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及实践路径研究
2021-11-28张慧敏
文/张慧敏
(陕西亿海石化有限公司)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石化行业的进一步规制,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加之高新科技的高速发展,石化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愈发复杂,传统的财务运营体系与新兴业务的发展需求不相匹配,财务管理无法满足业务活动的现实要求,两者脱节问题十分凸显。
业财融合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其指的是业务工作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将财务工作从传统的核算与监督中剥离出来,扩展业务流程,根据企业发展目标与业务需求将工作进一步延伸,从而实现财务作用最大化,有效配置资源,对内部进行精益化管理与控制[1]。
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会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其可以全面推动财务工作由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因此,业财融合过程应用管理会计思想、方法与管理工具极为关键。当前企业在管理会计的价值发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体现管理会计的实质价值。
为促进企业的稳固可持续性发展,以业财融合理论为视角探究管理会计的应用价值及如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所在
(一)充分融合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运作体系
业财融合理念要求财务根据业务流程控制每个环节的业务成本,而业务与财务的目标差异也限制了二者的相互支持,因此建立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提升运营质量[2]。此外,传统的经营模式对目标设置不明确,财务与业务目标分散,双方员工难以在同一维度建立有效沟通,导致工作衔接不足,而业财融合即是为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提供交流平台,让其可以通过沟通建立统一目标,整合最新财会数据,运用一系列指标评估经济活动与预期之间是否存在偏差,让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偏差与风险,为其纠正偏差的活动予以支持,同时让企业着眼点始终放在业务端,通过统一目标指导风险防范,降低企业风险,维持企业平稳发展。
(二)优化管理配置,实现效益配产配成本
笔者所在公司,将“投资、产量、成本、效益”捆绑为一体,探究“储量对应产量、投资对应成本、开发对应节约、规模对应效益、短效对应长效”五大紧密联系的业务运营模式,积极构建了“全人员、全流程、全要素、全成本”的经济管理体系,对其中尤为重要的投资、产出量、成本、实际效益予以动态性的监管,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和财务效益最大化。从石油产品制作这一业务模块来看,基于业财融合理念开展会计管理,需要明确工作核心为产出效益油,根据市场油价变动情况,构建科学的经济产量弹性机制,做到“以效定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以此实现的产量——业务量——工作量——价值量的高度匹配,将单井效益评价演变为日常,让分公司建立一体化工作模式,将经营、油藏、开发与公关等工作高度统一。同时计算单井效益评价数据,从低成本、高收益、盈亏平衡三个视角,计算效益产量,再根据效益油井所属的采油单位回配,弹性地去进行配产,保证企业效益,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石油产品制作,可以拓展并延伸经营管理方向,促使开发生产转变为效益管理,此即为业财有机融合。
(三)推动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有效衔接及转型发展
传统经营模式中,业务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分属不同部门,根据自身学习的不同专业知识,完成不同的工作,导致管理人才的思想受到限制,无法开阔眼界。而业财融合则是将业务管理人才和财务管理人才相结合,让财务部门人员参与到业务管理工作中,从而对企业生产、销售等活动进行审核与指导,一方面可以使业务管理人员操作行为更为规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能力与效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核算多为最终环节,企业对业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知识培训,可以让业务实施的每个环节均有财务的管理与统筹,达到成本控制目的,让企业能够以小博大。
二、业财融合下民营企业管理会计的价值驱动困境
(一)管理会计的服务实效性较低
目前民营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联动效率低是客观存在的事实[3]。加之,大部分企业往往习惯性地将财务与管理工作独立运作,致使管理会计工作中无法同时获取到相关信息,造成管理控制决策的分析与制定迟滞,进而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要求,且同时降低了管理会计岗位的开设价值。
(二)企业管理层对应用管理会计的创新意识不足
化工企业本质为加工类企业,产品的加工与运营是企业的关键环节,然而多数企业一味追求利益,要求提高产品加工质量与运营速度,忽视了会计管理工作的建设,使管理会计的培育与发展受限,导致管理会计工作进程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明显断层,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尽管少数企业理解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将会计管理部门独立出来以保证企业财务纯洁性,但其反而会使得会计管理部门被边缘化、独立化[4],难以接触到最新的政策条例与市场变化,会计管理模式无法同步更新,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无法辅助企业市场业务经济效益最大化开展。
三、业财融合下石化企业管理会计发挥增值作用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业务运作流程,加强部门协作
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运作的关键点在于优化业务的操作流程及清晰界定岗位职责。
(1)优化业务流程。同样以石油业务为例,当前业务流程之中的调研阶段,要求管理会计提升切实性,即实际走入基层加油站、财务部门、运营部门、批发中心、零管中心、采购中心等进行现场调研,明确财务、运营、采购、销售模式,梳理企业业务流程,调研时,通过询问各岗位成员,收集岗位信息和职责,整理业务基础数据,为整体流程设计奠定基础。
(2)加强部门协作。部门之间因利益冲突阻碍业务流程优化进程极为常见,此时需要高层领导介入,通过协调人员矛盾,召集专题讨论会,分析冲突原因与解决办法。此时,管理会计即可使用财务整理的业务数据信息,通过对比实际业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敏锐把握企业异常动态,让企业在决策时将重点集中于业务端。同时,以业财融合理念为视角,组建全方位监控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情况的“质控团队”,旨在为企业的决策管理提供具有有效参考价值的依据及支持,而企业也可以通过宏观管控确保管理会计工作与业务端相连,提高管理会计工作效率,让民营企业在管理会计的驱动下可以更稳定地发展。
(3)整合数据,加强业务与财务间信息沟通。从战略目标的实践要求来说,业财融合的效率及有效性需以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有效信息沟通为支撑[5]。企业可利用ERP系统收集碎片化的数据信息,将其整合后处理业务与财务的数据。另外,考虑到部门独立性问题,为避免其陷入“信息孤岛”,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极为必要。
例如,落实费用项目根据发生资源动因,对其进行分类归集,以此明确项目费用是否发生实质,从而满足财务分析的需求,为管理制定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持。再例如管线堵漏业务,其需要设计管线堵漏模板。那么对此,首先可将财务信息的填报内容设置为管理堵漏业务,这样会计后期核算时可以直接了解核算科目内容。其次,建立模板以填写附属信息,包括施工单位、时间、井号、管线、管线穿孔原因等信息,按照标准输入格式来填写,便于数据分析,可以随时掌握费用运行动态,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以科学控制成本。
(二)加强全方位的营运体系管理
常规管理中,大部分企业通常是先衡量各项运营活动产生的成本和实际价值,再开展对应的财务管理活动。针对财务人员通过详细的数据记录制定对应的参数指标,管理人员则收集运营环节的数据信息,将之与标准进行核对,借此不断调整经营模式。
现金、账款、货品存储量等组成了现阶段企业的资金流动体系,其中现金管理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模式,也影响企业各项运营环节的效率与阶段性目标的建设。在利用现金资源时,正确对比投入与产出金额,才可最大化地提高现金效用。企业的发展模式则决定了货品存储量的大小,例如库存式生产、订单式生产两种不同的生产营销模式,其直接可对货品存储量产生影响,不同模式下企业的存货量差异较大。此外,货品的存储量也会受到存储模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及时型的订单式生产模式可提高资金的适用效率,以现金流的流动化经营降低库存,降低生产经营风险。那么,企业在拟定上述各类型营运体系的管理策略时,均可利用业财融合理念,让管理会计全面参与进来,通过财务与业务的融合,实现合理且科学的企业运营模式,推动企业创造自身价值。
例如产业链的创新管理,对产业链形式进行创新,从横纵方向进行扩展与延伸,可以促进开采、炼化、销售有机融合,与同行业企业联合或合并经营即是产业链创新的一种形式,其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效控制成本,实现企业效益丰收。产业链的创新也带动产品与生产工艺的创新,从市场局限中跳出来,生产新兴产品,获取和发挥竞争优势,同时新工艺也可以降低生产能耗,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这也是应对“十四五”规划大考的关键措施。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及健全配套机制
首先,企业应当积极培养兼具财务工作及业务活动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其一,从学习平台的构建出发,以多种方式建立业财融合平台,企业可从内部选拔讲师团或外聘行业专家开展知识讲座,课程内容根据业财融合需求而设立和制定,如财务人员需要学习流程管理、项目开发、项目管理等内容;业务人员则主要学习会计、税法等财务专业的基本知识。
其二,重视财务岗位骨干人员的培养,尽可能使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业务经营过程中,以此更切实地融入业务各环节,最终达到培养业务、财务能力双精的业财融合型专业人才的目的。
其次应当注意,业财融合切记不可“口号喊得震天响”或是开展运动式的阶段性倡导活动,应当建立起配套的、完善的、具有长效性的激励机制,包括外部层面及企业层面双重激励机制。其中外部层面的激励机制,如由政府部门牵头设计职业资格证考试,业财融合相关人才均可参与以获得职业资格认定。企业层面的激励机制,则是不断完善优化企业内部的考核体系,将员工个人参与业财融合工作的成果与考核指标挂钩,对表现出色的员工,除认可其个人价值之外再将其扩大化,为其拟定职业晋升通道,激励其进步。但切忌“画大饼”,应根据员工能力水平、个人状况等等多方面要素而合理规划。
(四)明确业财融合理念下管理会计的应用原则
第一,实时有效原则。石化企业的经营理念、公司规模、经营项目是管理方式与管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企业需要践行实时性原则,即时了解政策变化,如“十四五”规划下的企业要求,同时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切实应用管理会计经验与工具,做好业财融合工作,才能确保运营工作高效化、安全化和科学化。第二,法治为本原则。民营企业业务活动的种类较多,涵盖生产制造、销售、供应等,管理会计提前对各种业务活动进行规划,可以规避风险,提高效率。但在进行业务规划时,需要秉持法治为本原则,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人文理念效益、社会责任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效益,以绿色、可持续理念为核心导向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如此方可确保管理会计工作高效与优质。第三,发展导向原则。实施管理会计的核心导向主要是辅助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提高经营效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这就要求管理会计遵循发展性原则,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把握,一方面关注企业战略目标、资产结构、资金储备等内部环境,另一方面关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市场变化等外部环境,紧跟时事动态,有效紧抓企业的经营动态及一系列业务活动的开展状况,以保障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全面性。
四、结语
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价值不言而喻,企业管理人员应更新意识,优化业务的处理流程,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性,以保障业务与财务工作的合理衔接、顺畅开展;加强业务、财务各模块的营运体系管理,最大化促进效益提升;企业应加强培养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并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以促进财务人员转型。此外,企业还应结合自身特点,明确业财融合背景下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原则及战略目标等。如此,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背景下,为企业稳固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