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2021-11-28董永泉
董永泉
(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营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滨州 256623)
0.引言
水稻是我国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绿色种植成为我国当前农业背景下的主要理念之一。绿色无公害的水稻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但可以提高水稻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更好地为水稻产业创造经济价值,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中存在问题
1.1 种植环境存在问题
(1)种植环境存在问题,因为水稻的成长需要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下,这样才能够提高产量和质量,但是实际上很多水稻种植过程中往往受到周边环境的污染,这也是由于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样就会致使水稻成长的环境遭到破坏,难以确保其产量和质量。(2)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处理,致使工业生产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这只会制约我国农业水稻种植行业发展,生产出的稻米难以达到质优味美,也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无公害粮食的需求。
1.2 化肥使用与选择问题
化肥的使用与选择是否正确也关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调查数据显示很多种植户在实际水稻栽培过程中化肥的使用往往并不科学,没有结合水稻的品种或者是实际需求去科学的施加化肥,这样就会因化肥使用不科学而致使水稻生长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降低产量。同时也没有正确的去选择化肥,这样就会造成水土养分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对于水稻本身成长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因化肥选择不当,而加大土壤理化性状变坏,严重的还会致使水稻死亡,难以达到提高绿色无公害水稻产量的目的。这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难以保障民生稳定发展,久而久之,就会致使水稻种植行业综合市场竞争力被削弱。
1.3 水稻品种方面问题
现如今,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对于我国水稻种植行业也带来了挑战,而由于不同稻种种植需要注重的因素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应结合水稻实际状况以及当地气候水土等因素,科学的区域选择品种去种植。但是实际上由于我国水稻品种相对来讲比较多,种植人员在前期选择稻种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地的气候或者是土质的因素去考虑,这样就会致使稻苗在成长期间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样不仅不能够提高其存活率,也会加大虫害的发生概率,对水稻产量和质量无疑是不利的。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水稻种植密度往往也不够,简单来讲就是没有达到最基本的亩茎数,这样密度不合理也不利于稻种的成长,反而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达不到理想的产量,这对于我国农业种植户来讲无疑是不利的。
1.4 农药使用不够科学
农药作为防止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手段,在绿色无公害水稻实际种植过程中,作业人员也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以此来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首先,实际上很多种植户在使用农药过程中由于使用方式不够科学,不仅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加大病虫害的防治难度系数,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同时也会致使水稻产量下降。其次,由于农药使用不合理,也会致使土质质量受到影响,不能够达到无公害防治的目标,对于我国农业种植户来讲无疑是不利的。
2.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2.1 重视水稻种子品种的选择
保证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执行标准开展工作。优质的水稻种子不仅生长时期较为平衡,抗虫害的能力也相对较强[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种植优质水稻种子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提升水稻的农业价值。优质水稻种子外在表现为色泽较好,颗粒均匀饱满,出牙率高,在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种植人员可以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晾晒,不但可以减少种子中存在的水分,还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种植人员在进行晾晒工作时要注意定时翻动种子,保证种子晾晒的更加均匀,从而在外部条件上对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2 做好秧苗培育
(1)保证好种植密度和场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选择适合的种植土壤,保证良好的光照条件。(2)要注重水资源的距离,在水稻种植初期就要对秧苗进行病虫害防治。种植水稻秧苗的密度不宜过高,但也不应过低,密度过高过旺容易产生倒伏现象。(3)严格按照水稻的生长时期进行播种。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秧苗进行施肥工作,将秧苗转移前也要使用适当的肥料,真正促进水稻后期良好生长[2]。
2.3 完善水稻的栽培技术
水稻栽培技术指的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采取的田间种植管理技术。为了保证水稻的高产丰产,对于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情况,种植人员都要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处理,不同的水稻品种所采取的种植方式是不同的,大田种植时,行距和墩距的大小所形成的大田密度以及如何控制分蘖的数量等都需要种植人员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进行操作,才能够保证水稻可以得到最高的产量。同时插秧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环境条件、水稻品种以及适应当地气候的插秧方式,可以帮助水稻尽早分蘖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3]。
2.4 进一步保证施肥和灌溉
施肥和灌溉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稻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灌溉对产量进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想要保证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无公害,一定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水稻进行更好的管理。施肥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针对绿色无公害水稻的栽培来说,想要保证水稻的质量安全,工作人员应该增加有机肥料的合理使用,肥料的使用是确保水稻绿色无公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针对绿色环保肥料发布了相关的规定,因此种植人员在进行种植时,可适当调配肥料的配比,避免使用有害的化肥,尽可能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肥的使用比例。
2.5 加大病虫害防治的力度
(1)从农业上入手,种植人员要注重稻田中杂草的清理工作,细化种植过程,减少害虫的生存环境,从根源上减少害虫存活数量。与此同时,对稻田采用合理的灌溉措施,也能够减小虫卵的孵化几率,降低虫源基数,减少病虫的危害。(2)通过物理手段,要根据各种害虫的生理特点,采用各种物理工具,对害虫进行诱捕和处理。这样的防治手段对水稻的生长没有产生影响,只针对害虫进行防治,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3)采用化学防治的手段,对于化学防治手段一定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注意化学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相关污染。
2.6 要注重增施有机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关乎人类发展,所以要想切合实际的提高水稻产量,必须要合理的运用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展开水稻种植。首先,种植人员应提高自身科学种植技术水平,科学合理地使用绿色无公害有机肥来对水稻进行施肥处理,这样可以保障秧苗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利用秸秆还田的方式进一步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这也有助于水稻秧苗健康成长,也可以降低农药对周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进而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其次,为了达到绿色环保,种植人员也要积极与信誉良好的厂家进行合作,进一步把好自身所使用的化肥质量关,这都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水稻产量,以及满足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水稻的需求,促进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3.结语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较多,为了确保水稻更好的生长,种植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展开种植,并运用先进的栽培关键技术来促进水稻快速成长,这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水稻的需求,也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稳固增长,最重要的是可以保障民生的稳定性,只有提高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平,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高效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