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探索
2021-11-27梁慧
梁慧
(辽宁省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辽宁 沈阳 110001)
引言
消防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其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的显著特点,需要社会全员的广泛参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筑以及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也因此带来了很多的消防隐患,做好消防监管工作,消除消防隐患,对于社会发展和民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就目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其中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如消防警力不足、消防综合型人才缺乏、消防管理体系不完善、消防设备落后等,进而给我国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不良影响。就这一方面来看,加强对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意义
消防工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安全等,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意义作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对消防安全管理的加强和创新,通过落实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强化我国的消防预防能力,提升火灾防控和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减少消防安全隐患,进而给社会居民带来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1]。一旦发生消防事故,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算式,而且在消防工作的善后处理工作上,还要耗费更大的物力、财力和精力,进而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会带来较大的社会舆论问题,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预防和减少消防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特征,所以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不仅是消防部门的事情,更是广大社会群众必须要肩负其的义务和责任。很多消防事故都是因为人们的消防意识不足,明知故犯,铤而走险所导致的。另外,由于民众的消防知识不足,在遇到火灾问题时,难以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导致火灾范围扩大。通过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社会群众的消防意识,提升社会群众的消防预防和处理能力,防患于未然,对于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
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具有以下显著作用:一是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消防工作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消防工作在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上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消防隐患,如家具、装修等中可以存在一些易燃易爆的物品、居民的用火用电安全、城市楼层的不断加高等。根据消防救援局最新公布的信息,在2019 年全国接到火灾报警23.3 万起,伤亡认识高达2200 多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高达36 亿人民币[2]。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预防消防事故,对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消防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内容非常广泛的工作,其不仅包含火灾救援,只要有危险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都包含在消防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高层建筑、交通、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都需要以消防为基本保障。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消防警力不足
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消防警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在火灾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消防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消防警力在持续补充和完善中,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消防警力共计33 万人,其中负责火灾救援的消防员约为30 万人,负责防火监督的人员约3 万人。虽然这一数据非常乐观,但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消防警力的严重不足,成为了制约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而言,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消防工程建设、消防检查等工作都无法及时开展。
(二)综合型消防人才的缺乏
消防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而消防人员必须要掌握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建筑、电力、化学、生物学、力学等。同时消防救援工作对于消防人员的体力要求较高,因而消防人员还需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灵敏的反应力。目前大多数消防员都是从消防战士开始,逐步提干、选拔、任用,最终才被调入到消防中队任职,这一部分的消防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但理论方面的学习却严重不足[3]。另外,还有部分消防人员是从院校选拔的,这一部分的消防人员文化水平和理论知识相对较高,但实战经验却严重不足。可见,我国目前综合型消防人才严重匮乏。这一点在我国最新发布的《应急管理部关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面向社会招录消防员的公告中也有体现,我国现今消防员招录要求的年龄放宽至26 周岁,消防救援工作的特殊专业人才的年龄放宽至28 周岁。
(三)管理方法有待更新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对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还有很多消防管理部门依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导致消防管理工作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各部门的协同性不足。在传统的消防管理方法中,注重各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分内的工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不足;二是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在传统消防管理制度中,普遍存在形式主义大于实用性的问题,很多制度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不符;三是对消防工作的监督和宣传力度不足[4]。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社会性、群众性和全体性的,需要向社会大众广泛宣传和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强化社会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但在传统消防监督管理方法中,在消防工作的监督和宣传等方面却存在较大的不足。
(四)消防装备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同时消防技术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先进的消防设备能够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助力,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但就当前我国消防管理仪器和设备来看,仍存在很大技术缺陷,严重制约了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但目前我国只有一些重点城市的消防部门才配有消防直升飞机,这主要是因为消防直升飞机的造价昂贵,再加上设备的使用需要专业技术,设备的维护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
三、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应对策略
(一)加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有社会群众的广泛参与,针对多数地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消防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5]。首先,消防部门可以与当地学校合作,将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应急措施等传授给学生,强化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其次,消防管理部门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各种新媒体形式,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创新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方式,进一步扩大消防知识的受众主体和普及力度;最后,消防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消防知识竞赛活动,并设置相应的奖励,调动社会群众参与消防知识安全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完善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
健全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监督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并结合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6]。首先,消防管理部门需要建立责任制度,将消防监管和安全控制工作等职责进行细化,保证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责任明确、权责分明;其次,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与管理人员的绩效、薪资和职称等直接挂钩,以此来提升相关人员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最后,消防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每一位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注重专业人才的吸纳和培养
消防警力是推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动力,在落实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消防管理部门应注重消防专业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不断充实消防警力。首先,消防管理部门应加强外部招聘,即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此来拓宽消防人员的招聘渠道。比如,消防部门可以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其次,消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现职消防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除了日常的体能训练和业务训练外,还需要加强对他们消防理论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这样他们才能在日常工作中,运用专业的消防知识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究,促进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构建智慧消防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使建筑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为了使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消防管理部门应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并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消防综合性火灾防控平台,实现对火灾的智能化监测和防控[7]。这就要求消防管理部门应从智慧消防的行业产业链出发,对消防监督管理各个阶段进行深度整合,开发和生产出先进的消防设备,打造出符合现代消防警务勤务机制,以此来有效解决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工作对于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消防工作难度较大,且危险系数高,做好消防监管工作非常必要。这就要求各消防部门应针对目前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管工作的水平,为公民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