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探索
——以英国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中心

2021-11-28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能力课程文化

张 璐

(天津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7)

一、引言

英国社会与文化是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通识必修课程,承担着帮助学生理解英国社会历史、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任务。但当前,该课程的教学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受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总体趋势的影响,其关注的焦点依然停留在语言技能与跨文化沟通技巧的习得方面。在学习内容上,对于英国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涉及较多,在途径上强调对作为交际工具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但与此同时,对于实现交际主体的一方,即对于中国学生本身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则关注不够。多项研究表明,多数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不能有效地运用英语语言形神并茂地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涵,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1-4]。另一方面,在学习效果上,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人数众多、学时数量较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课上对于很多问题的探讨往往是浅尝辄止,学生对于课程知识依然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缺乏对于西方文化的反思、批判及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无法获得思想触动和心灵感悟,进而消解了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作为英语专业必修课在思想启蒙和思辨培养等方面的深层次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等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

二、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为第二语言习得提供良好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对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更需要强调“课程思政”的统领,强化课程思政理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将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专业能力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英国社会与文化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也须秉持“思政统领”和“能力导向”方针,实现由文化认知向文化自信的转变。

(一)文化认知

本文中的文化认知,简言之,即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内容有总体的了解和把握。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文化认知是获得语言能力、开展学科研究的基础。但必须认识到,20世纪后半叶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的高度发展,偏向于信息储备的文化认知和偏向于应用和工具属性的语言翻译已经开始被新的方法和手段所取代。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教学的目标要与时俱进,超越文化认知,转而突出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深层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文化认同

如果说文化认知是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接受和建构,主要依赖于个体接受和同化新信息的能力,那么文化认同则是主体对于文化的主动选择,反映出个体(即学生)的文化观念、立场和取向。文化认同不同于文化认知,是从文化认知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全球化时代下,学生的认知过程受到了来自校园、社会、互联网等多方面的信息及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在进入后殖民阶段之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势文化不断渗透的影响下,青年学生很容易只看到他者文化的优势而忽视对其进行辩证地分析,以彼之长来比己之短,抓不住自身文化之根,甚至滋生文化自卑。这就对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英国社会和文化课堂为例,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学识,通晓英国社会文化历史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变革的客观规律,基于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具备透过现象掌握本质规律的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之中,“以开阔的视野打造教学自信”[5](P76),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理性分析和比较,把握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动的现象和本质,建立民族自信心,树立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信

毋庸讳言,自近现代阶段肇始,我国的文化和文学研究中往往会有“以西方现代价值标准为旨归……忽略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分析和省思”[6](P58)的倾向。中国高等教育者应该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和所谓的现代性规范保持高度的警惕,自觉地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和“四个自信”贯穿于课堂,透过中、英社会变化的历史轨迹和不同路径,通过对历史、社会制度、发展理念、新国际环境等多角度对比分析,引导学生“采用跨文化的角度思考反省本土文化,同时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思考、评判外来文化”[7](P43),通过理性的判断和分析增强青年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认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理解、继承与发扬。课堂上既锻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又提升其语言与思辨能力,解决英语专业课堂常见的“文化失语”问题,提升学生用英语有效开展国际传播与交流的能力,使之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知识建构

课程教学中,需突破传统知识性课程只注重史实讲授或是只进行简单分析的固定模式,将不同起点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作为关注的重点,开启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各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以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让每个人都能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信息的搜集、整合、分析,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各种形式用英语进行输出,发展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初步开展科研的能力。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需以英语文化史、外国文化史为经线主体,以历史和文化比较为纬线参照系,同时将不同时期的同一事件进行经纬交织,开展历时共时结合式的讲授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布置任务、完成任务引导并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知识;通过及时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对重要人物、史实、思想流派产生明晰的认识;通过宏观层面上的分析和比较,适时地帮助学生梳理其个体知识储备中其他与英国文学、文化相关的信息(或书籍)并对这些信息及作品进行梳理,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延续性,并从不同学科的共同知识中获得对这些内容的深层理解。与此同时,强度、难度合适的任务也有利于促成学生课后的自觉阅读和资料的查找与整理,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能力习惯。

(二)突出教师的引导,强调课程在人文素养和业务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英国社会与文化课程是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展现的人与自然、历史、社会之间的关系往往在偶然性之上蕴含着宏观的必然,因此其课程教学应突出人文精神、发挥思想启蒙的作用,以达到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专门人才的目的。在其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在指导学生树立平等的文化意识、将文化认知内化为学生文化自信、用目标语讲述中国文化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

笔者在实践中,通常做法是打破以英国文化(即目标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讲授模式,转向以中英国家崛起之路径比较探析为着眼点的任务课堂+启发式问答。每节课开始前,会结合教学主题安排布置一个中心议题,要求学生坚持文化对话的立场,以历史宏观角度的脉络分析为前提,以国家崛起路径的共性与个性研判为基础,对比分析中、英两个国家发展周期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构特征,运用材料和数据展开陈述、讨论和辩论。任务的顺利完成有赖于学生对于两国文化知识的把握和思考及运用英语语言所开展的流畅高效的自主表达,教师的角色则从内容的讲授者转变为讨论的组织者、解答疑难的顾问和学习效果的评论者,既兼顾了学科知识,又可突出课程思想启蒙的作用。

(三)突出政治导向,强调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强势的异质文化,如果没有强烈的文化自信,东西方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和融会也就无从谈起。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讲是“维系民族的纽带和民众思维与行为的基准”[8](P61),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应当强化思政的重要性,使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应找到学科知识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点,发挥专业课堂在学生德育、智育有机结合方面的引导作用。以英国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例,可以透过中英社会变化的历史轨迹和不同路径,通过多角度对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世界意义。

第一,从历史角度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围绕新的历史起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动力源泉。

第二,从社会制度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框架、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都是围绕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来展开的。

第三,从发展理念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对当前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必须使学生认识到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社会环境、现实条件和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就越会发生深刻变化,就越需要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格,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第四,从新的国际环境分析,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新时代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思想在全世界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通过理性思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所处的历史坐标系,增进学生对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领会,坚定学生对“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行动,引导其思考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和国家青年栋梁的历史使命,将其培养成为有能力、有理想的高水平人才,践行新时代高校的思政育人目标。

(四)突出能力培养,教学评价强调行为实践

对于理论观点的认同必须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诚如评论者所言,“教师和大学生必须兼顾宏观和微观的原则,把文化自觉所获得的感悟、精神、体验等付诸行动,使其现实化、对象化”[5](P77)。在英国社会与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笔者所在课题组依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示范课堂”的功能定位,坚持课程教育的系统性,依托已建成的优质教学资源平台,让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学习无缝链接;将日常教学的目标分为“基础”“提升”“发展”等多个层级,在提高和发展阶段结合授课教师的科研特长,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有针对性的科研训练,助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

为突出行为实践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将期末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并降低其在学生总评成绩中的比例;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和档案袋管理;学生总评成绩由项目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网络平台自学、学术论文写作和期末考试等模块组成,其中前四个模块的成绩由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同班学生评价三项按一定比例综合构成,综合考查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学习情况。在完成课堂展示、学期论文、专题研讨等各个环节任务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同时课题组实施课程导师轮流值班制,做到线上线下随时有专人解答学生学业疑难,将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初步开展科研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注入了更高的追求,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即在于通过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蒙使个体形成文化上的自由自觉并以文化创新引领社会的进步。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我们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将之融入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将是我们不断进行探索的长期课题。

猜你喜欢

能力课程文化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谁远谁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