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的中医内外治疗经验论述
2021-11-28王兴敏
王兴敏
[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斗门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痛经[1]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其中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中医学称本病为“痛经”“经行腹痛”,据统计其占痛经90%以上,临床发病率较高。痛经说法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可见人们对痛经的认识历史悠久,也说明存在一定的发病率。痛经的发生,在月经来潮时,阳转阴的时期,气血充盛之时,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失调而出现。现在临症研究也较多,各医家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中药内服或外治的临床治疗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
痛经的病因病机:大多医家认为该病多因七情,六淫,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影响引起。有研究认为,其病因多为:体重指数低[2],学习压力大,母亲或姐妹有痛经史,几乎不体育锻炼,经常吃辛辣食物习惯,经常进食冷饮习惯,初潮年龄小于等于14岁,经期情绪烦躁不安,害怕月经的态度等影响原发性痛经的独立社会因素,这些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痛经。而发病机理主要是经期或经期前后受到致病因素的干扰,体质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温煦濡养,滞涩血脉,不通而痛。《素问举痛论》:诸痛疮疡,皆属于心。疼痛的发生[3],在于气血不和,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或者营血不足,脉络失养,血虚气滞,或者肝经郁火,经络受灼,或者风寒湿,损伤经络,均致疼痛。蔡圣朝教授认为[4],瘀血是导致痛经的主要病因。瘀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阻于脉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胞宫失养,使胞宫长期处于局部瘀阻,局部缺氧状态,病久则使瘀更瘀,如此反复加重发作。亦有治疗痛经从肝论治,调畅气血,随证加减。所谓“经水出诸肾”,肾虚也是痛经重要原因,肾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经前气血充盛,易出现气滞血瘀情况,见经前及经期下腹胀痛。
西医关于痛经的病因研究[5]认为主要与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有关。原发性痛经也可归咎几种原因[6]: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脱落,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近年根据细胞和分子水平调节肌肉收缩机能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原发性痛经的关键是子宫肌反应性过高,继发子宫肌层缺血所导致的疼痛,鉴于诸种病因所诱发子宫局部的强烈反应。
1 中医诊治主要内容
中医诊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治疗时间
中医治未病理疗核心“未病先防,欲病防作”,即:在未病之时,防止疾病发生,既病之人,防止传变。治疗痛经应在疼痛未发生之前开始,临证时多于经前一周至经期结束,疗程直至痛经缓解后继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巩固疗效。经期痛经患者给予活血化瘀,促旧血排出,减轻疼痛为首要。遵循三步法:经前防,经期治,经后固。
1.2 辩证方面
中医药辩证治疗灵活多样,经期腹痛,病机归结为两个方面:胞脉不畅,不通则痛,或胞脉失养,不荣则痛。主要从寒凝,气滞,血瘀,血虚等论治,具体辩证分型包括: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肾气亏损。临床中常见各种证型相互交错。临症多见肾虚合并气滞血瘀。
1.3 中医治疗方式
有内服和外用等不同治疗方式,均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标本同治,有较大的治疗优势。现代研究:外治法:关元穴[7]是治疗痛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其功能温补元阳,调理冲任,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益肾保健。临床研究单纯艾灸,针刺,局部外敷中药,及针灸结合治疗痛经效果均明显。及经期痛经散敷脐,刺络放血等外用法也是可以临床参考使用的方法。王友仁按动调经法[8],通过手法和呼吸的结合,增强疏肝理气,行气止痛之效。中医耳穴全息理论指导下耳针选穴:子宫,交感,皮质下,对痛经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穴位帖敷:药用麝香痛经膏,外贴穴位,取穴子宫三阴交,气海或腹部痛点,痛经发作时敷贴,1-3天更换一次,痛经消失后除去,也是具有明显治疗效果的经验方法。三九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9],药选温经散寒化瘀之药物,予穴位帖敷。选子宫,三阴交,中极,命门,八髎穴。在秋冬养阴之际,于一年中三九至寒,予对应穴位对症帖敷,取得较好疗效。针灸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疾病的急救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在痛经发作时,应用针灸治疗可以迅速止痛,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方法,弥补了中药剂型的不足。
1.4 验方
1975年6月北京东直门医院经验方治疗痛经也有明显效果。痛经丸:全当归,赤芍,生蒲黄,生五灵脂,延胡索,益母草,川芎,用于血瘀型痛经。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针灸选穴:关元,子宫,三阴交,舒肝理气,祛瘀止痛为治疗肝郁气滞痛经。现代临床研究:萸桂止痛汤[10]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同时《金匮要略》中温经汤,治疗痛经临床应用较广,临床效果好。临床研究众多的方剂,如少腹逐瘀汤治疗血瘀性痛经,吴氏痛经膏[11]用膏方治疗虚性痛经,临床研究的多样化,治疗本病的效果满意。
1.5 西医
西医方面治疗痛经,多在痛时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或口服避孕药。或者解痉药物等。大量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有很多不良反应。故而中医药的治疗优势逐渐突起。
1.6 个人经验
临床中,常见病患经行腹痛难忍就诊,即病患疼痛发生时:外用药物经验:外用四子散入粗盐热奄包局部热敷缓解疼痛。
吴茱萸、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各200g。
加入粗盐800g,微波炉加热后,下腹痛外敷。
方解:其中吴茱萸散寒止痛,白芥子消肿散结,通络止痛,莱菔子行气消胀,紫苏子下气,除寒温中,共同作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粗盐加热后也可以止痛消炎驱寒,因其药效稳定,可反复使用。可有效缓解腹痛情况,效果显著。
在痛经发作时,应用中药四子散组成的热奄包也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方法,弥补了中药剂型的不足。且无局部疼痛及晕针等风险。
另有两则内服中药之验案,通过辩证论治予不同方药治疗。
2 病例分析
病例1:
刘某,39岁,就诊日期:2019-9-20,主诉:经行腹痛20年,末次月经:2019-9-7量色质同前。初潮后出现痛经,行经第1天下腹疼痛,胀痛为主,无放至他处,无肛门坠胀感,恶寒出冷汗,怕冷,腹泻,无发热恶心呕吐。无进行性加重,时现无腰腹痛,眠差,有性史,G0,无生育要求。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诊断:痛经。辩证:肾虚伴气滞血瘀,治以补肾活血行气止痛。
处方:青皮10g 乌药10g 远志10g 熟地10g
淮山15g 茯苓15g 党参20g 白术15g
泽兰10g 淫羊藿15g 柏子仁10g 续断15g
柴胡15g 合欢皮10g 甘草5g
方解:方中青皮,乌药行气止痛,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党参,提高免疫力,增强造血功能,活血补肾。柴胡,疏肝解郁,行气合欢皮安神解郁,活血消肿,淫羊藿,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熟地补肾滋阴,川断补肾温阳,山药健脾补肾,养后天之本,柏子仁养心,泽兰通经,甘草调和益精诸药。本例痛经日久,迁延不愈,邪实久滞,便耗伤气血,血海空虚,胞宫失养,不荣则痛。运用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熟地,川断,淫羊藿补肾,补其正气,治本。气郁邪实,行气去其标。标本兼治。该病患复诊时,诉痛经明显缓解。继续服药2月至经行疼痛缓解。
病例2:
柳某,25岁,因经行腹痛5年于2020年8月25日就诊。诉LMP:2020-8-9*6天净,量中,色红,夹块,经行前三天下腹阵发性胀痛,月经后2日腰酸,经行四肢冷。平素五心烦热,经前乳房胀痛。平素月经周期22天一行。否认性生活史。中医四诊:身形偏瘦,面色如常,纳可,偶有眠差,大便不易解,小便可,舌暗,苔黄腻,脉细弦。辩证:气滞血瘀伴阴虚,处方:两地汤加减,予行气活血,滋阴舒肝。具体方药如下(颗粒剂):
生地黄10g 地骨皮10g 白芍10g 牡丹皮10g
茯神10g 丹参10g 青皮10g 牛膝10g
知母10g 香附10g 柴胡6g 五灵脂10g
延胡索10g 栀子10g 甘草3g
共五剂,每日一剂,水冲服。
方解:生地黄,地骨皮,白芍滋阴泻火,丹皮化瘀活血,茯神健脾安神,丹参化瘀活血,青皮,香附行气止痛,牛膝引血下行,知母滋阴泻火,柴胡疏肝行气,五灵脂,延胡索活血止痛,栀子舒肝下火,甘草调和诸药。
患者服药后下次月经来潮后腹痛减轻,五心烦热减轻,仍腰酸,四肢冷后辩证加减调理2月余,诸证俱轻。本例病患体瘦,痛经日久,伴随症状较多,仍考虑经前气血运行不畅,阴虚火旺,阳气隔绝故五心烦热,四肢冷,予对症治疗。经后继续调理至诸证渐消。
3 总结讨论
原发性痛经,为临床常见病。给广大痛经患者的生活带来痛苦。临床研究涉及多个方面:药物治疗及针灸,帖敷,理疗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临症中,痛经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周期性[12],在治疗上,也应因时制宜,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以其取得最佳的疗效。一般经前一周开始治疗,用药以疏通气血为主,重在消除气机之郁滞和血脉之瘀阻,使气血流畅,通则不痛。对于月经不规则的患者,经前期治疗时间窗的确定须结合患者的舌脉及全身症状进行判断。必要时结合中医周期治疗,调整月经周期。针对反复性问题是中西医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也在不断的探索。能行之有效,建设良好治疗方案,取得的经验,也是在前人的研究,在临床中使用获效。补肾活血行气法攻补兼施,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