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IS 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与监测中的运用分析

2021-11-27刘大财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林业部门森林资源森林

刘大财

(成都香林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0)

引言

森林资源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林木、林地、林产品等实物资源和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森林环境资源。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深入,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也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群众高度关注。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森林经营由传统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追求社会、生态、经济等多重效益。森林监测也从传统以经济利用为主,转变为环境保护为主,尤其在森林资源健康监测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前,为了有效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林木、林分评估方法和指标,但由于数据较多、指标不尽相同,所以森林资源保护和监测工作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重点介绍GIS 系统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为森林资源保护、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GIS 技术概述

(一)GIS 技术发展进程

GIS 技术又称为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显示以及描述[1]。这些数据主要借助系统中的遥感或非遥感技术获取,常见数据包括测量数据、统计数据、遥感数据等。

GIS 技术最早源于1962 年的加拿大,因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广为盛行,并成为各国专家和学者研究讨论的重点内容。20 世纪70 年代,我国也投身于GIS 技术研究中,并在计算机制图、遥感数字影响处理基础上研究出了一种新型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至1972年,专家和学者试图将自动化技术与GIS 技术相融合,实现了系统自动化制图目标。1974 年,通过引入美国地球资源卫星图像,实现了卫星图像实时分析和有效处理目标。1976 年,我国在多地开展环境遥感试验,并准确获取空间环境遥感数据,预示着GIS 技术研究进入新阶段[2]。进入20 世纪80年代,我国GIS 技术已经正式成为实体,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应用系统和专业软件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GIS 技术应用范围。进入20 世纪90 年代,GIS 技术在世界范围广泛普及,并得到社会高度认可,越来越多数字化产品涌现在市场中。现如今,该技术已经在林业、测绘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对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

(二)GIS 技术应用现状

GIS 技术的广泛普及,转变了传统以地学用户为主发展格局,其不仅能够为地学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便利,还能够为工程建设、交通管理等部门获取信息资源奠定基础。尤其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GIS 技术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在技术方面也不断向网络化趋势发展,初步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储存和查询目标。这也意味着,在GIS 技术未来发展中,势必会朝着步维、时序、开放趋势发展[3]。

现阶段,我国空间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地理设备在研发和制造方面也配备了全套传感器,甚至一些设备已经趋于世界领先水平,充分说明GIS 技术应用和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在林业工程中应用GIS 软件,为林业发展带来全新活力。也正因如此,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也积极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旨在为林业资源管理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基层GIS 建设和推广,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森林资源保护与监测前期准备工作

(一)合理选择操作平台

在森林资源管理保护中常见的GIS 平台有两种:第一,桌面GIS 平台,该平台是一种数据库与图形兼备的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桌面系统创建地理信息平台。这种平台操作便捷、功能丰富,能够满足远程访问需求,可以处理不同格式数据信息。第二,移动GIS 平台。这种平台可以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监测现场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离不开移动设备支撑。通过移动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地图浏览、数据采集等工作[4]。另外,现场获取的数据办公室也能同步获取,常用的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等,不仅数据传输迅速,而且应用便捷。

(二)调查数据信息

将GIS 技术应用到森林资源保护和监测中,还要提前做好数据信息调查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调查自然地理图。其内容广泛,包括地貌图、流域分布图、地形图等。第二,调查自然资源图。主要包括森林资源产量、土壤分布图、质量分布图等。第三,调查社会经济图。包括人口分布、交通分布、资源消耗图等。第四,调查森林经营图。包括森林区划图、造林规划图等,结合森林资源保护和监测需求,全面调查属性数据,准确获取树种、年龄等林分因子,并构建GIS 数据库。

三、GIS 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与监测中的具体运用

(一)应用到森林资源数据中

森林资源保护、监测工作会产生大量信息数据,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等,可以将GIS 技术应用到数据查询、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方面。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第一,查询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在数据查询过程中,既可以对林班、小班图形查询相关参数,从而获取有价值数据信息;也可以利用属性对土元进行查询,从而获取小班、林班数据,将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并以图像形式展示[5]。除此之外,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联合查询,能够为森林资源统计、核算奠定良好基础。第二,整合数据和分析数据。GIS 本身具备数据分析功能,利用该功能能够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整合,并形成与图形、属性数据相符的数据图文资料,有利于为数据分析和处理奠定基础,同时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准确依据。

(二)应用到森林资源管理中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多林业部门,均引入GIS 技术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和监测工作。结合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该技术不仅能够为工作人员分析森林资源数据提供便利,还为林业部门工作决策奠定基础。为了充分发挥GIS 技术的作用和优势,林业部门可以为所有护林人员配备装有巡查系统的移动设备,有效提高森林资源巡查效率和质量,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6]。

(三)应用到林地变更中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这一背景下,林业资源数据类型也不断丰富,包括林地保护数据、森林数据等。这些数据存在不稳定因素,容易产生各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变更复杂程度。为了避免或缺的森林资源与国家国土资源产生差异,需要充分利用林地变更技术,该技术中涉及的3S 技术包括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能够对森林资源动态发展状况进行准确监测和记录,有利于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应用到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中

为了提高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水平,可以采用遥感技术与GIS 技术联合使用方式,实时了解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用资料。如此有利于形成长期性、动态性数据信息,能够为林业部门采取决策提供保障[7]。现阶段,我国很多林业部门构建了森林生态红线及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平台,通过延伸模块能够为GIS 平台优化、完善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协同作用。

(五)应用到森林监督检查中

为更加规范森林资源管理、实时跟踪监测森林动态变化,有效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水平,国家进一步提升了森林监督检查力度,并将其提升到常态化工作项目中。另外,林业部门通过每年对比相关卫星遥感图,对疑似图斑进行详细核查。但是在核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受遥感图时效性、清晰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时常出现核查错误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面积有误、图斑偏移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GIS 技术与无人航拍技术相融合方式解决。具体来说,利用无人航拍技术获取森林资源图片,利用专业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导入GIS 技术生成的高线地形图中,能够有效提高森林监督检查水平,切实解决传统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六)应用到森林防火中

GIS 作为先进科学技术,在森林防火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森林火灾发生率也随之提高,为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给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火灾发生具有突发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防火管理难度。尤其新时期,我国森林防火管理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管理措施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对此,需要积极应用GIS技术,通过GIS技术能够对火点进行及时定位,在森林火灾发生时,通过GIS 技术可以计算出空间火灾发生点、附近救援道路、防火隔离带等要素,有利于提高火灾扑救工作效率。另外,通过GIS 技术还能够分析林火蔓延情况。对火灾发生区域风力、地形等要素进行收集、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生成火势图,为火灾扑救工作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在GIS技术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当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森林资源保护和监测中。通过该技术,能够准确采集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利于及时发现森林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林业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及作出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为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林业部门森林资源森林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