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1-11-27赵霞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赵霞

摘要: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要从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但是受一些地方教育和家长认知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还是忽视了“劳”。尤其在3-6岁儿童中,劳动教育培养还是被淡化、弱化,很多时候劳动教育被排除在培养目标之外,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在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中要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结构,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劳动教育,并且要切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从小给孩子树立爱劳动的理念,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小锻炼能吃苦、不怕苦的精神,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德智体美劳;劳动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9-0011-02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to Kindergartens

ZHAO Xia  (The first kindergarten in Huining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education policy clearly points out that we must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ment talents of "ethics,intelligence,physical education,art and labor" from an early age. However,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ome local education and parental awareness,our education has ignored "labor"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among children aged 3-6,the training of labor education is still being watered down and weakened. In many cases,labor education is excluded from the training goal,which is detrimental to the growth of children. Therefore,in 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urriculum structure for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rt,and labo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nd artistic,and labor education.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loving labor for children,let them develop the habit of loving labor since childhood,and exercise the spirit of enduring hardship and not being afraid of hardship since childhood,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in life.

【Keywords】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rt and labor;Labor education;Path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封闭在钢筋水泥混凝土建筑的世界里,与自然和大地的拥抱隔绝,家长和周围的亲人习惯于对孩子百般宠溺呵护、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天生的劳动能力渐渐被扼杀,因此,应该从小帮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那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劳动是什么?劳动意识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什么是最适合幼儿需要、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劳动课程呢?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兴趣与习惯养成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是勞动教育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幼儿教育要充分体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把劳动与幼儿一日活动教育紧密联系,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发掘生活中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各项课程,让幼儿从小建立爱劳动、爱生活的意识,让劳动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在生活、游戏中让幼儿体会劳动的乐趣;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参与到劳动中来;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进行亲子劳动等等,让幼儿明白劳动最光荣、最伟大的道理。

1. 构建劳动教育课程,梳理游戏化劳动内容

我园结合《指南》精神,梳理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劳动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主题,再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以及园所场地环境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适宜的劳动教育课程,比如老师通过谈话活动、歌曲演唱活动、故事演讲、亲子制作、劳动体验操作活动、参观学习活动、技能比赛活动等形式,给幼儿发展提供一个充分利用自主、自由创造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自己尝试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逐渐形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感。学习、认知、思考、感觉和行动,从不同形式的劳动体验中,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经验,获得自信和满足,体现劳动教育价值。同时,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能让每个幼儿都参与进来,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亲身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让游戏化劳动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来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可操作性。

2. 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培养生活化劳动意识

我园围绕“以劳动促德育,以生活启智慧”的目标,结合环境、课程、教师团队与家园共育等教育要素,开展游戏化、生活化及体验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如小班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可以抓住这个时期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意识,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解決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劳动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扣纽扣、独立吃饭、午休、如厕等;开展每周值日活动,帮保育老师擦桌子、叠毛巾、放杯子、扫地、收拾餐具等。总之,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利用“感知—体验—实践—巩固”的模式,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开展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将劳动的意识和习惯培养渗透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之中,给幼儿提供充分自主、自由创造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幼儿劳动意识,让劳动的种子在孩子自己心中破土萌芽。

3. 发挥区域游戏优势,提高自主性劳动能力

区域游戏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自主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养成习惯、培养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任何一个游戏,从游戏的发起准备、游戏的进行,到游戏材料的收纳整理都是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真实可操作的游戏材料,创设真实生动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感知体验,引导幼儿发现解决区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设置美美发屋、叮当超市、爱心医院、宝贝厨房等角色游戏,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扮演各种角色,体验生活,培养技能。鼓励幼儿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总结梳理经验,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养成习惯和劳动习惯;设置娃娃家、宝贝小屋等生活区,让小班的幼儿在办家家的过程中,学习系纽扣、系鞋带、叠衣服、编辫子、擦桌子、放椅子、整理材料等;利用室内外种植区,让幼儿在大班阶段讨论种植类型、探索种植方法、学习种植管理、体验丰收喜悦等,自然获得植物生长的简单规律,体验种植的辛勤和快乐,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让每个孩子把劳动中体验无穷乐趣。幼儿最喜欢的区角还有建构区,建构区材料种类繁多、材质各异、可随意挪动、反复组合的积木以及生活中随处收集的废旧材料,比如奶粉罐、纸盒、易拉罐等爱不释手。孩子们在排列、组合、拼搭、垒高、平铺等的过程中,在整理玩具、分类归纳的过程中,获得亲身体验参与搭建过程的愉悦,体会到和伙伴之间合作的乐趣,以此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创新创造能力。

4. 创设丰富教育环境,丰富理想化劳动情感

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隐性课程,不仅仅是幼儿学习的一种背景,一种支持,更是一种活动课程。幼儿园要巧妙利用环境的教育价值,比如充分利用节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创设不同形式的主题墙,如利用“五一”劳动节,给各行各业的人创设你认识我的职业吗,最美劳动者、劳动者最光荣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墙;组织幼儿参观邮局、银行、超市等不同社会场所,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认识不同的劳动者是如何劳动的,观察不同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了解不同职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等,让幼儿感受劳动的辛苦,激发幼儿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恩之情,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劳动者。同时,利用家长的兴趣、爱好和职业优势,有效的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让不同职业的家长进入幼儿园的课堂,发挥各自的特长,充分展示家长助教的魅力,让家长讲述自己的职业性质和劳动故事,让幼儿感受家长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不同劳动带给大家的快乐。既能弥补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局限,又能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获得更加丰富劳动经验。除了配合幼儿园做好教育工作外,家长还可以适当分配给幼儿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在亲身感受中丰富自己的经验,并朝自己想象的方向发展,劳动情感得到升华,从而体会劳动者的不容易,尊重劳动者,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丰富的教育环境除了幼儿园给予之外,家庭的教育环境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干预中幼儿的家长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给幼儿建立劳动的意识,化劳动教育为情感教育,让幼儿在这一环境中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5. 借助一日活动环节,养成自觉性劳动习惯

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采用适宜的方式,循序渐进。我园充分利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将劳动意识形成、劳动习惯培养贯穿在一日活动中。比如在早晨的活动中可以组织幼儿主动参与到用餐前的准备工作中;早操活动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摆放运动器械、结束时收纳有序;集体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当老师的小助手,帮助老师分发操作的材料;早餐、午餐的时候可以让值日生分发护衣、整理餐具;午睡时自己穿脱衣服、叠放整齐、床铺整洁;在区域活动之后叮嘱幼儿把用过的物品回归远处;每天的值日生会负责照顾班上的植物角,检查活动区材料是否整理到位,清洗玩具,帮老师打扫卫生等等。引导幼儿在家里、在幼儿园、在班级中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树立他们集体的荣誉感和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我们幼儿园把每周星期五设立为“固定劳动日”,让孩子提上垃圾袋、垃圾桶捡拾操场、草坪、花园的枯枝败叶、垃圾杂物;帮助老师清洁清扫教室和寝室环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也培养了幼儿的劳动技能。

6. 做好园区顶层设计,打造生态化劳动基地

我园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展劳动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在实施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更重要的就是做好园区顶层设计,打造生态劳动基地,积极搭建劳动教育活动载体。我园开辟了秘密花园——室内外种植区、动物饲养区,作为劳动课程的实验田,每年对基地种植作物进行合理规划,做到每班有固定的区域,固定的标识,固定的工具,园内统筹安排时间,创造适宜的劳动机会,每周定时安排几名幼儿轮流到种植区进行劳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翻地、播种、浇水、施肥、采摘的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丰收的快乐,从小掌握劳动技能。让幼儿照顾植物、饲养动物的过程中,用眼用心感受四季更替,记录植物生长,陪伴生命循环,在劳动中让幼儿丰富自然知识,学会生活技能,学会自我管理,更重要的是收获自信和满足。努力给幼儿打造一个集生态性、教育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既能展示秘密花园的神秘与趣味,同时唤起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唤起幼儿参与劳动实践愿望。除了有效利用园内资源,还要打开园门,让幼儿走出去,走进社区,走近大自然,有效利用周边丰富的户外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7. 结语

好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要紧跟时代的要求,让幼儿从小体验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乐趣。

参考文献

[1]高雅达.幼儿园劳动教育对促进幼儿个性品质发展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0(38).

[2]李云华.浅谈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0).

[3]许娟丽.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探索[J].成才之路,2021(18).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