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幼儿园散步时的教育价值

2021-11-27杨琳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散步幼儿园活动

杨琳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健康领域的教学,要将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其中散步作为幼儿园教育一部分,对幼儿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身体的协调性较弱,经常出现在健康的体育型活动中摔倒的现象,而轻运动量的幼儿园散步活动,能锻炼小班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幼儿天性好奇心理重,在进行散步活动时,会对散步环境展开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让幼儿能够从中获取一些生活经验和对世界的基础认知。所以散步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培养,进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散步;幼儿园;教育;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9-0009-02

On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walking in kindergarten

YANG Lin  (Liangfeng kindergarten,Zhangjiaga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guiding outline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point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in the field of health and put the promotion of children's health in the first place.As a part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walk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health.Because children are young and their physical coordination is weak,they often fall in healthy sports activities,while walking in kindergartens with light exercise can exercise the physical coordination of small classes of children.At the same time,children are naturally curious.During walking activities,they will observe the walking environment,improve children's observation,and enable children to obtain some life experience and basic cognition of the world.Therefore,walking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and then improve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Take a walk;Kindergarten;Education Activities;Strategy

散步这项活动运动量轻,散步的内容不复杂,每位幼儿都能完成。但也可以与其他领域的学生的素质培养相结合,展开多样化的散步活动,建立一个符合所有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的幼儿教育环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拉近师幼之间的沟通距离,提升幼儿教育效果,散步对于幼儿教育的价值不言而喻。基于此,下面从四个幼儿教育中散步活动的实施案例,来详细阐述散步的价值及意义。

1. 每日活动中组织幼儿散步,培养幼儿观察力

幼儿园教育的每日活动是幼儿学习知识、获取生活经验的一种方式,在每日活动中组织幼儿散步能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设施、环境,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中提到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的原则相契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自身的条件,组织幼儿进行户外的散步,与大自然、周围的环境亲密接触,幼儿天性好奇心重,对于未知、新鲜的事物都有着求知本能,引导幼儿在散步中观察环境,了解自然、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促进幼儿在观察中不断提升个人生活经验,丰富幼兒的基础认知,初步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幼儿在散步中的观察并不是毫无方向可言,教师应提前交代清楚散步的目的。所以在实际的散步活动实施中,教师应该先强调散步的记录和注意事项,并根据幼儿的个性、自然生活现象等,确定一个适当的主题,引导幼儿有方向地观察,发挥散步的价值。

例如在幼儿教育的每日活动中,教师根据天气的变化设置了一场以“季节的变化”为主题的散步活动,组织幼儿先列队,讲解安全事项,如不要脱离幼儿散步的队伍,紧跟教师,有事情要及时报告和向教师示意等。之后教师组织幼儿有序到幼儿园外的户外自然环境中散步,引导幼儿观察春季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幼儿在慢慢散步中看到“河面的冰雪开始融化、光秃秃的树枝上重新发芽”等现象,让幼儿感受到自然生活中春季的到来,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扩大幼儿的生活体验,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提高幼儿的基础认知。“季节的变化”主题的散步活动,可以根据自然的变化随时开展,与幼儿的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相互联系,对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具有一定价值。当然,幼儿园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教师也可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内进行散步,直接观察幼儿园内自然的变化即可,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防护隐患问题。

2. 散步中适当导入游戏,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幼儿散步活动中,常见的方式是教师指定散步的路线,幼儿只需按照规划的路线走完即可,强调幼儿在散步中的纪律性,但容易忽略幼儿的游戏心理,导致幼儿在散步过程中参与度和积极性并不高。要知道,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幼儿的天性是游戏,《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中要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可见幼儿游戏活动的重要性,所以在组织幼儿散步时,教师也要加入一些简单的游戏元素,来提高散步的趣味性。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幼儿的个性、兴趣点,结合散步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合理的游戏,不能出现超出幼儿接受范围的游戏,同时教师要与其他课程游戏融合起来,在散步中渗透游戏精神,比如在散步中导入一些数字、儿歌、指令等游戏,这些与语言、艺术等领域联系密切,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促进幼儿智力、身体素质的发展,有效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幼儿散步活动中,教师发现大多数幼儿在散步中无精打采,兴致不高,在了解到幼儿喜欢一些刺激性、有挑战性的游戏后,结合散步的特性,教师便导入了一些口头游戏。教师在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场所圈出幼儿散步的路线,路线是由小花、小圆圈、小动物图像组成,在带领幼儿散步的前半段时间内,教师让幼儿散步的过程中数一数遇到的小花、小圆圈分别有多少,狗、猫、小兔子等动物的图像又有多少。幼儿回答错误时,全体要重新走一遍,直到幼儿回答正确,进行散步的第二个游戏。因为数数的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挑战成功才能继续下去,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胜心理和表现欲望,促进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散步中。在带领幼儿散步的后半段时间内,教师则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指令游戏,结合前面的数数游戏,教师随机喊“停10秒摸摸滑滑梯、停5秒相互拍拍手、模仿小猴子”等口令,如果幼儿散步过程中数到了小动物的图像,要迅速按照教师的口令采取行动,当所有的幼儿完成口令游戏后继续向前,之后可以与幼儿进行良性互动,让幼儿按照队伍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喊出口令,每位幼儿都有一次机会,对提升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智力均有帮助。

3. 实施多样化的散步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散步也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活动之一,作为并不过于激烈的活动形式,散步能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尤其是用餐后的小范围散步活动,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促进幼儿肠胃消化,提高幼儿身体机能。同时,在幼儿活动中,幼儿经常出现摔跤的现象,这与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不足有一定关系,而散步可以锻炼幼儿运动能力,促进幼儿小脑发育,提高幼儿身体机能。所以教师要实施多样化的散步活动,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如皮球、绳子等,让幼儿在散步过程中不仅完成“走”这项运动,还能灵活的运用道具锻炼自己的四肢,完成手、脑、足并用,促进身体素质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用餐后散步,教师需要注意散步中运用量的设计,避免过少起不到散步锻炼的效果,过多则容易引起幼儿胃部消化、呼吸的不适,导致适得其反。

例如在幼儿用完午餐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带领幼儿午休,而是要组织幼儿到室外散步,来促进幼儿食物的消化,避免直接午睡引起幼儿消化不良等问题,在散步中引导幼儿“慢慢地走”,速度不要过快,要走得稳,提高幼儿身体机能。而在日常散步活动安排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体素质设计多样化的散步形式。针对小班幼儿,考虑到小班幼儿走路容易不平衡、摇晃等,教师可在室外利用道具绳子围出一个圆圈,引导幼儿沿着绳子围成的圆圈边缘散步,教师也可以划线,让幼儿沿着直线走路,训练小班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针对身体平衡能力较强的中班、大班的幼儿,教师则引导幼儿在室外散步活动多进行一些四肢齐用的运用活动,让幼儿排成两列散步,从前向后传递皮球,幼儿在传递皮球的散步中,需要不断地保持向前、后转动的行为,幼儿的脖颈、头部、四肢、腰部等都被散步调动起来,充分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4. 组织合作型的散步活动,提升幼儿的团队意识

散步既是体育健康中的一种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幼儿的年龄在3到6岁,生活经验少,与人交流、合作的社会意识不足,行为也难以控制,没有自我约束的意识,而散步则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幼儿在享受散步中的自由、愉悦心情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逐渐培养幼儿社会意识。为了提升幼儿心理的团队概念,教师可以在散步中多给予一些幼儿合作的机会,让幼儿能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提高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发挥散步活动的社会性价值,提高幼儿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按照散步的队形,组织幼儿成立小组,充分拉近幼儿之间的交际距离,让幼儿之间能互相成为伙伴、朋友,表达自己,促进幼儿拥有较好心理。

例如在幼儿散步中,教师根据幼儿爱表现、喜欢担任职责的心理,带领幼儿散步时,选择一个每日大队长,来充当教师的位置,带领集体进行散步,注意散步中集体的纪律问题。同时,教师要求幼儿集体按照两列列队,前后左右的幼儿互为一组,互相监督、帮助小组成员的散步的速度、节奏、游戏的完成度等,如前文中提到的口令游戏,当其中一位幼儿数错了数字之后,同组的幼儿可以提供帮助,或是教师留足一定的时间,让小组的幼儿互相分享自己数数的结果,找出正确的答案再回答教师,促进幼儿之间进行友好的交流,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形成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利用合作型的散步活动,幼儿的集体意识被激发出来,有助于幼儿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品质,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幼儿散步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活动形式,在幼儿身体协调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集体意识的培养方面均有一定的价值,是幼儿每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带领幼儿散步时,要注意散步的运用量的把控,依据幼儿的个性、认知、心理特点、兴趣点等方面设计一些合适的、合理的、多样化的散步活动,丰富幼儿的自然生活体验、游戏体验、合作体验,进而达到因地制宜地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目的,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完善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小艳.细微之处皆教育——谈幼儿园散步活动与教育潜能[J].吉林教育,2014(9):113-113.

[2]田立娜.淺谈幼儿园游戏中的安全教育[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1):1-2.

[3]单雪婷.幼儿园内户外活动的组织策略探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散步幼儿园活动
“活动随手拍”
小赛去散步
小豆豆去散步
爱“上”幼儿园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最美妙的散步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