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后应急障碍概述

2021-11-27董洹伶

智慧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临床表现

董洹伶

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即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后,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1]创伤后,是指个体经创伤性事件后;应激,是指个体身心感受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障碍,即精神障碍,包括各种精神活动的异常。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生理机制;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由于PTSD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且不同人群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所以关于PTSD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一直未得出统一的定论,目前,在科学界普遍认可的PTSD诊断标准是美国心理学会于2013年出版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以及2018年出版的第11版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2]。根据表1,可以将PTSD的临床表现及核心症状概括为三种,分别为创伤事件的再体验,避免创伤事件的回忆与思考,警觉性增高。虽然儿童的PTSD临床表现与成人存在差异,但也可将其概括为这三种。

创伤事件的再体验,主要表现为侵入性症状,包括反复回忆、噩梦、闪回、对有关线索的生理心理反应等,在这一方面,儿童与成人差异不明显。

避免创伤事件的回忆与思考,主要表现为回避与事件相关的刺激,认知和情绪的负面改变,其中在回避的表现中,成人更为体现出对事件的认知的回避,包括避免回忆、思考与其有关的其它线索,而儿童主要避免能触发创伤性回忆的人或事。在认知和情绪的负面改变中,成人更多表现出自我认知的改变,包括选择性遗忘、负面信息的出现、对事件扭曲的认知,儿童主要表现出情绪的负面改变,包括负面情绪出现的增多,正性情绪表达的减少,对于这一点,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儿童对自我的认知并没有充分发展所导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使有些创伤史核实困难所致。

警觉性增高方面,儿童与成人都主要表现为,集中注意困难、睡眠紊乱、过度警惕、易怒等。

这些临床表现在某些症状上属于自我防御机制,其中回避的表现可以认为属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压抑与否认,而警觉性增高的表现可以认为属于自我防御机制中的移置与投射。

2生理机制

目前,由于PTSD的产生涉及多个脑区,而人们对于各脑区的功能与联系存在很多争议与疑问,所以PTSD的完整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但仍有许多相关联的生理机制被明确,现较明确的生理机制,包括长时程突触增强(LTP)的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系统内分泌的改变,记忆环路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在长时程突触增强的改变中,当人处于强应激状态,使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频率和强度增大,从而让兴奋型神经递质谷氨酸从海马神经元不断释放,与AMPA受体结合,使钠离子通道打开,膜内正电荷增加,并膜内对NMDA受体上的镁离子吸引减小,去极化移除镁离子后,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并激活CaMKⅡ產生LTP,而人的强应激会使钙离子过多地进入细胞内,这样一方面让CaMKⅡ一直处于激活状态,LTP一直在产生。另一方面由于CaMK系蛋白在激活时会表现出一种记忆效应[1],进而使神经细胞长期自动保持产生LTP的形态,促使中枢神经发生可塑性改变,这些会造成应激状态的不易消退和突触形态的改变,促使PTSD的产生。而在LTP的长时效应中,不仅有钙离子的大量增加,还有其负反馈机制的抑制增强,由于中枢神经某些形态的改变,使长时程抑制(LTD)减弱。这种负反馈抑制,不仅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还体现在周围神经系统。

在HPA轴系统中,由于应激个体处于兴奋状态,会使下丘脑大量释放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素,这将促进肾上腺皮质大量分泌糖皮质激素,包括皮质醇等,而由于PTSD导致的长期慢性应激,使HPA轴系统受损无法使负反馈机制发挥作用,导致负反馈抑制增强,使糖皮质激素被机体过度利用,[3]从而出现警觉性增高的病理表现。

在这些神经系统中突触的改变与LTP的形成正是学习和记忆的必要条件,当这一过程发生在PTSD患者身上时,会表现为对创事件的记忆不断被加强与巩固,这也就为闪回及噩梦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从图2中可以看出,糖皮质激素还可作用于下丘脑,在陈述性记忆的神经回路中,丘脑主要感知外界信息,将注意集中于特定刺激并传导至杏仁核,而杏仁核主要在情绪记记中发挥作用,糖皮质激素导致中枢神经兴奋,使杏仁核的情绪记忆不断得到巩固,因此在创伤性事件后长期保持同样的情绪,且存在研究表明PTSD患者的杏仁核的形状大小存在明显的异常。海马主要负责陈述性记忆中时间和空间的记忆,研究表明,海马结构的大小与PTS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前额叶皮质主要负责工作记忆,而应激产生的肾上腺素,可能对其存在一定的损害作用,因为有研究发现PTSD患者在完成工作记忆任务时,额叶处于低激活状态,颞叶处于高激活状态[4]。由此,结合表3,可以认为,PTSD的记忆环路受损和前额叶、海马、杏仁核和丘脑的结构功能异常有关。

以上为目前被广泛认可的PTSD生理机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除了以上研究,人们还发现,PTSD可能与大脑皮层的减小及促食欲激素系统有关[5]

2.1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而言,PTSD的出现主要与个人经验与环境有关,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且此种疾病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PTS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而经历过战争的退伍老兵发病率为10%~13%,所以有理由认为PTSD与个人战争经历密切相关,其中11%经历过越南战争的退役军人,持续受到长达40年的PTSD症状影响[6]。在战争中,目睹并经历了数次杀人与被杀的过程,这是一种高强度的刺激,会让经历者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对于越南战争中的军人而言,当战争结束,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在保卫自己的国家,而是在进行侵略战争,会感到痛苦与内疚,这也在记忆中被不断巩固强化,进而导致了PTSD的产生。但在二战中,日本也是进行侵略战争,却很少看到日本报道有大量退伍军人患PTSD,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文化环境有关,日本崇尚军国主义,以孝忠天皇为本职,美国崇尚自由,信仰上帝,追崇真善美,所以日本军人即使知道自己是在侵略,内心也不会感到愧疚与痛苦,因为在他们价值观里,没有对错只有效忠与否,也就不会强化记忆产生PTSD,参拜靖国神社在某些方面就能够很好体现日本君国主义文化。因此,PTSD的产生与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遗传方面来说,有研究发现,越南战争中退伍军人的孩子自杀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大屠杀幸存者子女也有类似表现[7],但其中遗传与环境之间的界线很难被界定,比如越战军人子女,是否会因为家人参与侵略战争,而受到他人的排挤,甚至家人可能患有PTSD对子女缺乏关爱等外界因素使其自杀,这是很难被明确的。

2.2进化

从进化的角度而言,强应激反应有利于人类在原始社会面对危险时,快速做出战或逃的反应。原始社会人类面临的威胁较多,应激的存在是让人快速做出反应,而如果当人类所做出的反应并不能解决某种困境时,人们便会不断尝试改进去解决,对于那些会使生命受到威胁的问题,尝试就会被思考、在脑中重建情境所取代,当一直无法解决时,便会不断回想,这也就为PTSD患者的闪回,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来源。根据华生的恐惧实验,人类天生怕突如其来的巨响,怕下坠感,这其实可能是一种原始社会所遗留下来的类似PTSD的症状,那时突然的巨响很可能是某种爆炸,而不断的下坠可能是从悬崖上跌下,这都是那时的人类靠自身无法解决的威胁生命的问题。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与社会的不断进步,那些可能存在的危险逐渐减少,人类不必再过着面对生死存亡困境的生活,这也就意味着,面對的刺激越来越小,应激的强度不断降低,神经冲动也不断趋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于是人类神经对于降低强度的刺激有更好的适应水平,而对于高强度的刺激,则进化为一种适应不良的情况。对于越战中的军人,他们面对的就是战场上生死存亡的困境,这属于一种高强度的刺激,会产生急性应激反应,神经对于过强的刺激无法适应,由此,神经系统便会承受一定的损害,进而导致了PTSD的发生。

2.3功能

从功能的角度而言,原始社会人类出现的各种应激反应是为了增加生存下去的几率,可以认为主要体现一种战或逃的情绪行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表现,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类生活安全得到保障,这种应激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而PTSD患者闪回、警觉、回避的临床表现,都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体现。对于在越南战争后,患有PTSD的军人来说,他们的问题主要在于外显行为与内隐感受的冲突,外显行为表现为参与了侵略战争,内隐感受为内心对于自我行为的否定,两者结合整体便会表现出一种内疚与痛苦。所以应激反应本身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而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便会产生增加患PTSD的可能。

3治疗

药物治疗是PTSD的重要干预方法,美国主要采用帕罗西汀和舍曲林治疗PTSD。心理治疗中目前疗效较好的是延长暴露疗法,即通过治疗师让患者想象创伤情境,以完成对创伤事件的再处理[6]。同时,近年来提出的眼动脱敏再加工与药物联合治疗也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张红霞.徐俊冕.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9年05期

[3]魏祯.刘蓉.王建枝.柯丹.王小川.创伤后应激障碍与阿尔兹海默症[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06期

[4]王昊若.葛茜.吕海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记忆损害相关结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年01期

[5]郭正正.武军龙.许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

[6]周瑶光.孙露娜.刘伟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近5年RCT回顾[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年09期

[7]华康基因.我们能从父母那里继承创伤后应激障碍吗[N].搜狐网

猜你喜欢

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肾炎住院患儿的变应原测试与临床表现、病理的关系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与影响因素研究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克雷伯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术
60例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分析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