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舆论监督异地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2021-11-28刘如良王春艳金昳旻

记者摇篮 2021年3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外地舆论监督

□刘如良 王春艳 金昳旻

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中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就是当地发生负面新闻时一定程度上“失语”和“失声”,本地媒体批评报道的对象通常是外地的,而本地负面新闻则由外地媒体来关注。于是,南方发生的负面新闻,会由北方的媒体率先报道;北方发生的负面新闻,会由南方的媒体率先报道。假如本地媒体实在扛不住了,最多是过段时间以后来个“转载”。

这是域内媒体竞争不过域外媒体,还是当地媒体的记者工作失职?对此,笔者作一番分析与思考。

一、地方保护主义导致选择性监督

舆论监督的形式主要是批评报道,这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眼里,属于负面新闻。媒体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报道负面新闻,他们肯定会不高兴。由于负面新闻涉及的内容是消极的,又与某些特定群体的利益和名誉密切相关,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议论,甚至会引发舆情,因此不受当地官员的欢迎。

有的地方官员之所以反对本地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利于当地的社会稳定。

如2020 年6 月,某地爆出22 年前一个农家女生高考被顶替事件,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但当地媒体就是不报道。这并非只是个案,各地类似的情况较多,症结就在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本地媒体尽量不对本地进行舆论监督。当然,外地媒体报道这起事件后,有关责任人还是依法依规受到了处分。假如负面新闻存在着导向问题,那甲地不可以发,难道乙地就可以发了?其实这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祟,导致当地媒体的舆论监督只能是选择性监督,即自己的“痒”要由别人来挠。

由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舆论监督异地化,弊端是非常明显的。如今已进入了“人人都是记者”的网络时代,当某地有负面新闻发生时,传统媒体可以不作公开报道,但许多对真相并不是很了解的自媒体却在大声喧哗。于是谣言和各种小道消息就满天飞,这反而会给当地政府正常处理和解决问题带来更大麻烦。所以,对负面新闻的报道,媒体对当地的舆论监督,这中间也有着一个谁去占领舆论阵地的问题。有人认为,舆论监督只有实行异地化,才可以排除人情风的干扰,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挠。这实际上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对新闻事实的掌握程度,外地媒体绝对比不上本地媒体,在报道分寸的把控上也不如本地媒体。并且外地媒体在报道时可能会出现夸大、渲染等情况,对负面新闻发生地的形象会带来严重损害。

二、异地监督违反新闻接近性原则

有接近性的新闻报道更能够引起特定范围内受众的关往。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新闻,与受众的地理距离越近,受关注程度就越高,新闻价值也就越大,这对记者来说是常识。然而,一些记者在本地发生负面新闻时做“睁眼瞎子”,把报道的机会让给“外来人”,这也许是本地媒体和记者的无奈之举。

违反新闻接近性的舆论监督异地化现象,实际上属于舆论监督的空间偏离,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域空间偏离,二是媒体空间偏离。前者主要指异地监督,后者则是指跨媒体监督。新闻的接近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重要元素之一,包括所报道的新闻与受众在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舆论监督异地化是当地媒体舍近求远,自家门前的“雪”不扫,去管他人瓦上的“霜”,是违反新闻接近性原则的。

舆论监督的异地化,会造成新闻报道警戒功能和平衡功能的丧失。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是批评报道,当地政府官员往往认为这是在丢本地人的脸,不但不会让本地媒体记者去采访报道,对外地的媒体记者也要想尽办法拒访。于是一些外地媒体记者只得采取隐性采访,也就是偷拍偷录的形式收集报道素材,这对本地的形象更加不利。

新闻事件发生后,当地媒体的记者由于地缘接近和对当地情况熟悉,能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了解事件经过,剖析问题,采访当事人,在获取更多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能更加快速、全面、准确、客观、翔实地作出报道。而外地媒体记者赶到时,由于空间距离之隔,对异地情况不熟悉,要在短时间内梳理出负面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就相对比较困难,报道失实带来的新闻官司就无法避免了。

早在20 年前,就有90%以上的新闻官司因异地监督而引起,新闻单位的败诉率高达30%。这是因为外地媒体记者去异地进行舆论监督,人生地不熟,调查采访新闻事实的难度比当地记者大,如果报道的负面新闻与客观事实有出入,被报道者就可能会与这些外地媒体记者对簿公堂。

三、规范舆论监督报道需建立机制

要实现舆论监督的本地化,就必须建立机制,使本地媒体在监督时有章可循,让舆论监督的功能在本地得到回归。除了建章立制外,还应该不断改善舆论环境。作为本地媒体,也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开展对本地的舆论监督。实际上,不能将舆论监督简单地等同于批评报道,舆论监督除了揭露和批评外,还有建议和评价的成分在里面。

记者的监督权是人民群众授予的。由于媒体拥有独特资源,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有的媒体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把舆论监督变成“媒体监督”或“记者监督”,这种偏见应该消除。

舆论监督要以事实说话,记者的角色定位必须准确,要始终以第三者身份,客观公正、出于善意地去开展舆论监督,不能跟谁过不去。许多地方的负责人都喜欢媒体报喜而不报忧,认为舆论监督就是给本地形象抹黑。这给地方媒体报道本地负面新闻、开展正常舆论监督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媒体进行正常的舆论监督,应该是不受区域限制的,但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运作机制,长期以来就出现了本地媒体监督和异地媒体监督的二元格局。舆论监督异地化,有时也存在媒体的自作主张。

进入网络时代后,传播主体已经多元化,传统媒体要想保持垄断舆论监督的局面已经不可能,许多网民会利用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媒体平台抢先发布当地的负面新闻,进行广泛的舆论监督。如果传统媒体继续装聋作哑,那么就等于在把舆论监督权放手让位给自媒体。

笔者认为,负面事件发生后,当地媒体比外地媒体信息更灵,对事实真相更了解,应该在第一时间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来安抚民心、维护社会的稳定。

负面新闻也有认知引导功能,受众在了解负面信息的同时,会对自身和社会作出审视与思考,这对拓展受众的认知视野,引导受众改变自身行为与观念有着重要意义。俗话说:“不怕通报,只怕见报。”因为前者只是组织传播,传播范围与影响面小;后者是大众传播,传播范围与影响面大。

在全媒体时代,网上网下的区隔已被打破,许多经传统媒体报道的负面新闻很快能发酵为网络话题,并形成舆论。因此,正确看待负面新闻报道和必要的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这应该成为地方政府和媒体的共识。

四、结语

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也能够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参与舆论监督的外地记者,他们的正当采访权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受干预、被阻挠、挨谩骂、遭殴打等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舆论监督异地化也会给少数守不住职业道德底线的外地记者采访报道权的寻租提供机会,个别人借助舆论监督的手段进行受贿甚至敲诈勒索;另外,参与异地舆论监督的记者鱼龙混杂、身份真真假假,因此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只有综合分析舆论监督异地化的利弊得失,制定出规范化和可操作性强的运作机制,才能让舆论监督走上正常轨道,让其与正面报道产生同样的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外地舆论监督
负面新闻对债券利差的影响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互联网负面新闻偏好对患方信任的影响——基于网络新闻大数据与CSS2013的实证研究
你适合到外地发展事业吗?
北京郊区外埠车猛增本地人高价买外地牌
负面新闻的社会影响及其报道方式
借伞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