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金庭镇青种枇杷产业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1-11-28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总产量果品枇杷

李 兵

(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干部技术学校,苏州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原名西山镇,全镇四面临湖,总土地面积82.36 km2,以丘陵地貌为主,森林植被茂盛,土壤质地良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花果、茶叶、蔬菜等的生长适宜区,枇杷、梅、桃、梨、白果、栗子、柑桔及茶叶(碧螺春)等均是金庭镇的特色农产品。其中,青种枇杷因其果形大而均匀,皮厚肉多,汁多味甜,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成为了金庭镇的初夏优质果品,也成为了当地果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为推进青种枇杷产业化生产,金庭镇相关农业部门通过组织动员全镇果农扩大种植面积、选用优质良种、实施科学栽培、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整枝修剪技术、精细做好疏花疏果、适时防治病虫害等,使金庭镇青种枇杷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果农经济收入逐年递增。在此背景下,笔者拟对金庭镇青种枇杷产业化生产现状及其采取的工作推进措施进行总结,并针对目前金庭镇青种枇杷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介绍,以期进一步推进金庭镇青种枇杷的产业化生产,从而助力当地青种枇杷增产、果农增收。

1 金庭镇青种枇杷产业化生产现状

1.1 种植面积、总产量逐年提高

据调查,金庭镇通过将低产优质的柑橘、梅子、栗子改种青种枇杷,并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和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青种枇杷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例如,2015年金庭镇青种枇杷种植面积为480 hm2,总产量为1 100 t;2020年金庭镇青种枇杷种植面积为901.2 hm2,总产量为5 500 t;2021年金庭镇青种枇杷种植面积为928.53 hm2,总产量为 6 018.2 t。

另据调查,青种枇杷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增长较大的行政村有秉常村、衙甪里村和石公村。其中,秉常村2020年青种枇杷种植面积为218.4 hm2,总产量为1 400 t;2021年青种枇杷种植面积扩大至258.67 hm2,总产量提高至1 700 t。衙甪里村2020年青种枇杷种植面积为66.67 hm2,总产量为500 t;2021年青种枇杷种植面积扩大至86.00 hm2,总产量提高至600 t。石公村2020年青种枇杷种植面积为53.33 hm2,总产量为380 t;2021年青种枇杷种植面积扩大至66.67 hm2,总产量提高至587 t。

1.2 果品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庭镇果农的青种枇杷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青种枇杷的果品质量也不断提升。具体的技术措施为:(1)认真做好整枝、修剪工作。例如,过去青种枇杷的每根结果枝需留3~5根不结果枝,现在改为只留1~2根不结果枝,以集中营养供应结果枝及改善通风透光条件。(2)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精细疏花疏果、幼果套袋、适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例如,在疏果时,坚持做到每根结果枝上只留1~2个果实,确保结果大、果实发育充分、着色好、品质优。

1.3 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随着青种枇杷总产量和果品质量的提高,金庭镇青种枇杷的经济效益也逐年增长。据调查,金庭镇青种枇杷2015年、2020年、2021年的总产值分别为4 840万元、2.2亿元、2.4亿元。

1.4 涌现出一批典型示范户

近年来金庭镇涌现出了一批青种枇杷种植典型示范户,且示范效果明显。例如,2021年金庭镇某青种枇杷种植户,青种枇杷的种植面积达6.67 hm2,每667 m2单产为580 kg,总产量达5.8×104kg,总产值达23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给周边果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1.5 电商销售占据主要地位

随着电商物流的飞速发展,金庭镇的青种枇杷畅销全国,且绝大多数通过电商进行销售。据调查,2021年金庭镇生产出的6 018.2 t青种枇杷,不到半个月就销售一空,其中有97%是依靠电商进行销售的。

2 推进金庭镇青种枇杷产业化生产的工作措施

2.1 实施了科学栽培

具体措施有:(1)采用果茶间作种植模式。(2)选育优质品种。例如,通过嫁接等手段,金庭镇不断筛选、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青种枇杷新品种。目前已筛选出2~3个新品种(系)(如“大果青”)。(3)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细疏花疏果技术、病虫害适期防治技术。例如,在青种枇杷栽培生产中,提高对花腐病、小蠹虫、梨小食心虫等病虫害的防治质量。(4)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确保果品安全。

2.2 联合建设了金庭枇杷物流集散中心

为提升金庭镇青种枇杷果品的运输和保鲜能力,金庭镇与顺丰速运签订了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在金庭镇电商产业园内建设了枇杷物流集散中心,并设置了冷库,通过采取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方式,有效提高了金庭镇青种枇杷鲜果的电商销售量。

2.3 开展了青种枇杷西山原产地保护工作

目前,金庭镇成功申请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洞庭西山青种枇杷”,这对保护西山青种枇杷的品质和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4 加强了技术培训

为不断提高金庭镇青种枇杷的果品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金庭镇加强了对果农的生产技术培训,并邀请农林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来金庭镇实地考察和授课,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了金庭镇青种枇杷的生产管理水平。

2.5 延伸了青种枇杷产业链

金庭镇通过充分挖掘洞庭西山岛资源,利用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在石公山、灵屋洞、山山林林、寺庙、太湖、环山公路景区等处,开设农家乐,且配套餐饮、住宿等,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到金庭镇观光采摘青种枇杷。同时,金庭镇加强了对枇杷膏、枇杷露、枇杷蜜等优质枇杷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进一步延伸了青种枇杷的产业链。

2.6 培育了青种枇杷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金庭镇大力扶持培育青种枇杷专业合作社,实现了青种枇杷规模化生产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转变。同时,通过青种枇杷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以及强化农业生产质量监管和完善服务体系,改变了过去青种枇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模式,促进了青种枇杷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标准化。

2.7 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为提高金庭镇青种枇杷的影响力,金庭镇深入挖掘特色枇杷产业资源潜力,鼓励和动员产业协会、企业、合作社争创品牌,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品牌农业发展。同时,通过办好西山青种枇杷旅游文化节,开展枇杷产业发展论坛,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各类评比、评优活动以及相关农产品推介会、展销会等,加强了对青种枇杷品牌的精心策划和推介宣传,从而进一步提升青种枇杷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8 进行了绿色食品认证

金庭镇积极申报了“西山青种枇杷”绿色食品认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使全镇的青种枇杷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绿色生产。

3 金庭镇青种枇杷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1)金庭镇青种枇杷老树枯死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老树树龄较长,抵抗病害的能力下降,一旦感染白绢病等,生长势会逐渐减退,吸水吸肥能力也会逐渐下降,导致老树慢慢枯黄、死亡。(2)金庭镇青种枇杷生产仍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模式,该生产模式难以实现青种枇杷的机械化生产。(3)金庭镇部分青种枇杷生产区的主干道仍是泥土路基,这对果农入园操作和果品运输的影响较大。(4)在遇雨雪、干旱等极端气候后,青种枇杷受害严重。(5)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且未经分级就上市销售,导致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较差。

3.2 解决对策

主要解决对策有:(1)对青种枇杷老树生产区的土壤进行测定,检测其是否存在白绢病病菌,如有,将生产区内的病土和老树挖净,并用石灰水或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对种植穴进行消毒,然后补栽新树。(2)积极宣传,逐步引导金庭镇果农实施青种枇杷规模化生产。(3)协调金庭镇国土部门等相关单位,对主干道仍是泥土路基的青种枇杷生产区,进行水泥路铺设,以便果农入园操作和果品对外运输。(4)在冬春季青种枇杷开花期,如遇雨雪天气,可采取熏烟增温或在大棚上加盖草帘等方式防止冻害。(5)对种植在山坡上的青种枇杷树,可在山坡上分层设置蓄水池或用机械吸水浇灌,以确保果树不受干旱影响。(6)实施全镇果品分级收购,充分体现优质优价。(7)在金庭镇建立1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青种枇杷果品销售市场,彻底解决金庭镇青种枇杷销售混乱的问题。

4 结 语

青种枇杷是金庭镇果农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扩大青种枇杷种植面积,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推进青种枇杷产业化生产,是促进金庭镇青种枇杷增产、果农增收、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因此,金庭镇需积极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做好现场指导,落实好科学种植、测土配方施肥、整枝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使金庭镇青种枇杷产业走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总产量果品枇杷
2022 年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 万吨两大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枇杷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枇杷糖浆
吃“乒乓球”
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