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以“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课程为例*

2021-11-28陈维英火东存薛琳婧

科技与创新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陈维英,火东存,薛琳婧

课程思政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以“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课程为例*

陈维英,火东存,薛琳婧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育人”,也要发挥各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以“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通过教学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有效融入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长期以来,中国工程类高职院校的教学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技能知识培养,学生德育教育主渠道是学校的思政课程和思政教育,而直接后果是学生职业责任缺失,用人单位反馈新入职职工工作责任心差,没有个人职业规划,等等。2016年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有一段这样的话:“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强调了落实“立德树人”和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仅靠思政课程与思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形成多种合力,需要把各门课程的育人职责都调动起来,发挥基础课、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工程类高职院校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施工第一线的合格人才?本文以“铁路工程施工与预算”专业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

1 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

课程思政开展之来,大部分学校和专业教师对此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够到位,很多的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在认识上“有误区、有偏差”,在行动上存在着“畏难情绪、急躁冒进和消极懈怠”等现象。课程思政所要到达的目标是从点到面,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在课程内容中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人文情怀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梳理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其列为教学计划的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课程知识与思政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起全课程育人的格局。“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课程作为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在为铁路建设中培养合格工作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铁路行业由传统建造向智慧建造转变的新形势,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国家铁路事业的发展,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铁路事业储备“思想过硬”的优秀工作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上做出适当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肯吃苦、讲奉献、敢拼搏、能力强、技术专、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应该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2 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2.1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研究目标,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挖掘教学任务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专业核心课的德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要在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同时,要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从专业课程中去感悟、发掘那些对于学生成长有意义的“育人素材”、注意不是单纯的“思政素材”更不是“单一的政治素材”,通过授课教师“有立场的、有温度的、有技巧的”教学设计和教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这一过程应当是自然的而不是牵强附会、是专业课程教学中“内生”的而不是“由外而内”的贴素材,实现有创新性的教学再造的过程,是一个有责任的教师发在内心的教书育人的思想、理念的流露。因此,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关键在于课程思政“内生”而不是“外嵌”。

2.2 课程标准修订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课程标准中融入思政教育标准,进一步修订具备思政教育内涵课程授课标准,在不改变专业核心课授课内容和基础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授课内容适时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

2.3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应用

紧密结合课程教学设计挖掘多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及应用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引人入胜中潜移默化,和风细雨中润物无声,将正确的价值观、职业道德、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以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将思政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至学生生活。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案例如表1所示。

2.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经验丰富的课程教学团队是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条件,如何将专业知识内容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及课程的特点,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最终要落脚到所有的教师身上。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责任,除了各种各样对于教师的要求和“教书育人”的天职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古训的自律外,更重要的就是能够激发起教师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表1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回顾引领主题 1.展示漫画,邀请学生上台讲述;2.点评总结学生讨论结果;3.教导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准备、掌握方法,方能事半功倍;4.导入本讲课学习内容——施工准备1.根据课前预习结果对漫画内容及寓意各抒己见;2.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趣味漫画述主题课程思政自然融1.以漫画这种独特的开场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2.培养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职业素养 授课环节施工调查1.云课堂设置抢答:施工前应做哪些方面的施工调查工作;2.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作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予以加分鼓励;3.归纳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并予以补充1.积极思考、参与抢答;2.注意其他学生作答情况,查漏补缺,重点关注自己未考虑到的知识点,进行必要记录;3.积极与教师互动,反馈疑惑巧设问题前后接启发教学效果佳抢答环节营造课堂紧张感、增强课堂趣味性,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提升学生参与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组织准备1.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原则、步骤;2.根据课前准备素材,选择2组学生对于军队(军、师、旅、团、营)、学校(各行管部门、教学部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结构模式的排列、指令下达分别进行角色扮演;3.引导学生根据角色扮演的过程,分析讨论军队、学校两种组织结构模式的特点1.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认真观察表演过程,思考总结两种组织结构模式的特点;2.积极参与抢答;3.积极与教师互动,反馈疑惑;4.完成云课堂随堂测验角色扮演功难点润物无声显思政1.通过学习(军、师、旅、团、营)的组织管理方式,教育学生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军队的保护,国家军队的管理离不开合理的组织结构模式;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以及观察能力;3.教育学生“上下同欲者胜”,要有集体意识、团队精神 技术准备 1.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的依据、目的、内容及程序等内容;2.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的相关内容;3.云课堂“摇一摇”随机提问1.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并进行必要记录;2.积极与教师互动,反馈疑惑;3.积极参与课堂提问1.云课堂“摇一摇”活跃气氛、增强趣味;2.随机提问实时查看学生对于内容的掌握情况,实时讲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堂小结归纳提升1.对本讲课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2.在总结中归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思政育人元素,启发学生思考;3.组织学生在平台上完成自评、互评和评教1.总结本次课的基本知识,并绘制思维导图;2.积极参与发言,畅谈课堂心得;3.进行自评、互评,并在评教栏里对教师及本次课给予评价课堂小结绘导图知识之间相融入1.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促进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2.通过多向互评手段,及时做出教学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思政元素挖掘1.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始终,采用“趣味漫画述主题、多元手段习内容、兴趣激发奠基础、贯穿始终渗思政”四个特色教学对策,实施课前、课中、课后系统贯通的教学组织;2.德育育人过程贯彻学习始终,适时引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下同欲者胜”等思政点,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具体做到以下两个方面:①研究学生的状况、尤其是思想状况。教师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认知来决定教给学生什么,尽管用心良苦、内容也非常的高大上有意义,但没有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困惑、需求痛点,教师必须想办法尽可能地了解学生,课前问卷调查征询一些学生的认识困

惑和问题,这样在教学中才有针对性。②集中备课研究教法,特别是教学设计的各环节(导课、授课、归纳总结),尽管最重要体现的是各位教师的教学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是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把教学的规范性抓起来,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是专业课程发挥思政教育的责任。因此,专业课教师要按照“专业要强、思政要深、视野要广、人格要正、自律要严”的要求搞好专业课程队伍建设。

3 结语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不等于专业课程思政化,也不是简单的专业课程中或课堂结束后,再进行思政上的引申和靠拢,而是要在教学设计中“挖掘”出专业课程自身固有的“思政元素”作用于学生,让其学会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从专业中引发和专业相连的问题,从而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

[1]江颉,罗显克.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84-87.

[2]远俊红,林波.课程思政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以《Java程序设计》为例[J].智库时代,2019(21):153-154.

[3]崔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以“仓储作业与管理”课程为例[J].南方农机,2019,50(22):76.

[4]陈庚仁.“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研究[J].智库时代,2019(19):106-108.

[5]吴琴琴,左坚,张丽微,等.《环境法规与执法》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科技风,2020(18):119-120.

2095-6835(2021)06-0107-03

G711

A

10.15913/j.cnki.kjycx.2021.06.041

陈维英(1982—),男,工程硕士,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施工与管理。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应用”(编号:2019SZ—04)

〔编辑:丁琳〕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