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中兽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2021-11-28万遂如
万遂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吉林 长春 130122)
据全国中草药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库有12 772种,已经鉴定可药用植物有9 000多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5 000多种中药,其中用于动物疾病防治的中药有500多种,方剂有300多个。在这些中药材中有200多种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有400多种中药具有杀菌与抑菌作用;有150多种中药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有50多种中药对病毒有灭活抑制作用。国际中兽医学学会成立以来,年产中兽药提取物出口达到100多万吨,全国中兽药年产值达到50多亿元,近10年来增加了10倍。中兽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几千年的历史,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前中华民族已进入伟大的复兴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兽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本文就此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同仁参考。
1 当前中兽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中兽医药发展基础薄弱,人才培养建设不力
中兽医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兽医药传承不够,创新发展不力,国家支持发展力度小,投入少;中兽医药学被列为临床兽医学科之下的三级学科,教学时数约100多学时,教学经费短缺,中兽医药领域科学研究国家投入少之又少。全国农业高等院校中兽医药学的教师总共只有200人左右,中兽医学专业本科已有20年不招生,不培养科技人才,严重地影响到中兽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和人才建设。国家没有设立专职培养中兽医与中兽药技术人才的学校与专业,现在研究中兽药与生产中兽药产品的技术人员大多是由人医药学专业转移而来的。国家也没有设立专门研究中兽药技术的研究机构,唯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药研究所也改了名称,仅设有几个附属于个别研究所的中兽医药研究室,也因缺经费、缺人才、设备简陋而处于艰苦奋斗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中兽医药学科无力传承与创新,更谈不上发展。敬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不要让中兽医药事业断了薪火。
1.2 中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无序种植导致中药材质量低劣
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掠夺式地开采利用中药材资源,致使许多野生中药材资源受到人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严重破坏,使野生植物药材资源和动物药材资源日渐枯竭,中药材数量与质量下降。我国有高等植物约3万多种,居世界第3位,80%的中成药和大部分保健品原料均来自野生植物。目前我国生存的野生植物中有1 600多种受到威胁,其中有1 000多种处于濒危状态。我国有动物药物1 600多种,多年来由于人们大量的捕杀野生动物作为美食,已造成44%的野生动物种群呈下降与濒危状态。目前我国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种植400多种中药材,每年中药材产量约达300万吨。由于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多没有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市场化种植,多数是分散于药农一家一户种植,缺人才、缺技术、盲目引进品种,无序种植,不考虑适宜种植的地区,土壤与生态环境条件,又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杀虫剂等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不稳定,有效成分含量不达标,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等,使许多优质的中药材失去了原产地的优势,达不到“中药材好,中药产品才好”的目标要求。
1.3 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药材种植过程,药农为了防制病虫害与促生长,提早上市出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促生长剂、激素类药物与杀虫剂等。再加上土壤中污染的重金属超标,导致中药材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据有关药检所检测报告,从人参中检测到农药666与重金属污染;从黄芪、金银花、白术、麦冬、当归及党参中检测出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从西洋参、菊花、紫苑、薄荷及薏米中检测出有机氯DDT残留;从金银花中检测出敌敌畏与甲拌磷等。有的药农种植麦冬使用壮根灵农药,可使单产从300千克提高到1 000多千克;种植党参使用激素类农药,可使单产增加1倍。桔梗生长期为2~3年才能成药,很多地方1年就上市出售;甘草与大黄生长期为3年以上,有不少药农2年不到就上市出售等。由于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又不按生长期收获,结果严重地损害了中药材的质量与品质,进而威胁到生产的中成药产品的使用安全与防治效果。中药材从种植、生产、采集、初加工、保管储藏等技术落后,缺少技术人员的指导,国家统一药材收购质量标准与检测标准不完善、不统一,致使收购的中药材原料的质量与品质难以得到保证,这给中兽药生产企业增添了很大的风险,不利于中兽药生产企业成品药的生产与企业的发展。
1.4 药农掺假出售中药材非法牟取暴利
中兽药生产企业自行收购中药材,没有经药检部门检测,以低价买回劣质中药材。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发现有的药农在金银花中加入硫酸镁,可使10千克的金银花增重至40千克出售给中兽药生产企业。有的丹皮不刮皮,不抽心;白芍不去根部;板蓝根不去头部和根部;桃仁与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含有大量的壳;麦冬与莲子不去心等,以此来增加重量,多卖钱。有的用双氧水浸泡天麻进行漂白,有的用氧化铁水洗丹参进行染色,以次充好,提高出售价格,非法牟取暴利。中兽药生产企业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销售渠道,经药检部门检测合格后再购买,千万别受低价的诱导而受骗。
1.5 中兽药产品质量不稳定,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我国有中兽药生产企业1 313家,其中有660多家企业通过技术改选,实现了GMP生产,具有中药提取能力。全国中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值不断提升,销售额每年超过50多亿元,但由于中兽医药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继承中兽医药学传统不够,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中兽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被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导致中兽药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中兽药产品生产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定性与定量方法不完善,中药材分子鉴定与提纯技术、浓缩技术、超微粉技术、中药发酵技术以及质量标准的确定与检验检测技术的滞后,致使中兽药产品生产质量控制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加之大型龙头企业少,多数中兽药生产企业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加工粗糙、程序化与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工艺参数与参数的控制达不到客观要求,因而造成目前兽药市场上出售的中兽药产品品种多而杂,粗制滥造,质量不稳定,高科技含量低。同一个企业生产的中兽药产品不同生产批次的产品质量也不一样;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中兽药产品质量也存在较大差距。这样不仅影响到药品在兽医临床上的使用防治效果,还影响到中兽药生产企业的发展与名声。
1.6 中兽药产品组方混乱,剂型单一,同质化严重
有的中兽药生产企业,自己没有优势产品,缺人才、缺技术,不具备创新研发能力,就任意套用人医的中药配方或改变中兽药传统配方,大搞中西药混合制剂,并在中兽药配方中掺杂化学药物、上市出售。比如在黄芪多糖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大青叶注射液及鱼腥草注射液中添加氨基比林或安乃近或肾上腺素或其它抗生素等药品。将所谓的中西药物结合的复方制剂,用于治疗猪的高热综合征与呼吸道病综合征等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有的养猪场使用后,治疗当天病猪体温下降,但到第2天上午体温又上升,病情加重,死亡加快,死亡率升高,造成重大损失。中西药物混合组方或联合应用,一定要有科学依据,注意药物配伍,经受兽医临床实践的检验,不要盲目地任意生产中西药物混合制剂。目前,兽药市场上出售的中兽药产品除少量的注射剂之外,大多数产品均为散剂(粉剂)和颗粒剂等,用于拌料或饮水口服。广大养殖户认为中兽药产品剂型单一,同质化严重,粗制滥造,包装体积大,用药量过多,用量不好把握,适口性又差,运输保藏不方便等。中兽药生产企业应加大对中兽药产品的科技研发与创新力度,改进产品剂型,调整品种结构,避免同质化。在确保中兽药方剂协同作用与口感不同的前提下,研发新剂型,稳定产品质量,提高防治效果,又便于保藏与使用,这是广大养殖场(户)的期盼。
2 加强中兽医药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2.1 进一步完善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促进中兽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对中药的优势和在哪些地方能够发挥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为中兽药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规划。我们应按照《兽药管理条例》、《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农业部关于促进兽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中所提出的规定和要求,针对当前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结合畜牧业养殖模式的转变、生态健康养殖的兴起以及国家对动物疾病开展的净化工程等,尽快进一步完善中兽药生产质量统一的国家标准、科学定性与定量方法,全面推动我国中兽药产业健康高质量的发展,以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与人类的健康。
2.2 保护好中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
我国的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久远,但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国家要立法加大对中药材主要产区资源的监测与保护,严防人为地破坏中药材资源。同时建立中药材药种资源保护体系,促进优质中药材生态种植。结合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一批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与土壤适合种植何种中药材、什么时间种植、施用什么肥料、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管理、何时采集、如何进行初加工与保藏等都要全面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标准与要求实施。生态种植中实现同类品种集合式种植,控制好种植环境,重视生产技术与种植过程的跟踪管理及药材生产过程的监测,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与促生长剂等。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应实行标准化、规范化、道地化、良种化与市场化生产管理,可采取“企业+合作社+农药户”或企业自建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等形式实施生产。只有从中药材产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源头抓起,全面提升中药材的品质与质量,才能真正确保“中药材好,中兽药才好”。
2.3 加快中兽药现代化的进程
目前,我国中兽药现代化首先要解决好对于来源复杂、成分复杂、功能作用复杂、生产复杂的中兽药产品建立国家统一的产品质量控制、生产、药理、药效、安全性与临床防治效果的科学评价标准。应用现代中药基因工程技术、中药发酵工程技术、中药细胞工程技术等对中药活性成分鉴定、筛选、提取与纯化、过滤以及浓缩技术、超微粉技术和生产质量控制技术(如中兽药指纹图谱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高特异性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序列特异扩增技术等)等现代医药学生物技术用于中兽药产品的研发。重点是应用现代医药学生物科学技术与现代医药学仪器分析技术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开展中兽药的药理、毒理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药效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志物的寻找,以证实中兽药产生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点使其活性成分的有效性、安全性得到客观、直接的确认。目前,在利用现代医药学生物工程技术从植物与海洋生物中发现新的中药材之外,还利用富硒技术、中药发酵技术、脂质体技术改造传统的中药材或改造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方面取得成果,比如中药多糖硫酸化、多糖硒化,已有芪霍散和茯苓多糖散等产品上市。随着现代医药学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中兽药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2.4 中兽药产品药物组方要不断创新
中兽药产品药物组方与配伍要严格按照中兽药学和中兽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体系的要求,选用生物活性明确、药效好、安全性高、防治效果确切,结合动物生理特点与使用目的选择药物组方,经精细加工后用于兽医临床与生产实践。各种中药一定要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方,各种中药配伍关系归纳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就是中药配伍的辨证关系。用于生产中兽药制剂的原料以中草药为主,遵照中药配伍原则进行组方生产。如果搞中西药联合组方必须要保证中西药具有药效协同作用、药剂互补作用和毒性互制作用。这样的药物制剂才安全实用,才能发挥中西药物联合使用的优势互补,产生更大的药效与协同作用,进而提高药物防治的临床效果。比如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的许多中兽药制剂(包括注射剂、粉剂、颗粒剂等)与细胞因子制剂(如动物用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高免球蛋白、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MHC-Ⅱ类分子等)或与抗菌生物兽药(如抗菌肽、溶菌酶、细菌素、植物内生菌等)等联合使用(可混合注射或混合口服)已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2.5 加强中兽药生产工艺创新和产品新剂型的研发
用于动物的中兽药产品不仅要质量可靠,安全性高,效果确切,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不出现药物残留,便于运输保藏,价格合理,还应使用方便。目前随着制药工业现代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中兽药生产工艺与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多功能提取浓缩、离心分离、液液萃取、超声提取法、膜分离技术、半仿生提取法、超微粉碎技术、微囊技术、脂质体技术、一步制粒法及喷雾干燥技术等已逐步被用于中兽药产品生产之中。中兽药生产企业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现代化与自动化的水平,才能稳步提升中兽药产品质量,加快企业生产工艺的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规模化与生态养殖的发展,中兽药生产企业要根据当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况与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研究开发中兽药产品新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可溶性粉剂、缓释剂、微型球囊剂、涂擦剂和喷洒剂等。给动物使用提供更为方便有效的给药途径,这样不仅有利于生产与使用又不浪费药物,而且能充分发挥药物最佳最快的作用效果,进而可提高药物防治动物疾病的临床效果。近几年来,有不少中兽药生产企业已研发了“超微粉剂”、“可溶性粉剂”及“透皮吸收剂”等新型中兽药剂型并投放市场,因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养殖场(户)的好评。
2.6 重视海洋中兽药产品的开发
目前,我国在海洋生物中已发现有海洋中药(Mar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700多种。这些生物资源中,珊瑚、海绵、贝类和藻类等具有众多的特异代谢产物,如脂质、糖类、苷类、氨基酸类、多肽类、酶类、萜类、甾醇类、固醇类、非肽含氮类及醚类等化合物,这些天然产物资源是开发中兽药及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使其在高盐、高压、缺氧的生存环境与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其存在的空间,形成了一些结构独特而药理作用明显的海洋生物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抗氧化、抗应激、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可用于人类和动物的保健预防与疾病治疗。我们可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新型生物反应器等现代技术,对海洋生物的复杂结构进行分析、提取、纯化;对其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保存;对其活性物质的合成、培养技术、纯化技术与剂型等进行研究,最终研发出新型的海洋中兽药制剂产品投放市场,其研发前景十分宽广,市场潜力巨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2.7 加强中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发
中兽药饲料添加剂是中兽医药学、动物营养学与畜牧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兼有营养和药用双重作用,除具有杀灭细菌、抑制病毒、驱除寄生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之外,还能促进动物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同时又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不易形成耐药性、不产生药物残留等特点。目前已发现天然的中草药提取物中含有70多种化学成分的活性物质,其化学成分中一般都含有蛋白质、糖类、氨基酸、脂肪、淀粉、维生素、各种酶类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均可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使用。比如麦芽、山楂、陈皮、青皮、木香、神曲、枳实、黄芪、当归、艾叶、黄连、金银花、穿心莲、益母草、红花、三七、贯众、使君子等中药,用于制作增食剂、催肥剂、催乳剂、催情剂及驱虫剂等,在养殖生产中使用已收到良好的实用效果,显示出在畜牧业生产中使用中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优势,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运用现代中兽医药学、动物营养学与免疫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从动物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利用途径、免疫调节机理和激素分泌调控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其如何调节动物机体内平衡、改善肠道微循环和微生物区系以及免疫反应和体内其它生理生化反应等,致使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得到科学、合理、高效、经济的开发利用。
2.8 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开展中兽药的研究与开发
2.8.1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药用植物的基因库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提取中药材的mRNA、构建cDNA文库进行分析、筛选出有用的蛋白基因,进而进行克隆这些基因,建立中国自己的植物基因贮备。同时对这些药物进行遗传分子标记,找出药用植物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分子基础。对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道地性与非道地性进行遗传学研究,阐明其道地性的规律,建立完善的道地性评价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天然药物化学指标体系。在分子水平上建立DNA文库,于低温条件下保存药用植物的基因,即使在某些药用植物灭绝时,其基因也可以得到保存与利用。
2.8.2 开展药用植物代谢途径基因工程的研究 应用酶分析技术,结合同位素示踪方法进行有关植物代谢途径基因工程研究,搞清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找出形成活性成分的关键酶,确定其基因结构,再进行克隆表达或基因重组以提高酶的活性,快速合成所需活性成分;或者用反义技术控制某一代谢途径上的关键活性,以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因此,开展对名贵中药材有关代谢途径的基因工程研究必将成为获取名贵中药材活性成分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中药材活性成分含量的有效手段。
2.8.3 开展中药材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 我国中药材的种类和品种众多,但也混杂有伪劣品种。如何确定中药材品质的优势,保证使用药物的安全有效性,目前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现代仪器分析对动物与植物类中药材质量进行科学的鉴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用色谱技术(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光谱法(紫外、红外、黄光、原子吸收、核磁共振、质谱、X射线、衍射法等)及波谱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DNA指纹图谱技术、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限制性生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mRNA差异显示技术、微卫星DNA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及DNA直接测序技术等),开展对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以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与有害物质的有无等进行深入研究和鉴定。这直接关系到中药产品的质量与临床防治效果的好坏,这也是目前中兽药制剂研究与开发的重点方向。
2.9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中兽药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讲话中指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遵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精神,中兽药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要以中兽药生产企业为主体,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之路,推动中兽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企业要与人才齐备、科研实力雄厚的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强强联合,打破部门界限,把产、学、研、用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国家或地区多层次企业主导的中兽药科技创新体系,创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新平台。中兽药生产企业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管理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当前国家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现实状况,针对市场需求,选择创新研发项目,集中优势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各方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设备优势、资金优势等,积极开展新产品攻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新的优势产品,着力培养企业新的增长点。在中兽药产品创新研发中兽药企业一定要有新思路与新举措,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新突破与新发展,才能研发出国家一类新的中兽药产品。在中兽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砥砺前进,可为行业、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2.10 企业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中兽药企业要有自身的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使用与建设规划,根据企业发展与生产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科技人才,引进高科技人才,招聘特殊科技人才,建设一支能够承担企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较强的科技人才队伍。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与企业走向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企业的领导者要坚定地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拘一格降人才”。要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研发平台并使用好科技人才,要制订有力的管理制度留住科技人才。中兽药产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就在于是否有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人才团队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中兽药产业发展的永久动力与生命线。只有这样的中兽药生产企业才能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勇立潮头,才能实现中兽药产业的现代化、产业化,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3 结束语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习近平主席的指示是针对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而讲的,完全适用于当前我国中兽医药发展的现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我国的中兽医药学科和中兽药产业一定要坚持传承,努力创新。中兽医药的传承是为了保持中兽医药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没有中兽医药的传承就不能正本清源。中兽医药的创新是为了提升中兽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与产业化,没有创新中兽医药就不能与时俱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没有守正,创新就失去了根基;没有创新,中兽医药的传承也会失去未来。只有传承中兽医药的精华才能真正守正,创新中兽医药一定要在尊重中兽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上,赋能予现代科学技术,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中兽医药学与中兽医药产业现代化在当前国家“双循环”的黄金时期高质量高速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