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品牌的发展与提升策略探析
——以云南省红色旅游为例
2021-11-28周锐陈阳
文/周锐 陈阳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成为“三农”的工作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也提出要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云南具有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且大多分布在乡村地带,打造云南特色红色旅游品牌,讲好云南红色革命故事,促进云南红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搞活乡村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云南红色旅游品牌打造的意义
(一)政治意义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护国路、威信扎西会议旧址、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烈士墓等。云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承革命文化是红色旅游品牌打造的首要目标,革命文化蕴含的革命故事、英雄人物、革命精神是红色旅游具有吸引力的根本原因。通过打造云南特色红色旅游品牌,首先有利于讲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革命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无私奉献、为人民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利用红色旅游对游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其能够充分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并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的执政之基。其次,构建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的乡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对当地村民进行红色文化的熏陶,提高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当地村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激励广大人民为实现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二)经济意义
云南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乡村地区,这是由于当时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革命活动经常发生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云南禄劝县皎平渡口、寻甸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元谋红军横渡金沙江渡口、威信扎西会议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云南乡村地区。旅游业联动性极强,是集吃、住、行、娱为一体的产业,打造云南特色红色旅游品牌,可以同时带动云南农村地区交通、住宿、餐饮的发展,改善云南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社会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特色红色旅游品牌,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瞻仰人民英雄的场所,将革命英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通过旅游的方式传输给人民,传承红色基因,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加强人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红色旅游中,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乡村地区的社会面貌,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乡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二、云南红色旅游品牌打造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品牌知名度低
云南省是旅游大省,以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民族特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打造了“七彩云南”的旅游名片,旅游业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云南省共有革命遗址2265个,在云南省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但数量差距较大,分布不均匀。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云南省积极组织开展革命遗址保护工作,传承红色历史文化,提高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相比于云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特色旅游,云南省的红色旅游产业起步较晚,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低,产业体系不成熟,没有形成知名度较高的云南红色旅游品牌。
(二)红色旅游景区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云南主要红色旅游景点仍以传统的文字图片介绍、革命物品展览、导游介绍为主,相当多的红色旅游景区没有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内涵,采取单一的门票售卖、游客参观的模式,红色文化衍生产品少,没有融入当地乡村特色,尚未形成成熟的红色旅游产业链,难以形成长效的盈利模式。许多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内容雷同,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大部分地区都以导游讲解为主,缺乏现代技术的运用,难以生动活泼地展现红色文化内容,游客的红色旅游体验性和参与感不足,导致旅游的欲望降低,不利于红色景点所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云南陆军讲武堂、卢汉公馆等多以革命物品呈现、导游讲解为主,显得红色旅游景点枯燥和单调,难以引人入胜。
(三)红色旅游景区服务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
云南革命遗址众多,但大多数分布在云南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交通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云南省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云南众多红色旅游景点,除知名度较高的红色旅游景区以外,例如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旧址、滇西抗战纪念馆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外,大部分革命遗址散落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大多数交通不发达,多数只能采取自驾方式才能直达,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住宿环境差,休闲娱乐设施落后,红色文艺演出少,景区接待能力弱,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制约云南特色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例如,禄劝县皎平渡是金沙江渡口之一,当年3万余红军在此抢渡金沙江,取得了决定意义的胜利。皎平渡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国务院在2005年将皎平渡审定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点及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但是禄劝县位于昆明周边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地理条件不好,受到交通路线的制约,皎平渡的红色旅游品牌打造受到严重影响。红色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落后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制约云南省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从而影响革命遗址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红色旅游景区革命遗址损毁严重,制约红色品牌的提升
云南拥有2265处革命遗址,大多数革命遗址由于没有开发利用,未得到较好的保护。“在云南省革命遗址中,列入保护等级的仅有573处,且多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主,等级较低,其中完全损毁的革命遗址多达1164个,剩余的革命遗址大多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损坏状态”。例如云南元谋龙街金沙江渡口,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于龙街渡口掩护红军主力从禄劝县皎平渡顺利渡江,谱写了“巧渡金沙江”的著名战例。云南元谋龙街渡口仍有遗留的红军宣传标语,但是红军沿江走过的25公里古释道受自然天气影响,存在坍塌损毁的情况。当年遗留的红军标语受到金沙江江水的威胁,急需搬迁复原。红色旅游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和发展实践的见证,具有重要的价值,要推动云南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修复。
(五)红色旅游景区缺乏专业队伍,缺乏精准的营销宣传策略
红色旅游资源相比于其他旅游景观来说,蕴含了丰富的革命文化内涵,对于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云南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散落在各个经济不发达地区,工作人员多为本地人,学历大部分处于本科以下,业务水平与文化素质较低,不能深入挖掘革命遗址所蕴含的革命文化内涵,在对红色资源进行解说时,存在讲解片面和不专业的问题,严重降低了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的满意度,乡村地区艰苦的工作条件也难以引入高素质从业人员,因而制约云南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由于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的领导,红色景区制定的营销和宣传政策也浮于表面,宣传不到位,营销水平低下,很多景点仅靠景区公众号或者政府旅游官网进行宣传,网络技术手段运用不到位,宣传力度低,没有打开社会知名度。无论是威信扎西会议纪念馆、陆军讲武堂等知名景区,还是其他知名度较低的景区都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队伍,响应国家政策,透析红色文件,完善宣传策略,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把红色景点蕴含的革命文化传递给旅游者,充分发挥人才创造性。
三、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以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红色文化资源大多数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红色旅游热潮的推动下,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特色红色旅游品牌,要以红色为引、多项融合、彰显特色、保护开发、人才引领、技术创新为原则,加强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挖掘,完善农村地区的产业体系,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构建红色旅游新品牌
云南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打造了“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旅游品牌,但却没有知名度很高的红色旅游品牌。
云南拥有2265处革命遗址,数量居全国前十位,但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却不够,没有充分利用云南红色旅游资源。云南应该按照有序推进、重点突出的开发原则,把“红色乌蒙,边陲英迹”作为云南红色旅游发展的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在不断加强“滇东北乌蒙高原红色旅游片区”和“滇中红色旅游片区”两大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同时,充分对其他知名度较低的革命遗址进行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提高云南省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构建红色旅游的全新品牌体验。
(二)整合地区旅游资源,创新红色旅游模式
云南现有的红色旅游大部分仍然属于传统观光型旅游景区,旅游模式单一,没有突出地区特色。云南省是旅游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打造云南特色红色旅游品牌,应整合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等优势资源,融合红色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打造以红色为主线,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融合其中的新型旅游模式,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红绿旅游模式”和“红古旅游模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红绿旅游模式”结合当地自然风光,以红色吸引游客,以绿色辅助红色,“红古旅游模式”结合乡村当地的民族风情、古城古镇、历史建筑,可以丰富红色旅游景点的参观内容,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例如红色旅游资源与景观相结合的红色基地,以美丽宜人的自然山水为依托,生动地展现红色景点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品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云南昆明聂耳墓与聂耳陈列室位于风景美丽的西山,让游客在参观聂耳墓、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时,领略西山的自然之美。云南有的革命遗址分布在民族风情集中的地方,例如红军长征过曲靖纪念园就是彝族文化集中的地方,红色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相结合,可以在传承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让游客体验到云南特有的民族风情文化。云南当地要根据各地的旅游资源来进行整合,突破单一的红色旅游景点参观的模式,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红色旅游模式,形成云南省红色旅游开发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型发展局面。
(三)完善红色旅游景区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红色旅游资源大部分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不完善的景区服务体系和落后的基础设施会降低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成为制约云南省红色旅游品牌打造的瓶颈。首先,在完善景区服务体系时,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打造休闲、住宿、娱乐、饮食多元化的产业链,衍生出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的产业链及产品,带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休闲娱乐方面,可以打造和推出民族风情与红色演出相结合的表演活动,在住宿方面参照大理、丽江古城的特色民宿,打造红色驿站等特色住宿环境,在饮食方面,通过当地的特色美食或者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展现“红色元素”,提高各方面服务水平,完善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游客的服务体验,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云南省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投资单一,资金来源固定化,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较缓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地方自筹的原则拓宽资金来源,使得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充分调动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等多方主体的作用,不断完善红色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环境水平。
完善景区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地区的生活环境,打造乡村地区的红色旅游产业链,创新乡村地区的收入方式,在传播红色革命文化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四)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运用技术手段再现历史场景
云南省革命遗址数量众多,昆明市金江中学革命据点、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经过修缮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全省除昆明以外的地区,革命遗址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修缮。政府部门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时,一方面应该提高革命文物修缮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革命遗址的完整性保护。由于云南省多数的革命遗址分布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政府要加强革命遗址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当地村民保护革命遗址的自觉性,避免村民对革命遗址产生二次损坏。另一方面,修缮革命遗址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乡村的革命遗址、红色故居、革命遗物等进行修缮和维护,还原革命遗址最初的样貌。同时可以充分利用VR技术等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动态展示或者还原历史场景,丰富红色旅游展览的形式和内容,加强观众的体验感,提高云南革命遗址的吸引力,形成深入持久的文化传播效果,打造可持续的红色旅游,拓宽云南红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五)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制定精准的营销宣传策略
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是要以其为平台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的革命英雄、体现的革命精神,只有夯实红色旅游品牌打造的人才基础,才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革命文化内涵。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加强对红色文化讲解员引进和培训。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是乡村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为此,针对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员素质较差、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我们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引进专业的红色文化讲解员,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其真正沉淀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同时以云南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创红色旅游的有关培训等课程、注重对讲解员进行红色革命文化的培训,让其充分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造就一支能力过关、素质过硬的红色旅游导游讲解队伍。另一方面是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根据云南省红色旅游品牌打造的需求,提高管理人员熟悉市场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扩大宣传的水平。增强行政管理人员对红色旅游市场竞争的认知,使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及红色旅游路线,打开知名度。同时要提高管理人员运用技术手段搭建宣传平台的能力,引导管理人员通过搭建多维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增强红色旅游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行政管理队伍。
综上,云南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传播红色文化,讲好讲活红色故事,是新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新的环境态势与政策变迁,要认真分析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困境,尝试将云南已有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旅游品牌融入云南的红色旅游中,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同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深入挖掘红色遗址的革命内涵,打造红色旅游产业链,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提高村民素质、实现乡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