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需求反观职业院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

2021-11-28丁婧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所学声乐教师应

□丁婧娴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随着新时代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职业院校的声乐教学由传统高校的模式演变而来,没有考虑到职业院校的特殊性,导致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职业院校提供参考。

一、职业院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学培养不对口

多年来,以专业为核心的教育仿佛已经成为职业院校不成文的规定,不可否认的是,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乐理知识的培养确实对学生声乐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学校培养人才方向的不同,区别化教学同样不可小觑。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声乐教学无论在课程方面还是乐理知识方面,都与普通高校教学模式一般无二,究其原因在于职业院校的声乐教学复制了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又疏于思考,导致声乐教学培养不对口。

(二)学生专业素养单一

高职学生毕业后,往往受到所学课程单一的影响,除所学专业的知识外,对其他艺术种类一窍不通,他们既没有很好的艺术感,也没有对其他艺术领域的拓展。因此,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所学专业与岗位契合,对其他方面一窍不通,难有晋升空间;另一种情况是学生所学专业素质不强,对其他领域也是一知半解,在本职工作中难有作为,对其他岗位也难以胜任。

二、从就业需求入手,职业院校声乐培养措施

(一)遵循声乐发展趋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职业院校的声乐专业教学中,受教学培养方向不同的影响,其与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也略有不同,不仅需要教学人员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与乐理知识,而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未来工作性质,以及岗位需求对学生展开声乐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声乐专业素质与过硬的教学水平,有足够的经验与能力将声乐教学内容与学生岗位需求建立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声乐知识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在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职业学生的特殊性质,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例如,为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专业人才管理目标,教师在教授声乐专业方面的知识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而在培养学生社会需求契合度方面,应实地考察与本专业对口的一些工作岗位,将现实中就业岗位与学生特长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到日后的工作岗位中。

(二)准确设置专业课程,协助学生完成就业目标

声乐专业教育人员应采用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并根据未来工作需求,对学生开展专业化、科学化教学,将学生打造成应岗位需求而生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达到此教学目的,教师应在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立方面花费心思,设置合理的课程对学生专业的培养会有极大帮助。正所谓“选择大于努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学生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比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简单来讲,就是“一专多能”。“一专”指将声乐作为重点,通过专业的教学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与专业素养;“多能”则指在注重学生声乐能力培养的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其中包括各种舞蹈或者各种乐器的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加设辅助课程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合理设置课程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爱好,除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内容,所有辅助类的课程应尊重学生意愿,因为学生对感兴趣的科目往往更容易产生共鸣。这不但能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且对学生艺术感培养也有益处。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在声乐教学上,应注重发挥专业院校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与岗位紧密相连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准确设置专业课程等,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所学声乐教师应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非所学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