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1-11-28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作家课程

董 亮

(兰州财经大学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课程思政”的概念源于上海市教委自2004年起施行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上海市逐步形成了从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到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全方位德育格局。[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3]。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阵地和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4]外国文学史应如何同党中央和教育部的指导精神保持一致,如何为身处西方语言和文化下的学生强基固本、坚定“四个自信”,如何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横扫全球的大背景下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就显得迫切而必要。

一、外国文学史课程定位

外国文学史课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介绍外国文学的源起和发展过程,讲授外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思潮和流派以及各种思潮流派下涌现出的经典作家作品等。该课程旨在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使学生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和艺术特色,把握作品中的人文旨归和社会伦理,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培养批判意识和人文素养。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帮助学生透过文学现象认清纷繁社会背后的制度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在致力于解决“培养什么人”的背景下,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类作品、攀爬进步阶梯的同时,更应注重把外国文学的课堂变成思政元素的“聚宝盆”,进而实现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外国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案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系统性工程,其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因此,以尊重教学规律为前提,应该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对外国文学史课程进行改革。

(一)修订教学大纲,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的适切度

作为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合理、系统三个原则。科学性原则指以课程性质为圆心,以尊重“教”和“学”的规律为半径,规划出精准的教学原则。因此,从教学目的和要求来讲,在讲授外国文学作家、作品以及理论流派的主体框架下,应该从不同侧面自然带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的“五个热爱”(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和爱集体)和“六大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政因子。[3]就合理性而言,外国文学史应结合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增减,适度增加饱含家国情怀的民族性作品。所谓系统性,即教学大纲的制定除了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外,还应包括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和考核方式等环节。在教材选择上,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外国文学史》(第二版),是该类课程的首选;考核方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检测学生能否自觉主动地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以笔者所在地为例,可以组织师生参观兰州战役纪念馆、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烈士陵园、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上述革命遗址,引导学生思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精神和外国经典作家爱国精神的融通性。

(二)把发掘作品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抓手

外国文学史教材所选文本皆为传世经典,这些作品哲理深厚,寓意丰富,因此解读策略也见仁见智。讲述每一阶段文学作品时,任课教师在介绍和尊重不同文学批评方法的基础上,启迪并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来阐释这些作品的主题意蕴、社会伦理和人文旨归,主动同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关联,梳理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的“五个热爱”和“六大教育”,本文列举从外国文学作品中提炼思政元素的五种范式,借此抛砖引玉。

1.把握中国立场

西方英语文学崇尚自由、平等和博爱,追求人性解放。这一传统从古希腊文学《荷马史诗》以降,到今天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贯穿始终。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任课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西方文学所谓的“普世价值”具有相对性和阶级性。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对人欲望的尽情书写和弥漫在后现代文学作品中人的精神颓废和思想荒芜是西方世界在没有共产主义信仰前提下提倡人性解放所产生的必然代价。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文本中辨析了“真实的共同体”和“虚假的共同体”,批判了“货币共同体的”拜物教本质,指出未来理想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他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5]共同体是人类命运的完美实现,而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命运的最高实现。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基础所在,因此把握中国立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看作是解决西方文学中价值危机的根本途径之一。

作为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运动之一的文艺复兴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英国作家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法国小说家拉伯雷的《巨人传》等。这些作品提倡人性解放和身体自由,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和对人性的压抑,洋溢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是,我们在肯定这些作品反对欧洲封建主义进步意义的同时,不能忽视弥漫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基督教情结,《十日谈》对情欲和个性解放的过度渲染,《巨人传》中“生活的物质——肉体的因素,如身体、饮食、排泄和性生活的形象占了压倒优势的地位”[6]。当然,上述问题并不影响这些传世之作的经典地位,但如果说西方世界所推崇的自由观和博爱观是他们文学作品一以贯之的标准,那么这些对宗教和情欲的浓墨重彩就是其自由和博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把这样的“普世价值观”奉为圭臬,而破解途径就是在共同体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当然,我们致力于构建的共同体概念也并非西方文学作品所说的乌托邦。16世纪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在其名著《乌托邦》中,通过一个航海家之口,向读者描述出一副理想政府和完美社会的和谐画面。在这个美好世界中,民主取代了暴政,共同财产取代了私有制,贫富差距消失,教育免费,人们崇尚职业道德——以勤劳善良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人民都享有平等富足的生活。但应该有所警觉的是,其所传递的民主、自由和平等是有阶级性的:书中把奴隶制当作一种合理存在,把强权政治奉为一种时尚,对歧视女性视而不见,这些离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涉及的自由概念大相径庭。

2.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19世纪见证了西方文学现实主义思潮的风起云涌,其间名家辈出,佳作频现。这些作品剑指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期的混乱、人际关系的恶化、社会道德的迷失,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阴暗面,以“社会批判性、真实性及深度人性抒写”而享誉世界[7],成为传世经典。马克思在谈及狄更斯等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时,曾犀利地指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他们对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从‘最高尚的’食利者和认为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庸俗不堪的资本家到小商贩和律师事务所的小职员,都进行了剖析。”[8]狄更斯的《双城记》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阶级固化以及资产阶级的虚伪民主。萨克雷的《名利场》则把靶心瞄准英国上层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和利欲熏心。除却英国作家,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展现了资产阶级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使人由善良无私变得贪婪利己;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以百科全书式的写实手法铺陈了资产阶级世界人性的异化;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的系列作品中揭示了美国虚伪的政治和宗教、畸形的道德观。通过分析这些批判现实的经典作品,任课教师应教会学生辩证看待西方世界曾经的高速发展和现今的经济繁荣,联系并比较我国改革开放和目前大力推进的精准扶贫政策,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坚定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决心。

3.倡导生态和谐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人和生态关系的讨论。作家们围绕人、自然、动物以及地球的相互关系,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揭露人类破坏自然规律的恶果,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梅尔维尔、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T.S.艾略特、弗罗斯特、庞德、威廉斯、桑德堡、斯奈德及战后经典小说家冯内古特、塞林格、贝娄等大批美国作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尔华兹、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19世纪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等一长串骚人墨客的作品都可以提炼出如上的生态伦理。

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白鲸》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白鲸》讲述了亚哈船长立誓要捕获并杀死曾经咬掉自己一条腿的白化抹香鲸莫比·迪克,最终人和鲸同归于尽的故事。从生态批评角度看,作品暗示的是以亚哈船长为代表的人类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违背自然规律(以莫比·迪克为代表),受到自然规律惩罚后蓄意报复。究其原因,就是“人类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认识上所出现的偏差”[9]。类似的偏差也出现在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出海捕鱼的圣地亚哥多日毫无所获,好不容易钓住的一条大马哈鱼在回程的路上被鲨鱼吞食殆尽。在生态主义者眼中,作品不再是塑造亚哥的硬汉形象,而是表现“人类想通过征服自然来体现自身伟力必将遭受惩罚的生态思想”[10]。这些解读不仅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去切入,而且和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构建生态文明相吻合:人类应该按照自然规律从事开展一切活动,追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从伦理上体验对一切生命负责的思想价值。

4.构建文明共同体

20世纪涌现的后殖民主义作家用多样的叙事手段批判殖民主义消解后残存的“白人至上”“帝国中心主义”“文明冲突”等顽固论调和潜在意识。英籍作家莱辛、奈保尔、拉什迪、库雷西,美国作家厄德里奇、莫里森,南非作家戈迪默、库切,印度作家泰戈尔等,这些享誉世界文坛的大师都生动地刻画过殖民思想对各阶层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戕害。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等民族平等思想;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会议达成的共识同样倡导“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11]。唯此,才有助于超越非此即彼的思想藩篱,转而以合作共生、命运一体的思维方式看待不同种族和民族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冲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社会制度对立和意识形态桎梏,构建文明共同体。

南非诺贝尔奖获奖作家库切是典型的后殖民作家。作为阿非利卡人(荷兰裔南非人)的后代,他出生于南非种族隔离盛行的年代,虽远赴英美工作求学,但后来又返回南非久居四十多年。其作品继承欧洲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和叙事模式,寓意高远,思想深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种族隔离制度带给南非的种种不幸。《内陆深处》中疯癫的白人女性玛格达囿困在偏远的农场中徒劳地对抗阿非利卡文化中的种族优越感;《等待野蛮人》中的老行政长官目睹并经历了代表文明的第三帝国对野蛮人的臆想、虐待和残暴,批判了帝国中心主义。《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生动地展现了种族隔离下底层民众凄惨的生活百态;《铁器时代》采用书信体形式,以一位垂死母亲的口吻向远在他乡的女儿(也向读者)控诉了南非因为文明和种族冲突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无序;《耻》则聚焦后种族隔离时期黑人和白人矛盾的难以调和——虽然种族隔离制度随着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执政而废除,但思想的流毒和意识的偏见依然不时地让这个彩虹之国隐隐作痛。可见,上述作品均从反面印证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倡导文明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辩证看待作家和作品的关系

除却上述从文本层面发掘思政元素的尝试之外,辩证看待作家和作品的关系对外国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也大有裨益。虽然20世纪法国思想家罗兰·巴尔特提出的“作者已死”理论将作家拉下神坛,作品由此成为独立于作家之外的文本,但不可否认的是,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深刻影响其作品的审美旨趣和伦理价值。所以,作品不仅仅是作家个人经验和想象的产物,更是作家对自我价值观的一种艺术化书写,用南非作家库切的话说,“一切写作都是自传”[12]。写就传世经典的作家大多对社会问题有深邃的认识和思考,他们用不同的叙事模式和艺术风格向读者展示经过他们审美再加工的世界。因此,一方面,正像我们前面讨论在教学大纲中加入实践课程一样,任课教师要引领学生体会伟大作家对其所在国及其人民的深沉挚爱;另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批判性看待外国文学作品对我国历史的丑化和敌视。

有关作家的家国情怀,以罗伯特·彭斯和惠特曼为例,前者是18世纪苏格兰享誉盛名的浪漫主义民族诗人,他的诗歌饱含对苏格兰下层人民的同情之心,揭露当时英格兰国王对苏格兰人民的残暴统治,彰显了知识分子的良心;后者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爱国主义者,他的《草叶集》中洋溢着他对美国人民、自然环境和新兴制度的热爱。惠特曼说:“诗人只有与祖国饱含深情地相互吸引才有资格创作诗歌”[13],所以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他的诸多诗篇都是战斗檄文,鼓励人们去反对民族分裂,应对国家危机。这种炙热的爱国情感是惠特曼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诗人的原因之一。虽然外国文学作品有对其国家制度和民族大众的讴歌,但应该警惕的是,西方世界始终存在对我国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傲慢,这也直接影响了某些作家及其作品。以笛福和他的《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这本首版于1719年的作品虽然被誉为“新兴资产阶级殖民宣言”,但却极尽嘲讽当时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之能事,“大肆攻击中国政治腐败、军事无能、经济文化落后、民众愚昧,体现出对中国文化的仇视”[14]。这些嘲讽和仇视都是源于笛福本人“严苛的清教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重商主义思想与民族主义情绪”[1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一味强调这部小说对英国现实主义写作的开创意义,还要批判性看待笛福及其作品中的中国观,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三)探索新型教学方法,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任课教师应立足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深入探索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有效融入课程教学的合理路径。首先,教师每节课从China Daily(中国日报)英文网站和学习强国App英文资料上搜集与每次课程相关的新闻和背景知识,在介绍完作家作品进行主题分析时,自然导入上述核心概念。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将学到的作家作品同上述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供给相容相通,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找寻文本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再者,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让每个小组在课后针对课堂讲授的作家作品尝试从不同角度作文学批评分析,然后以书面形式呈交任课老师;任课老师及时批阅作业,找出问题所在,引导学生理性阐释作品并阐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说服力和有效性,既开阔学生视野,又保证思政育人效果。最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慕课、雨课堂、腾讯会议和钉钉会议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响应度。

(四)把增进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支撑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2],因此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资培训。首先,明确目标,集体备课。建立任课教师每月一期的“教学沙龙”活动,熟读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中国文化自信解读》等权威资料;通过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集思广益,将具备时代性、社会性的正能量引入课程;通过分析西方文学的几大主题(个人、自由、民族、种族、生态等),集思广益,找出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同德育思政工作的契合点,打造将小我融入大我、把爱国情怀和文学作品相结合的链接点。其次,鼓励任课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途径搜集其他高校好的思政建设经验,支持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的教改会议,拓展外国文学类教师的思路和视野,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开展外国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塑造,进而促成任课教师“你追我赶,思政当先”的教学心态。最后,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查阅国内外核心期刊,开发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发掘讲授文本中与立德树人目标契合的解读思路。

(五)引入“三个合作”的评价体系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保障

“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2],为了促使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达到最佳育人效果,以笔者所在高校外语学院为例,学院应制定政策,由学院教授委员会指导,教学院长负责协调,任课教师具体实施,辅导员配合,引入“三个合作”的评价体系作为效果保障。首先,跟外语水平高的思政老师合作。由学院出面,聘请此类思政老师来参加集体备课,督导课堂授课,看教师对思政元素是否能准确掌握,政治站位是否有高度,确保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始终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一致。其次,跟优秀的外国文学主讲教师合作。由学院牵头,邀请省内其他高校的外国文学主讲老师来现场指导授课,看课程思政的实施是否有喧宾夺主之虞(即课程思政不能变成思政课程),是否有穿凿附会之嫌(即是否存在对作品解读的生拉硬拽),是否让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最后,跟学生合作,委托辅导员及时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的反馈和意见,在不偏离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动态调整课堂内容和讲授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课程思政育才和育人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攀进步之梯,铸聚宝之盆”这一命题不但具备了问题意识和改革意义等必要性,也具备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等可行性。课程思政建设缺失带来的危害如堤坝之蚁穴,虽不显山露水,但极具腐蚀性和破坏力。因此,从战略上讲,课程思政建设事关国家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近些年奉行单边主义的政治伎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措施,某些西方右翼媒体和政客借助此次新冠疫情肆意抹黑我国的抗疫成绩并“甩锅”我国,诋毁我国在国际社会“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所做的努力,因此,外国文学课程如何教会学生辩证看待西方国家的文化文明,如何用课堂之石固我中华之大堤,如何为青年学子注射反西方势力渗透的防疫针,如何给青年学子输入“四个自信”的强心剂,是每位任课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

猜你喜欢

思政作家课程
作家的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作家谈写作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