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

2021-11-28李一弓鲁迅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当地人场所园林景观

□李一弓 鲁迅美术学院

一、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点

东方园林源于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特别是崇尚自然的“天人合一”观,把美学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中国园林景观的内涵“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所谓“意境”,即情由景生,景由心造,情景交融而产生意境。古人又说:“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则景常新。”所以“意境”赋予艺术以灵魂,灌注以生气,化景物为情思,变心态为画面,让景观产生意象含蓄,情致深邃,具有飘然于物外之情、画外之境、味外之致的特殊魅力。在审美活动中,人们高度发挥了意象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实际景物更为丰富的艺术情趣。

二、富于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

中国山水画追求“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边走边赏边构思的民族传统方法,表现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自由观察,集大自然之精美于方寸之中。中国山水园林犹如画幅一样,集大自然之精美于一园。在组织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路线中,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转变,都能观赏到如诗似画的园林景观。中国山水画的超时空概念注入园林的景观空间中,极大地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中国园林的布局构景,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借鉴于文学艺术的立主题、分段落,讲究起、续、转、高、结的程序组合,因借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布局构景中。首先立主景、配景,划分景区、景点,讲究游览路线在组织景区中的序幕、连续、转折、高潮和结尾的系列组织程式,犹如诗歌中的抑扬回转,富有韵律节奏感。

中国园林艺术形式因借于文学和绘画,景观富于诗情画意,中国园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和特色。这些宝贵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不仅要借鉴和继承,还要发扬光大。

三、现代园林景观特点

现代园林景观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的空间设计,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喊口号,但真正运用到实际中的却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驻足,原因是树少、座椅少、草坪大而不让人踩。雕塑体量很大让我们感到窒息,这是由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导致的。现代园林景观应多注重尺度“宜人和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不能违背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承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行为方式,运用现代造园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

四、现代景观设计的几点设想

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人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

(一)认识人性

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也喜欢火;人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瞭望;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的尺度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也需要挑战。因此,设计的园林景观场所需让人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二)阅读大地

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过程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河流;大地也会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桥梁和隧道、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与恨,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阅读大地不只是认识自然,更重要的是认识人类自己。

(三)体验生活

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去都江堰的江边林坐上一天,你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也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如果你不经历青藏高原的缺氧,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会成为释迦牟尼的信徒。只有懂得了当地人的生活,才会设计出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园林景观。

(四)聆听故事、

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的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实物或是文字信息。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设计的园林景观是属于当地人的。

园林景观设计是人类欲望和理想在大地上的呈现。中国古典园林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营造,对现代中国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应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打造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当地人场所园林景观
听的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看到和走到
信一半
恋爱场所的变化
看到和走到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