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缺乏文明礼仪原因及提升文明礼仪的有效措施
2021-11-27梁敏
梁敏
一、初中生缺乏文明礼仪的原因
1.学生缺乏亲情、家庭教育和自我认知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往往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现在大多数家长都被应试教育所束缚,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补习班、培训班,把孩子培养成他们心中的“人才”,却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另外,很多留守孩子的父母常年外务工,导致他们从小就缺乏父母的教育。父母离家较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沟通;同时,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低,难以从文明礼仪方面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存在很多坏习惯,如赌博、说脏话等,为孩子树立了较坏的榜样。另外,部分父母教育方式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当今的中学生中,不少人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比如:不懂得尊重他人,满口污言秽语,唯我独尊……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往往存在“三多三少”,即对学生道德发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对学生行为养成方面强调的少;抽象的大道理讲得多,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道德的知识性传授多,扎扎实实的行为实践少。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把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不成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对文明行为标准把握不准,有的学生将粗俗的行为当作“个性”,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并出现说脏话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2.学校德育工作缺乏知识与言行、情感与道德情操的统一
学校是每个人人生阶段的重要驿站。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部分。但是,教师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是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不能真正地把这项目标落到实处,不能把德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情操的表现,也就是不能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中学升学率的压力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片面地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老师也认为考不出高分的就不是好学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成绩,其余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是小事,无碍大局。
3.社会不良因素对文明礼仪养成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很大,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风气,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产生着不利影响。尤其是社会上的各种招生教育都以文化知识为先,使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从而忽视了文明礼仪的认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外,部分学生上网,浏览黄色信息,学习其中的不良嗜好,形成吃喝玩乐的坏习惯。
二、提升农村留守初中生文明礼仪的措施
1.父母言传身教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因此,提高农村留守初中生的文明礼仪,应当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鼓励他们的父母多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沟通,在做人、做事方面树立正确的榜样,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教育孩子知书达理、文明用语和礼貌待人,学校要与家长多交流,教给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避免粗暴的教育方式。
2.教师课堂教学和家校合作
通过课堂教学和家校合作进行渗透性教育策略,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依靠专门的德育课程,还得通过各学科的情感价值目标来渗透。与专门的德育课程相比较,学科德育乃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化的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是学校。学校和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采取各种有成效的方式,把经常与家庭、社会联系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并不断总结经验,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学校教育服务。
3.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开展校园活动
在校园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例如在校园的草地中,可树立小牌子“爱护花草,人人有责”,在校园中树立“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的指示牌,在告示栏中张贴文明学生的优秀事迹,在校园水龙头旁标注“节约用水”的小牌子,在教室黑板报书写有关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使每個学生在校园内随处都能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礼仪的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耳濡目染,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并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文明行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有多种,可以采取主题演讲的方式。如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有的学生演讲“友谊团结”,有的学生演讲“尊敬父母”,还有的学生演讲“文明交往”,是一次很好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还可以开展走进敬老院活动,让每个学生感受尊老爱幼的美德,体会到尊重、帮助别人的快乐。另外,通过组织文明礼仪竞赛,在校园内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4.学生自我教育和榜样示范
班会课上,让班干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经》《弟子规》等规章或书籍,同时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自省,改掉不良行为。学生只有懂了,明理了,在履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才能做到知行统一。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应该重视榜样和示范。教师作为道德准则与社会文化价值的传递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容易被学生作为效仿的对象。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和道德修养,时刻起到表率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生缺乏文明礼仪行为是多方面造成的,教师要结合实际去开展教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中学生身心发展,道德培养,信心树立,责任感提升,人际关系建立等方面都有影响。初中生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摈弃任何形式的短期教育,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德育课程;教师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多管齐下,真正有效地促进初中生良好文明礼仪的养成,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并认真分析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