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日报》对张恨水新闻生涯与文学创作的影响
2021-11-28谢家顺
谢家顺
(池州学院通俗文学与张恨水研究中心,安徽池州247000)
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部,南依风景秀丽的黄山、九华山,北临江淮平原,居华东中心位置。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的美誉。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悠久的历史,使各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和碰撞,造就了芜湖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商业性。屹立于长江、青弋江汇合处的中江塔承担着往来商船的航标作用;米市①历史上,芜湖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江南四大米市。、十里长街曾经吸引着无数淘金者和追梦者;环绕横亘的青弋江演绎了众多徽商自芜湖成名发迹、走向全国的传奇故事。吴头楚尾的文化传承,使芜湖与江浙沪有着天然的文化沟通和经济交流。
安徽报业发端于晚清维新运动,兴盛于辛亥革命时期,而辛亥革命的胜利,又使这次办报活动走至顶峰,形成安徽报业发展史上第一次蔚为大观的报刊热潮[1]。芜湖近代报刊,创刊于清末,其历史之长,数量之多,均居安徽前列,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皖江日报》即是其代表。
《皖江日报》是张恨水新闻记者生涯的起点,在这里,他经历了新闻从业者素质的全面锤炼,打下了扎实的新闻从业基本功。《皖江日报》对张恨水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芜湖《皖江日报》及其特色
《皖江日报》创刊于清宣统二年十一月二十日(1910年12月21日)。宣统二年(1910年)春,上海《申报》驻芜访员谭明卿②谭明卿(1885—1938),安徽人,芜湖早期报界知名人士。辛亥革命前,谭任上海《申报》驻芜访员,1906年,谭与焦二凤、齐月溪合办《风月谭》小报,越二年停刊。1910年春与上海《新闻报》、《中外日报》驻芜访员张九皋办《皖江日报》,谭任社长,张为总编辑。谭著述很少,善于用人,有组织才能,聘请张九皋、柏毓文、郝耕仁等主持《皖江日报》笔政及业务发展。谭除办报外,还开设“玉林堂”笔店,热衷于慈善事业,曾负责“华洋义赈会”“红十字会”等工作,在《皖江日报》附设红十字会事务所,时人称之为“谭善人”。1937年芜湖沦陷前夕,《皖江日报》停刊,谭离芜去湘,1938年,在沅陵县九矶滩病故。与上海《南方日报》《中外日报》驻芜访员张九皋③张九皋,1887年生,谱名张可铣,号鹤皋,又号鹤影,江苏江宁人。著名报人。芜湖地方新闻事业的开拓者。1910年春,协助谭明卿筹建芜湖《皖江日报》,任总编辑。1915年,自己创办芜湖《工商日报》。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致力于芜湖地方史志研究。1963年病逝于安徽芜湖。合作,筹办《皖江日报》。租用李姓的四开印刷机一架,由谭明卿筹集资金。张九皋赴沪购办铅字并调查沪地报社办报经验。同年冬季筹备就绪,《皖江日报》正式问世。日出报纸一张。最初,报社设在清和坊《风月谭》旧址,后迁移至大马路王金公祠对门(即今芜湖市中山路41号)。
该报由谭明卿任社长。聘请桐城人潘怒庵任主笔,张九皋任总编辑。在他们的主持下,《皖江日报》主要刊载启事、工商广告和商业行情。宣统三年(1911年),主笔换为寿州人李警云(1911年芜湖光复后,任芜湖军政分府参谋长)。报社又特邀湖南长沙人黄怀沙撰写论文,江苏宜兴人邹秋士任副刊编辑,太平人王伯琴任助理编辑。1911 年夏,芜湖遭水灾,该报短时停刊。复刊后的《皖江日报》业务繁盛,报纸由每日出一张增加到日出两张半(4 开10 版)。在版面安排上以广告、启事为主。发行量激增达到2 千份左右。当时为该报撰写论文和编辑副刊的还有闽侯人陈子范、芜湖人崔尘元、泾县人查雪林、江苏人郝喟候、怀宁人郝耕仁等。1913 年 1 月 16 日和 7 月 27 日,芜湖社会党和国民党曾分别纠众冲毁皖江报馆,引起舆论大哗和商民不安。
1918年春,经郝耕仁介绍,聘请潜山人张心远(即张恨水)任文艺副刊编辑。1919 年秋,张恨水离开《皖江日报》去北京另就他职。
1919 年,时任《皖江日报》主笔的郝耕仁①郝耕仁(1885—1939),安徽怀宁县人,清末秀才,善诗文,谙书法。1907年在上海加入东部同盟会,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10年,与任天知组织“进化团”。1912年,谭明卿聘郝耕仁为《皖江日报》主笔。1913年,与友韩复炎在上海组织秘密团体,从事倒袁,袁世凯死后,集团解散,继任《皖江日报》主笔。同年,在上海经张东野介绍,与张恨水相识。1917年,季硕夫任粤军旅长,驻军湖南时邀请郝耕仁相助,郝耕仁在抵湘前函荐张恨水到芜湖《皖江日报》工作,于是便写信给张恨水,到芜湖来接替自己的编辑职务。1934年,郝耕仁应友胡抱一、张东野之邀赴陇,历时年余,写大西北长篇通讯,在《皖江日报》《工商日报》连载。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郝耕仁爱国志切,将妻女留于家乡,只身去陇帮助友人工作。1939年,病逝于甘肃凉州。,受“五四”运动影响,将副刊改辟为“皖江新潮”,公开声明不登旧体诗、旧文章,专登新诗、新文章,批判旧礼教,主张婚姻自由。一时吸引了很多进步青年投稿。经常撰稿者有钱杏邨(阿英,当时在芜湖邮局任邮务生)与李克农、高语罕、吴葆萼、刘希平、胡澍、卢仲农、高宗浚、夏揆学、王肖山等。“皖江新潮”成了民主、科学启蒙运动的一支号角。社会各阶层人士及青年(以学生居多)争相订阅,对于当时的芜湖学生运动起了先导作用。报纸发行数量随之有很大发展。1934 年4 月12 日《皖江日报》(第8159号)第一张来看,该报已是对开10版,售大洋3 分。报名为手书颜体字竖排于头版右上端。除第一张第三版下半版为“本省新闻”外,其余一、二版全版;三、四版的半版均为广告、启事。
1930 年,《皖江日报》曾因刊出“共产党万岁”的标语,被当时国民党政府封禁一年。1931年底,《皖江日报》解禁复刊继续出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芜湖前夕,才告停刊。社长谭明卿流亡到湖南省沅陵县,1938 年病故于该县九矶滩。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芜湖《工商日报》社长张九皋回芜邀请谭明卿的儿子谭邦杰,于1946 年2 月至1946 年底,合作办了约一年时间的《皖江工商报联合版》,1947 年《工商报》单独发行。《皖江日报》遂告最后终止。
作为一份商业性的民营地方报纸,《皖江日报》前后历时27年,成为当时芜湖报业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二、张恨水与芜湖及其《皖江日报》
1918年春,23岁的张恨水经好友郝耕仁介绍,“度过残年,凑了三元川资”[2]32,由家乡潜山黄土岭来到芜湖《皖江日报》,经张九皋引荐,拜见了《皖江日报》经理谭明卿,经考核被任命为该报编辑,后任总编辑,并住在报社里。张恨水的任务是写“两个短评,和编一版副刊。”[2]33张恨水正式开始了记者生涯。
《皖江日报》为地方小报。共有编辑四人,加上工人,还不足二十人。“当时张九皋月薪八元,李洪勋六元,曹某五元,给我也定了八元。……我自己有个房间,可以用功。”[2]33因消息闭塞,稿件很少,所以办报主要靠剪刀。张恨水决心打破这种状况,以自己的创作,开拓出新的局面。“我每日写一段小说闲评。另外我找了两个朋友的笔记,也放在副刊里连载。这个举动,在芜湖新闻界,竟是打破记录的,于是也就引着有人投稿了。”[2]33
在此期间,早期习作《紫玉成烟》②1916年,张恨水在潜山“黄土书屋”写的两部文言中篇小说之一。在《皖江日报》副刊发表,结果“很得一些人谬奖”[3]52。张恨水很受鼓舞,又撰一部白话长篇言情小说《南国相思谱》在报上连载。张恨水此时的创作,受《花月痕》影响很深,“完全陶醉于两小无猜,旧式儿女的恋爱中”,形式上“偏重辞藻,力求工整”[3]52。
1919 年,24 岁的张恨水继续在芜湖《皖江日报》工作,“报社除供我膳宿之外,本来月给薪水八元,因为主人高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加为十二元。我反正没有嗜好,这时又没有家庭负担,也就安居下去。”[2]33此时,张恨水除了利用闲暇时间阅读《词学全书》《唐诗十种集》外,再写小说。并开始了解上海的《晶报》:“我对于《晶报》,向来是个爱护者。记得晶报初出世的时候,我在芜湖《皖江日报》当编辑,恰值经理谭明卿先生由上海回去,对同人少不得礼品相赠,他送我并无别物,却是一卷《晶报》。”[4]由此,与《晶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郝耕仁在芜湖《皖江日报》戏作《丑奴儿·与郝耕仁合作》①张恨水在1946年5月21日北平《新民报》副刊《北海》上发表《编部旧谑》,署名“旧燕”,全文如下:三十年前,与大颠同编皖江报,予看大样,时有错字。大颠立在编辑桌上,填半阙丑奴儿调予曰:三更三点奈何天,手也挥酸,眼也睁圆,谁写糊涂账一篇?予亦于纸角立答半阙曰:一刀一笔一浆糊,写了粗疏,贴也糊涂,自己文章认得无?大颠笑而佳之曰:实也。此等游戏,难求于今日之编辑部矣。,形象地记录了自己在芜湖的编辑生活。
在芜湖期间,张恨水又撰白话短篇小说《真假宝玉》②3 月10 日至16 日连载,系白话滑稽小说,约3 千字。讽刺当年演《红楼梦》的演员。1919 年收入姚民哀所编短篇小说集《小说之霸王》。曾被1930年11月23日北平《世界晚报》副刊《夜光》转载。因《皖江日报》原报现已无法查到,所以这是目前查到的张恨水小说首次见诸报刊的文字记载。和白话中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小说迷魂游地府记》③4月13日至5月27日连载,约1万字。这是张恨水作品第二次被收入书本子里。“第一次是民国五、六年的事,那时天虚我生(上海《新申报·新自由谈》编者陈蝶仙),他曾征‘秋蝶诗’,限用王渔阳《秋柳》原韵。我应征作了四首,录取了一部分,载在天虚我生的《苔苓录》里面。抗战时在重庆遇到陈先生,我还谈及此事,他觉得恍然隔世了。”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解放与改造”上刊出,后均被姚民哀收入《小说之霸王》集子中。
《小说迷魂游地府记》描绘了一幅辛亥革命前后直至“五四”运动前夕,北京、上海出版界和市民精神生活的真实图画,表现了作者的正义感和某些好的、比较正确的文学观,尽管其艺术水平不高,在社会上也未引起多大的反响,但它是现存的张恨水发表最早的作品,对于研究张恨水文艺思想和创作历程,有着重要的价值。
对于最初的创作,张恨水自己说,“当年写点东西,完全是少年人好虚荣。虽然很穷,我已知道靠稿费活不了命,所以起初的稿子,根本不是由‘利’字上着想得来。自己写的东西印在书上,别人看到,自己看到,我这就很满足了。我费工夫,费纸笔,费邮票,我的目的,只是满足我的发表欲。”[2]33
除此之外,张恨水还兼任了芜湖《工商日报》的校对。
5 月4 日,震撼全国的“五四”运动爆发,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打倒孔家店的怒吼,使张恨水“受到了很大刺激”。不久,张恨水因事去上海“亲眼看到了许多热烈的情形”,返芜湖后,马上办起了介绍“五四”运动的周刊,宣传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观点。但张恨水自幼爱好古典文学,装了一肚子词章,对于新文学界主张文学革命的主张“虽然原则赞同,究竟不无保留”[5]。
5月20日(阴历初五),日本驻南京领事馆,以芜湖人仇日排外为名,派日本兵一队来到芜湖,荷枪实弹,耀武扬威,在芜湖街面上,进行挑衅。日本军人的可耻行径,激起了芜湖人民的极大愤慨。
当天下午,张恨水面带酒意,在《皖江日报》编辑部对工友们说:“今天什么日子?”答:“五月初五。”问:“纪念什么人?”答:“屈原。”问:“屈原为谁而死?”答:“为祖国。”张恨水又说:“今天日本人欺人太甚,我们岂能置之不理。”在张恨水的鼓动下,编辑部二十余人,扛着大旗,高呼口号,在日本人所办“丸山药店”门前,往返数次[6]。这次游行,鼓舞了群众的反日士气,被芜湖人民称为“爱国义举”。
秋天,在朋友王夫三④王夫三,又名王尊庸、慰三,歙县人,为芜湖《皖江日报》《工商日报》故都(北京)特派员。1933年任《时事新报》驻京(南京)记者时遭人暗杀。的鼓励下,辞去《皖江日报》总编辑职务,典当了行李,“我又把皮袍子送进‘当铺’当了”[3]56,并“在南京亲友(指在南京下关开设瀛台旅馆的亲戚桂家老伯桂希贤)那里借了十块钱(据张恨水亲友回忆,应是八块银元),我就搭津浦车北上。”[7]21来到北京,准备报考北京大学。
1920 年秋,张九皋和谭明卿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报界第二届联合会,得以与张恨水、王夫三相见面,彼此畅叙在芜湖《皖江日报》期间的难忘时光。
1921 年,张恨水受张九皋之聘,兼任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
在北京,张恨水工作繁忙,简直“成了新闻工作的苦力”。张恨水没有心情,也没有工夫去搞文学创作了。因此,在《皖江潮》后的四、五年内,张恨水再也没有写过小说。
是年,在好友郝耕仁一手操办下,张恨水全家由潜山移居芜湖。张恨水尽其所得,除自己吃用外,全部汇往芜湖,赡养家小,供弟妹上学①据郝漾《回忆我父亲郝耕仁与名小说家张恨水的友谊》载,“1922年(注:应为1921年)他(张恨水)托他二弟把家属接到芜湖安家,由我父亲照料。我父亲也把母亲和我接到芜湖住家。父亲为了照顾方便,就把两家合为一家,在芜湖太平街租了一所住宅,雇了一个女佣,在一锅吃饭。恨水先生一家六口(他母亲和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及一女眷)我一家三口(父母和我)是一个大家庭。”其时,郝耕仁在省立芜湖二女师教书,并在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萃文教会学校兼授国文。郝耕仁发表于1923年4月2日芜湖《工商日报》的《为划地绝交答恨水》一文也记载了此事。。
1922 年1 月,返芜湖过春节,探望母亲。不久,回到北京。应芜湖朋友张九皋之邀,创作长篇小说《皖江潮》,连载于芜湖《工商日报》,后被芜湖学生改编成话剧,演出后受到好评。这是张恨水小说首次以舞台艺术形式来表现。
1925年,张恨水把家小由芜湖移居北京。
1946 年2 月15 日,张恨水只身由安庆经芜湖至南京时,夜宿芜湖与张九皋见面畅谈别后感受。《江南铁路》一文“三十五年二月,笔者正由故乡安庆进京,坐小轮到了芜湖,预备由京芜火车入京……”[8]记载了此事。这是张恨水最后一次到芜湖。
双溪村:全部为二长质片麻岩类残坡积物,淀积层一般呈酸性-中酸性,母质风化后一般成麻石黄棕壤,土壤质地多为砂壤土,相对而言,氮、磷等养分元素稍缺。
芜湖,是张恨水新闻生涯的起点,是芜湖,使张恨水接受了“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这在张恨水生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张恨水从交通闭塞、民风古朴的潜山来到芜湖,自然更敏感地认识到当时人民的苦难深重,从汉口加入文明剧团、浪迹运河岸边的邵伯镇到江城芜湖,这段不算很长的经历,使张恨水目睹了社会上的种种黑暗和中华民族深重的危机。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培育并激发了张恨水的爱国情感。使得张恨水没有被生活击垮,而是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做一名“北漂”,去北京求学、谋生,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一角度来说,芜湖近两年的报人生活为张恨水到北京从事的新闻编辑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皖江日报》对张恨水文学创作的影响
现代著名报人曹聚仁在评价近代中国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时说:“一部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9]因此,当张恨水以报人兼具作家身份出现时,不仅为作品发表提供了便利,也为报刊带来了固定稿源,形成报刊与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双重性格的养成
关于自己的“双重性格”,张恨水在1949 年撰写的长篇回忆录《写作生涯回忆》里作了如下叙述:“这个阶段(指少年时期江西读书期间),我是两重性格。由于学校和新书给予我的启发,我是个革命青年,我已剪了辫子。由于我所读的小说和词典,引我成了个才子的崇拜者。”[2]19这种双重性格在张恨水步入《皖江日报》后,再次得以升华,一方面,读《词学全书》《唐诗十种集》,提高诗词修养,工作之余再写小说,除《紫玉成烟》《南国相思谱》在《皖江日报》连载外,甚至《真假宝玉》②《真假宝玉》系白话滑稽小说,约3千字,讽刺当年演《红楼梦》的演员。1919年收入姚民哀所编短篇小说集《小说之霸王》。曾被1930年11月23日北平《世界晚报》副刊《夜光》转载。因《皖江日报》原报现已无法查到,所以这是目前查到的张恨水小说首次见诸报刊的文字记载。《小说迷魂游地府记》③《小说迷魂游地府记》约1万字,1919年与《真假宝玉》一起收入姚民哀所编短篇小说集《小说之霸王》。在上海《民国日报》连载发表,由纯粹谈爱情的创作倾向转向了小说的讽刺风格。另一方面,随着震撼全国的五四运动的爆发,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打到孔家店的怒吼,使张恨水“受到了很大刺激”[7]20-21。不久,他因私事去上海,“亲眼看到了许多热烈的情形”[7]21,返回芜湖后,马上在《皖江日报》上办起了介绍五四运动的周刊,宣传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观点。但他自幼爱好古典文学,装了一肚子辞章,对于新文学界主张文学革命的主张“虽然原则赞同,究竟不无保留。”[5]
值得一提的是,张恨水在《皖江日报》期间,还带领报社职工在日本人开的丸山药店门口示威。
至此,张恨水的“作家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双重性格基本形成。这种双重性格在其后的成名作《春明外史》中主人公杨杏园身上有所体现,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恨水小说创作意识与创作风格的转变——一位作家的家国意识与民族情怀。
(二)读者至上的副刊编辑思想初步形成
对于《皖江日报》这一地方小报,张恨水认为仅靠剪报无法吸引读者,决心打破这种状况,以自己的创作,开拓出新的局面。因此,除自己创作小说《紫玉成烟》《南国相思谱》在报纸副刊连载外,还“每日写一段小说闲评。另外我找了两个朋友的笔记,也放在副刊里连载。这个举动,在芜湖新闻界,竟是打破记录的,于是也就引着有人投稿了。”[2]33这一举措,在当时的芜湖报界可谓是创新之举,不仅吸引了其他热心的投稿者,而且使报纸内容与形式令读者感到耳目一新,进而增加了报纸的销售量。
张恨水初涉报界,在《皖江日报》的编辑实践中摸索出的这一办报经验,为他后来从事副刊编辑工作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以至于他每编一个报纸副刊都要自己撰写一至两个长篇连载,还有诗词、小品等。展露了张恨水作为文坛多面手的特点,加上与新闻职业的结合,成为张恨水日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叙述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开始萌芽
关于创作风格,张恨水自己在他的《写作生涯回忆》里作了如此描述:“小说有两个境界,一种是叙述人生,一种是幻想人生。大概我的写作,总是取径于叙述人生的。”
1916年初,张恨水创作兴趣大增,在老家安徽潜山黄土岭的黄土书屋内,两个月内,写了文言中篇小说《紫玉成烟》《未婚妻》及笔记《桂窗零草》[3]52。这些作品都曾受到过张恨水朋友们的称赞,使张恨水在芜湖一举成名。但是,除了《紫玉成烟》后来发表在芜湖《皖江日报》外,其余都“未曾进过排字房”。
张恨水在1922年7月17日的芜湖《工商日报》上有这样的叙述:
石头记绘声绘色,妙到恁地。而书中诗词歌赋,乃无一不腐,无一不俗。此部第白璧之瑕,直宝黛千古之累也。祭芙蓉女儿一文,雪芹殆视为得意之作。吾再三读之,殊无可取。尽其量,八股时代之少岩赋而已。
花月痕写几个文人墨客,诗酒风流,自是好文章,而尾大不掉,极力怒骂洪杨。此何为者?殆有为而发欤。作者为文场老手笔,诗词四六,无一可议。梦中碑记一篇,胎息浑原,尤逼真六朝。然其全篇结构,全不相称,写苦恼处,努力做作,尤失小说家白描之本旨,更无论与石头记比矣。以石头记之白描,而缀以花月痕之杂作,则宝黛生色,姊妹增光,宁非天下痛快事耶!予不自量,乃有《南国相思谱》之作,苦于饥驱,事乃中缀。至今思之,殊自悔胆大。然而少年人之不量力者,今亦比比是也。
相思谱之杨杏园,或曰,是我自己写照。小说家言,何必如此穿凿,予不辩,亦不屑辩也。有人问我手足,恨水是否令兄。曰然。红楼梦体之小说,今再作否?曰不知。此殆有其事耶,答者不能答。
谈到知己,恨水不作孽矣。吾并愿天下少年男女,万万勿读红楼梦体裁之小说。否则……噫[10]。
此段文字,不仅表达了张恨水早期创作所受《红楼梦》《花月痕》的影响,也显示了《南国相思谱》的主人公杨杏园。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法阅读到《南国相思谱》原文,但我们却能从中发现《南国相思谱》里的主人公杨杏园若干年后走进了小说《春明外史》中。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此时在《皖江日报》连载的《紫玉成烟》以及其后的《南国相思谱》,其内容均呈现出两小无猜、旧时儿女恋爱的特点,形式上也“偏重辞藻,力求工整”,体现出早期张恨水小说创作写实的叙述特点。
而到了1922年,身居北京的张恨水,则创作出了反映安徽政潮的长篇小说《皖江潮》①《皖江潮》为白话章回体小说,仅创作上部,连载至1922年7月27日,计11回,103次,约8万字,未完。内容表现的是1921年6月2日发生的安徽安庆反封建军阀的群众学生运动。曾被芜湖学生改编为话剧公演,这是张恨水的作品首次以另外一种文艺形式出现于舞台。从写作时间来说,应是他初期作品的最末一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看,属于第二期作品的第一篇。这也是一部标志性作品。在芜湖《工商日报》发表,标志着他开始摆脱旧式言情小说的窠臼,走向讽刺与谴责的社会言情叙述风格,成为张恨水前期小说创作的重要转折点。
综上所述,芜湖是张恨水新闻职业的正式起点,而作为当地媒体的《皖江日报》抑或《工商日报》,无论是对于报人素养还是文学创作而言,均为张恨水奠定了良好的职业基础。
1919 年秋天,当张恨水决定乘坐火车去北京时,古老的北京正敞开怀抱,迎接着张恨水的到来,静候着张恨水的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