播与阅读曾经长期处于违规境地,学生想要观看课外文学作品一般只能“偷偷看”,因为多数家长与教师都不允许,甚至部分教师发现学生观看和教材无关的小说类文学作品,只会指责、批评学生并没收课本,该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使得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比例大大降低。且现代文学中的诗歌问题也处于不合理待遇,各种语文考试曾一度提出不准写诗歌等等,这对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观念与能力、文学兴趣等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多元文化的碰撞与社会经济的转型,在消费文化语境下,人们越发专注物质享受,重视现实功利,使当前时代持续高涨的物质消费热情与文学消费兴趣形成了巨大反差,人们对于文学消费呈迅速下滑现象。因此,在功利主义挤压、物质欲望膨胀下,现代文学教育生存的空间愈来愈窄,以至于绝大部分人并不明确文学的意义。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大家更加看重的是考研、就业方向等方面,学习文学知识的学生通常只学习文学史,较少真正去阅读文学作品,在该类学生中,真正热爱文学、写作能力提升很快且文字修养得到一定提高的往往都只有少数,这使得现代文学教育教学面临着巨大困境。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等多样媒体的迅速发展,在现代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阅读纸质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大幅度减少,而手机阅读、网络阅读却呈直线上升趋势,学生文学教育虽不能全部置身于手机文学、网络文学之外,但若一味专注该种形式的文学教育,并不利于现代文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

(二)文学教育边缘化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文学教育正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现代文学教育在教育领域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多数院校在课程设置、招生就业、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专业建设等方面通常会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收入较好的专业,着重于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专业。另一方面则是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要群体,对文学教育学习缺乏热情与兴趣。虽有少数中文专业的学生对现代文学有着浓厚兴趣或非中文专业学生也存在喜爱文学者,但总体而言依旧无法与往日可比。与此同时,绝大部分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也都忽略了现代文学教育,就目前学校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而言,多数为充满娱乐色彩的时尚文化、流行文化或充满功利色彩的招聘文化、推销文化,现代文学作品的身影寥寥无几,且部分学校文学社团活动也难以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学生阅读作品也从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转为流行性小说,学生对于影视作品和网络游戏的兴趣早已远超出阅读纸质现代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学教育边缘化及文字阅读萎缩的现象[2]。

(三)文学教学知识化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文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学知识化的现象。就目前现代文学教育教学情况而言,文学教育的审美性较弱而知识性与应试性强、引导性、启发性弱而限制性、灌输性强,该种现象导致现代文学教育缺乏对学生诗意启蒙的效果与作用,难以培养和引导学生审美能力。在现代文学实际教育过程中,文学作品的知识性已然代替了审美能力。依据文学作品大纲的规定,现代文学教育始终全面落实着起始、分析、阅读、复习、结束的模式,其中分析通常是指以作品艺术想象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分析,并回顾分析所表达思想内容存在的艺术特点,与分析模式较为适应的便是对文学史知识与文学知识的重视。因此,文学课、语文课等文学类学科在多数情况下成为了文学信息、文学知识的技术性分析和灌输。从小学时期到高中甚至到大学阶段,语文教学并未停歇,但教育教学的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许多学生仍不了解经典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教育的内涵,这既是现代文学教育存在的弊端与问题,也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与表达能力造成了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学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多为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以及字词句篇等知识,而所学习的现代文学知识则多是些作家介绍、艺术特色、文学史知识、作品主题等内容的讲解,该类知识普遍存在限制性强、引导性和启发性弱的问题,所以通常难以呈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部分学生虽熟记许多文学史作品但对现代文学作品内容却无人问津,不重视培养自身审美能力与审美认知,这使得现代文学教育面临着教育知识化的困境。

(四)文学教育功利化

文学功能原本所涉及的为“观”“娱”“兴”“怨”“群”等多方面,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功能也已经因时而变。曾经的文学作品是政治教育、伦理教育及道德教化的主要途径,而在文化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娱乐文化、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作品的产品规模、经济效应、娱乐效果等被人们广泛追逐。一方面是文学主旨已从“养心”转变为了“养眼”,其不再重视升华精神、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或提升思想等方面,而是越发注重实现娱乐享受,在于满足视觉冲击和个体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则是部分文学开始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将文学本体转变成一种利益获取的载体和手段,从而导致现代文学教育呈现功利化的现象,这使得文学教育对人们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启蒙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此外,现代文学教育正将文学作品和社会经济等实用性内容进行结合,使得文学庸俗化,这不仅无法培养高素养的文学人才,而且很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现象。因此,现代文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该种现状有待改变[3]。

(五)文化趣味庸俗化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现代文学教育在消费文化语境下,逐渐从启蒙转为了“媚俗”,经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受到了一定冲击,文化审美趣味从高雅走向通俗,再从通俗走向庸俗,最后从庸俗走向了恶俗,如鲁迅等现代文学巨匠的作品也在从各级文学课本或语文课本中剔除。媚俗、庸俗、低俗的作品内容在纸媒文学、手机文学及网络文学作品中更是十分广泛,该类文学之所以能如此普及,主要原因还是因利益当头。如网络文学的盗版产业市场规模便高达50 亿,人们在利益驱使下,逐渐忽略了文学作品的本质,以至于多数学生受到该类作品的不良影响,不仅偏离了自身文学价值观,也难以提升自身审美素养,这对现代文学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危害。

二、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文学教育的策略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为解决现代文学教育面临的困境,学校方面需重视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文学教育,为学生营造文学教育情境,以此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文学素养的目的。首先,由于消费文学语境下的通俗文学读物之所以会长期占据现代文学作品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主要原因是通俗文学读物中体现了学生的实际情感需求。因此,学校在现代文学教育过程中,应重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思想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兴趣特点,有效转变传统文学教育教学观念,对学生内心感受和体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在此过程中,教师需与学生多多进行沟通交流,筛选出具有一定文学价值和较高思想,并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现代文学作品,让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培养自身审美意识与文学素养。

其次,学校还需重视为学生营造特色化、人性化的现代文学教育教学情境,在此情境中渗透时代创新元素,基于学生学习视角,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例如,现代文学教育教师可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学故事、经典文学词语转化为视频等形式,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文学交流活动,使其能养成读好书、多读书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自身学习经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学校还可通过学生社团的形式鼓励学生开展话剧表演、诗歌朗诵、读书会及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多元化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学作品,促进其文学辨别能力及文学欣赏能力的有效提升[4]。

再次要培育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现代文学教育知识分子。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现代文学教育知识分子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坚力量。他们有极强的使命感,对知识怀有炽热之心,对民族怀有赤诚之意,对祖国怀有赤子之情。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现代文学教育知识分子,能够有效地遏制和消减部分传统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消费活动的“误导”,促进大众在文化消费步伐上与政府要求协同一致。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现代文学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要用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现代文学知识分子的头脑;要在发挥现代文学知识分子的现代文学教育上下功夫,让其当好社会主义先进现代文学教育“卫道士”的角色。

结语:综上所述,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文学教育正面临着文学需求萎缩化、文学教育边缘化、文学教学知识化、文学教育功利化以及文化趣味庸俗化等困境,且当前许多文学作品普遍存在思想浅薄、内容恶俗、情调庸俗的现象,这使得现代文学教育受到了一定冲击,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与思想素养。因此,为改变该现象,学校应及时开展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文学教育,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为其营造相应的教育情境,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为现代文学教育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文学作品语境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跟踪导练(三)2
语境顺应视角下的鲁迅《故乡》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