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

2021-11-28李朝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浦东新区培育农民

李朝平 王 萍

(1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上海 201399;2上海市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901)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而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构成。为破解“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战略难题,2012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上海市浦东新区被列入首批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按照中共中央和农业农村部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部署要求,浦东新区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负责人、农业生产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等为培育对象,实施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三类同步”培育工作,以及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工作,截至2020年底,浦东新区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 000余人。为进一步打造出一支适应浦东新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笔者拟对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培育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浦东新区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协同发展。

1 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顶层设计和各部门的资源整合

目前,浦东新区尚未成立一个区政府层面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或推进小组,仅由区农业农村委成立了相关的组织管理机构,这就导致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缺失顶层设计,从而使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仅在培育目标、培育规模、培育路径等方面尚不清晰,而且对农业农村部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初、中、高三级的分级认定和精准扶持的要求也难以落地。同时,目前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现有的各项工作重心依然是“培训”而非“培育”,仍处在过程型培训向战略型培育的过渡阶段。此外,目前浦东新区尚未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导致相关部门在组织保障、人员保障、资金保障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仅停留在招募学员、提供培育场所、协助管理班级等环节。目前,虽然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人社局、教委、妇联、科经委等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但各部门的资源并没有形成合力,培育工作的同质化现象时有发生。

1.2 农民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据调查,部分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识不足,参与培育工作的主动性不强。例如,有的农民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就是“开会”,有的农民认为其他农民来参加所以自己也要来参加,有的农民是为了获得培育证书和补贴,有的农民认为参加培育会影响自身的工作,出现了代参加或出勤率不足等问题。

1.3 培育工作中各环节的标准急需提升

具体体现在:(1)学员准入标准不严格。在浦东新区现有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中,往往存在一些非农从业人员或不符合认定标准的人员,而真正有培育需求的从业者却未能参加培育,从而浪费了培育资源、影响了培育效果。(2)教师的授课能力不强。在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是兼职,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的背景下,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学内容不具体、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教学方式简单枯燥,且缺乏与学员的互动沟通。(3)教师对学员的跟踪指导服务不到位。受限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时间、精力,有的教师对学员的跟踪指导服务流于形式;同时,很多教师擅长的是农业生产技术,在产品营销、品牌建设、业态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难以对学员进行专业指导,这也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4)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后所发放的证书含金量不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主要依赖行政推动才得以实施,培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1.4 认定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具体体现在:(1)从操作层面来讲,《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中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条件还不够细化,缺乏相应的量化指标,且认定程序有失严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难严格地进行逐级审核。(2)新型职业农民的档案建立不够完善,难以全面掌握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和动态变化。(3)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继续教育和复审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抓手,例如,没有厘清继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培育内容有哪些,怎么组织等问题。

1.5 专项扶持政策尚未跟上

目前,上海市市级和浦东新区区级的相关强农惠农政策大多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极少提及新型职业农民,且笔者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访谈也了解到,当前确实没有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项扶持政策。例如,即使农民参加培育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在土地流转等方面依然难以获得支持,在项目申报、农业配套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面临重重困境。而农业是一项基础性强、充满活力与机遇的产业,农业生产也是一项艰巨的、责任重大的事业,在农民自身没有充分资金保障的前提下,若无政府部门的专项政策支持,难免会挫败农民从事农业、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积极性。

2 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建议

2.1 强化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职能

具体为:(1)通过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和培育制度,形成长效的培育工作机制,并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且明确投资方向和工作重点。例如,建立健全由浦东新区党委、区政府领导,农业部门牵头,教育、人保、财政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培育工作合力。(2)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列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指标,并加强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考核。例如,在区级层面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项规划和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各级农业部门把培育工作放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明确责任人、制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层层抓落实,并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绩效考核。

2.2 建立人地合一的农业从业人员数据库

目前,浦东新区已建立农地管理系统,能清楚地呈现每个地块的空间分布、面积及其种养类别,也包括简单的从业者信息,可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每个从业者的年龄、文化、证书持有情况、培育需求等信息,即配套建立起“人”的数据库,并随着地块信息的更新而更新,从而精准地了解农民已参加的培育和今后的培育需求,避免有的农民重复参加相同内容的培育,而有的农民几年都没有参加过一次培育的情况发生,从而提供均等的培育机会,解决“培育对象在哪里”的问题,实现招生的精准化。同时,也给各镇的考核提供量化抓手,以推动各镇、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

2.3 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质增效

具体措施:(1)加强前期调研,切实了解培育对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师资等的需求,增强培育的精准性。(2)定制化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落地。例如,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创新创业人员、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虽然都属于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但是其工作内容有所不同,故要调整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原则上包括经营管理、生产技术两条线,然而家庭农场主普遍侧重在生产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则侧重在经营管理,故教学内容一定要细分对象,按照“一班一方案”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3)将实习实训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农民田间学校、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的作用,确保工位、设施设备配套到位,按照产业周期进行全程实习实训,学练紧密结合,让学员切实理解“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等问题。(4)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可搭建在线学习平台,优化在线学习资源,增加在线学习课时,给培育对象提供更方便的学习方式。(5)强化延伸服务。例如,为培育对象配备导师,提供至少一年的跟踪指导服务及相应的资源支持。(6)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论坛、展示展销等活动,并组建相关行业的协会组织,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抱团发展。

2.4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和动态管理机制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基础,只有明确认定标准,严格进行认定,并对认定合格的持证者实施专门管理,才能实现定向扶持,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因此,建议浦东新区在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上,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其纳入全区农业监管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通过收集和整合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征信、产业规模、产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数据,对初、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精准分级认定;此外,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动态管理制度,对不符合认定标准的人员责令其及时退出,且不再享受相关政策扶持。

2.5 创建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环境

目前,浦东新区具有较为完善的农业发展政策体系,可对其进行进一步梳理,并使其向新型职业农民聚焦,以提高财政资金的执行效率,从而创建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环境。具体为:(1)完善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社保制度。以浦东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目前政策是只有本地户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才可享受社保补助,而很多合作社成员是外地来沪人员,故建议浦东新区将他们认定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对其中在本地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员,纳入享受同等社保补助的范围。(2)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工资性补助,提高其务农积极性。(3)通过精准认定,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能享受到相关的支农、惠农政策。(4)将各类项目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

3 结 语

人才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新型职业农民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故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一套完善、长效的工作机制,且立足战略层面,从上至下地进行推动;同时,整合各部门的资源,使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才能实现浦东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浦东新区培育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浦东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建议
行业协会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