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分析

2021-11-28刘纪增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奖惩制度煤矿安全煤矿

刘纪增

(兖州煤业有限公司鲍店煤矿,山东 邹城 273513)

人类行为安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变性、目的性、计划性和可塑性,同时与人类的安全意识水平有着十分紧密地联系。对于行为安全理论而言,它主要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总结归纳不良安全现象的行为特征,并通过多次观察和多次纠正,有效改善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帮助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培养工作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日常操作的规范性[1]。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价值

(一)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在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在煤矿生产的具体实践中,如果员工们对日常工作掉以轻心,那么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就会被大打折扣,同时也可能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针对这种情况,煤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切实加强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并通过相应的奖罚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行为安全理论,可以帮助员工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切实提高员工们参与日常工作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煤矿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优化煤矿安全管理模式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工作实践中,行为安全理论是一种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它可以对员工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积极引导,切实提高员工们日常行为的规范性,帮助员工们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使得“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能够深入到工作人员的内心深处,并将“安全第一”落实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行为安全理论,可以切实优化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这为员工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行为安全理论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与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在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工作实践中,煤矿的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员工们的工作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大部分煤矿企业而言,它们往往更加注重信息数据的统计结果,其日常管理往往是以安全管理人员的突击检查为主,对煤矿生产的整个工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这就使得安全管理理论与安全管理实践处于长期分离的状态,员工们的考核结果与员工们的安全行为之间缺乏良好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2]。与此同时,部分煤矿企业认为只需要通过突击检查和制度管理,就可以切实提高员工们的安全行为能力,因此其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员工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缺乏安全意识和工作经验的员工而言,他们为了能够及时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就会出现忽视安全操作规程的不良现象,甚至还有部分员工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这对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员工积极性不高

对于行为安全理论而言,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企业员工。但是在当前煤矿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其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管理人员的随机抽查为主,并且管理人员随机抽查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大部分员工的警惕性,使得员工们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出现了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大部分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的工作实践中,往往是通过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达到约束员工操作行为的根本目的。在这种安全管理模式下,员工们的安全行为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并且当员工们出现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时,只要未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人员一般不会追究员工的责任,也不会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惩戒,这就使得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导致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未能得到全面落实。

(三)管理制度有待优化

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其奖惩制度往往是以惩罚为主,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员工们的操作行为,达到了预防事故的根本目的。但是这种奖惩制度无法有效激发员工们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员工们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良情绪。针对这种情况,煤矿企业一定要根据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奖惩制度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切实加强员工奖励在奖惩制度中所占的比重,有效激发员工们落实安全行为的积极性,同时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手段,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措施

(一)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行为安全理论的实际价值,切实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煤矿企业必须对员工培训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切实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首先,煤矿企业要为员工们提供良好的培训平台,使得员工们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使得员工们对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源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引导员工们掌握正确的危险防范措施和安全自救常识,从而有效提高员工们日常操作的规范性,并进一步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煤矿企业要根据日常生产的工作实践,建立完善的结对帮促制度。在此过程中,煤矿企业可以将管理人员与岗位或者班组进行一一结对,从而对员工们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深入分析不安全行为存在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措施,从而形成一个自上而下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循环网络,在员工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安全氛围,进一步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3]。

(二)全面落实数据采集工作

在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数据采集工作是检验行为安全理论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在此过程中,安全观察员要对员工们的行为数据进行仔细观察和有效积累,对煤矿生产中的关键行为进行明确规定,深入分析关键行为不规范操作的实际占比,从而对煤矿生产区域内的安全级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除此之外,在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各个班组也要及时汇总已经得到的行为数据,从而使得管理人员对煤矿生产中的危险点和危险源有一个清晰全面地认识,并将这些危险点和危险源作为重点监控对象,从而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

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日常生产的重中之重,但是部分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煤矿企业日常生产的安全系数。针对这种情况,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煤矿企业日常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将安全行为与员工绩效直接挂钩,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配合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安全管理人员在制定奖惩制度的工作实践中,要以煤矿生产安全行为为基础,切实提高奖惩制度的可操作性,坚决杜绝奖惩制度流于形式。在开展煤矿安全管理的工作实践中,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切实做好安全行为纠正和安全行为监督工作,同时结合安全行为加强与矿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对矿工们的安全行为进行必要的鼓励。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人员要全面落实安全行为信息反馈工作,从而使得企业领导能够对煤矿生产区域内的安全行为开展状况有一个清晰全面地了解,从而以此为基础开展安全管理的指挥工作,进一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塑造煤矿企业安全文化

在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价值观和运行模式的集中体现,在组织安全管理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决定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实际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安全文化与煤矿安全行为之间也有着十分紧密地联系,良好的安全文化对安全行为的形成和推广大有裨益,它不仅能够切实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能进一步优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能力。针对这种情况,煤矿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实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从而对个体以及群体的日常行为进行安全综合利用和安全综合控制,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高效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4]。

(五)充分发挥行为安全理论的实际效能

行为安全理论是煤矿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对提高煤矿企业日常生产的管理水平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首先,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的工作实践中,要对生产仪器和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如实记录,从而为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其次,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的工作实践中,要组织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并及时发现其日常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最后,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的工作实践中,要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们具有强烈的工作信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奋进,及时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5]。

结语

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合理运用,能够切实提高员工们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对优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大有裨益。因此相关部门要对行为安全理论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切实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全面落实数据采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塑造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文化,充分发挥行为安全理论的实际效能,从而为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猜你喜欢

奖惩制度煤矿安全煤矿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论高效发挥奖惩制度的积极作用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清代官吏制度及其实施之得失辨正
关于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的思考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