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2021-11-28冯少玲

品牌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文/冯少玲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理工科类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技巧和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然而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却是数学教育研究者永恒的研究课题,是一代又一代的数学教师不断摸索与探究的重要难题。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抽象的理论和过于复杂的计算,使得教师和学生共处的每一节课都充满了“硝烟”,时常有教师抱怨已经讲过N遍还有学生不理解,时常也有学生抱怨每节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不知老师所云……诸如此类的“矛盾冲突”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着,数学课程改革虽已探索多年,但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仍需不断地摸索与探究。

一、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方式分为: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分数线为各省的专科层次提档线,大部分学生分数低于350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和综合评价(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四种方式。无论以何种方式入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数学成绩则更差,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下。甚至近40%的学生抵触学习数学,学生的理由为:中学阶段数学就学不会,大学更不可能学会数学,学生从心理上恐惧或是排斥数学课程,对学习数学建起了心理防线。

(二)教师层面

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数学课程普遍面临着课时数少而内容多的巨大挑战,然而多数教师并没有因形势的改变而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一如既往地追求数学知识的理论性及系统性,忽略了学生的接收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教学方法上,多数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静听记笔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主体地位。教学目的上,主要强调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知识供给和学生的需求严重脱节,就导致了现在的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所处的“鸡肋”地位和不断边缘化的现象。

二、教学改革措施

通过深入分析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更要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静听记笔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应用为导向,由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堂模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知识理论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理念

高职数学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静听记笔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任务引领,教师协助,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主动自学、查阅学习资料或是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任务设置时应注重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的应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成果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是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1]。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注重小组讨论,部分章节可以尝试“翻转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进一步地探索,在不断地摸索中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注重与专业、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巧妙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强化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的应用,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以致用”,领会数学思想的实质。

例如在常微分方程部分,我们利用侦探片中常出现的法医鉴定被害人遇害时间的镜头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测法医的鉴定依据,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不断地提出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或是小组讨论、请教老师来解决问题,最终建立数学模型。整个环节的学习,学生们都非常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良好。通过案例导入—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变“被动学习课堂”为学生“主动学习课堂”。

(二)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比较难懂,各模块教学中采用“应用实例引入—概念、原理剖析—解决问题—案例拓展”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精心设置的导入和任务,有助于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案例拓展是进一步深化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关键。例如在常微分方程部分,当学生兴致勃勃地完成数学模型后,本节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已达到要求,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同时为下一步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选拔参赛人员,在课程最后进行案例拓展,探讨研究人口增长模型和传染病模型,与现阶段放开的二胎、三胎政策及肆虐全球的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等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从实际问题着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模式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任务引领,由学生主动完成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引领和协助作用。

(三)教学内容

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大幅度地整合教学内容,以应用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分专业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和教学内容。削减繁琐的理论和原理,着重介绍对后续专业学习有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技巧,整合出针对各专业需求的“必需、够用”的课程教学内容。

1.趣味化

从课程思政着手,把党史、数学史等数学文化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课堂,介绍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介绍一些数学文化故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科学家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利用算盘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计算成功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利用数学实验讲解一些更贴近生活,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实例,如:制定一套贷款购房还款方案等。将枯燥的数学课程变成生动有趣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欣赏到数学之美和数学之奇[2]。

2.教学内容模块化

数学知识面广,应用于各个领域,而数学内容本身又具有抽象性,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数学思维,并借助数学思维去思考,需要系统梳理教学内容,按模块制定教学任务。数学课程不仅在于传授基本知识及理论,更在于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思维运用之美。

(四)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是检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必要环节,是检查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考核方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只是考教材上或是课堂上讲授过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就不会主动去查阅其他辅导资料或是做练习,甚至会造成平时不复习,考前搞突击背笔记,临时抱佛脚现象。要想做好教学课程改革就必须配备好的考核方式,以考促教,以教改考,只有考、教合理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数学课程考试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闭卷理论考核(60%),考试内容为基础计算和基本应用,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点,在平时教师授课和学生作业中都有类似的题型。第二部分为平时成绩(40%),考核内容包括:作业完成情况(10%),小组讨论成果(20%),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即思维导图(10%)。第二部分的考查有助于监督学生的平时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趣味化和模块化、考核要求的明确化,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考核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后续专业课学习中数学知识应用和计算能力也明显提升。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面临着更高、更强的挑战,教师必须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