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1-11-28戴勉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舞蹈

戴勉

(四川省文化馆,四川 成都 610000)

一、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特征

我国民族民间舞源远流长,十分丰富,一般又可以分为汉族民间舞和少数民族民间舞两类,其中少数民族民间舞是指除了汉族之外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种类。其中,藏族、蒙族、傣族、维族、朝鲜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民族的性格爱好、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除此以外,其余各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本土舞蹈文化,只不过有些少数民族舞蹈被开发整理得相对较早,所以较为常见。汉族民间舞,汉族民间舞是指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舞蹈形式,其中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鼓子秧歌、胶州秧歌等它生动地反映出各地区、的性格爱好、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还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与特征。

(一)艺术特点

民族民间舞:载歌载舞,自由活泼,情节生动,形象鲜明,自娱娱人,意旨统一,情之所至,即兴发挥。民间舞:地域性、封闭性、族群性、民族性、民俗性、群众性、群体性、业余性、游戏性、自娱性、宣泄性、仪式性、表演性等。

(二)文化特征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会在舞蹈中留下痕迹,成为生理的、心理的文化因素,并在一定环境中通过舞蹈者的表演展示出来,从而起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作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历史上最大的集成时期就是唐宋时期,尤其是在唐朝的鼎盛时期,由于国力强盛国风开放,人们的审美观点也随着当时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家的基本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变,最终使得舞蹈逐步发展演变成一种形式华丽而且规模十分宏大的宫廷舞蹈,使得舞蹈在唐朝的发展成为整个中国封建时期的最高峰。

舞蹈的文化艺术从古代人类文明起源时就已经慢慢开始萌芽并慢慢发展,几千年以来随着现代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与不断发展,舞蹈的基本表现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并不断发展着。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一点就是舞蹈艺术一直都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文化也赋予了舞蹈基本特征。民族民间舞的文化特征正是当下民间审美的基本表现,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审美风格。

(三)形态特征

当听到朝鲜族舞蹈时,我们就能想到柳手鹤腿;当听到维吾尔族舞蹈时,我们就能想到摇身点颤;当听到藏族舞蹈时,我们就能想到屈身颤膝。蒙古族舞蹈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维族的扶胸礼摇身晃头。移动颈项、托帽式形成维族特有的形态……东北秧歌的稳中浪、动中静、静中动、表现出东北人艮劲儿、美劲儿、泼辣劲儿。

民族民间舞的形态特征就主要体现在每一种民族民间舞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和审美。由于这个形态特征让民族民间舞变得丰富多彩,因此才能够吸引大量的舞蹈爱好者和舞蹈工作者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趋之若鹜。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演变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艺术的重要文化标志,可以反映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的人们不同的精神气韵与文化审美,同时这也是一个可以影响该民族特色艺术氛围和文化传统形成的重要因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演变至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一)历史发展

从原始娱神与娱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赏的歌舞性、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当代舞蹈的专业性等几个渐次的变化,我们可以获知中国舞蹈发展的一些规律

舞蹈艺术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当中,历经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动乱、民族文化的迁徙和改朝换代,并不断保持稳步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一些地区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中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相互融合并且相互影响展现在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中。其中最重要具有历史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由唐明皇作曲的《霓裳羽衣曲》,舞蹈中既采用了极优美的“小垂手”等极具传统特点的舞姿,又在其中糅杂了西域舞蹈中精彩的肢体旋转舞蹈动作,使该舞既具有飘忽的特点,又具有回旋而又婉转的优美舞姿。

(二)后期演变

舞蹈是由劳动民众在劳动中创造演变形成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与此同时宗教信仰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艺术传承上也同样起着一种推动作用。比如藏族民间舞蹈就是由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演变而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藏族民间舞蹈中经常出现送胯、弓腰、曲背等一些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展现出藏族地区常见的劳动方式、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以及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主要都是来自劳动者为自己减轻沉重体力负担、向往安逸地自我安慰,并融合本民族文化艺术特点逐渐发展形成另外一种带有艺术性的美,即劳动过程中身体劳作与自信共存的协调之美如舞蹈《洗衣舞》。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历自史、自然条件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而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色迥异。 民间舞蹈是专业舞蹈创作的基础。各国封建社会的宫廷舞蹈和各民族的古典舞蹈都从民间舞蹈获得灵感、素材和新的表现手法。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荷花舞》、《孔雀舞》等,都是由民间舞加工改编而成的。

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大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们对于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现今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成为当今社会新时期下的一大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为了让我国民族民间舞走出民间,走出中国乃至走向世界,创新精神就变得尤为重要。在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创新时既要与时俱进、取长补短,还应注意保留其原有的浓郁的民族风格特点,才能让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多元化的发展

在信息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快捷的新时代环境下,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也应该随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化也是所有舞蹈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从多个层面来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得以创新来满足如今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如风行世界的百古典芭蕾由意大利的一种民间舞蹈演化而成。)比如可以结合一些西方的编导技法或其他舞种艺术特征来创新民族民间舞,使其具有新鲜的视觉冲击感,可以为民族民间舞蹈带来更多的群众基础,使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发展过程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从而迸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充分保留我国民族民间舞原有的风格特点,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舞蹈风格是民族民间舞蹈一大基本特征,同时也是最不容忽视的绝对不能轻易丢失的一大特征。

(二)自然传承与创新发展

民间舞来源于民间,民族民间舞在民间的自然发展传承正是其一直保持青春活力的关键所在。几千年以来,民间的舞蹈都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法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特别是一些仪式性和宗教性质的舞蹈,没有文字记录更没有视频记载,靠的就单单只是上一辈的传承者将自己的一招一式言传身教给下一代的继承者。岁入这样的方式既原始又简朴,但并没有让民族民间舞蹈的韵味有所流失。在对民族民间舞的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忘了这一点,既要保留原有的传承,又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民族民间舞,将民族民间舞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作品《酥油飘香》和《洗衣歌》虽然题材相同,都是歌颂军民“鱼水情”的作品,但《酥油飘香》在藏族女性形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军民关系,舞蹈动作语汇编排上有了很大的创新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从传统民间艺术发展成为现代舞台艺术,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升华、创新的过程。在我国舞蹈艺术中,民间舞蹈与舞蹈教学,他们之间互为联系,并且互相影响。他们分别具有各自的舞蹈艺术发展规律,也同样是我们继承与创新发展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艺术步骤。现如今,

院校教学在我国各大高等院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让在校学生直接学习舞蹈的形式与舞蹈动作上的技巧,还要准确地掌握本民族的民族舞蹈的风格。更不能忽略民族民间舞蹈内在的文化价值与传统传承。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创新发展需要保留和发展。

同时提升中小学综合艺术素质加强民族民间舞文化学习。提高社会艺术机构的教学质量启发学员创造思维。从小建立艺术创新性思维。正确认识民族民间文化,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有效的传播和创新发展,使之更加赋予时代性和创新性才能让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得以更好地发展。

(三)引导传承的发展与创新

第一、群众性性传承

民间舞蹈具有群众性的特点。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 所有表演者都是在本地区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的陶冶下,映出其身体素质、体态、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直接影响到民间舞蹈文化的掌握与传承。因此,民间舞蹈能手、民间艺人,不仅是民间舞蹈的继承者、传播者,也是民间舞蹈的创造者和发展者,并促进其他地区的民间舞蹈的交流发展。

第二、自娱性. 在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质,并能准确地掌握本民族的民族舞蹈的风格。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共同学习,相互激励,即兴创造,并在节日、仪式等活动中进行表演,在外来文化不断融入的今天,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件长期的工作。

第三、民间舞蹈素材,经加工后既可以编写成民间舞教材进行教学,或创作新的舞台节目,是继承和发展民间舞蹈的重要途径。不论是创作民间舞节目还是编写民间舞教材,都要能反映本地区的审美心理,保存本民间舞蹈原有的表演规律与文化特征,并能为提升民间舞蹈的品位注入现代因素。

第四、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启发,民族民间舞蹈的引导传承指的是引导民族民间舞蹈在民众的自娱性活动中进行传承,每逢假日或者是农闲时节,以自娱自乐的形式来丰富人们的生活。由于民族民间舞具有这种传承方式,所以要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启发,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民众提升对民族民间舞的认识和传播。给民族民间舞创新提供条件。

总之民族民间舞传承的发展需要得到广泛的创新。即使没有受到专业人员教导,就民众集中到一起活动时的自娱自乐、载歌载舞让民族民间舞传承发展下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让更多的人可以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并且使其更好的延续发展,以活动为载体,让人民有更多的场合可以聚在一起载歌载舞,丰富创新民族民间舞文化特色。

四、结语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历经悠久的历史,蕴藏了整个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和文化背景,集结了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特点,才形成了现今具有独特舞蹈风格的民族民间舞。为了让其得以更好地发展,走向更大的舞台,我们要重视民族民间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