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型农机技术应用途径及其推广难点

2021-11-27朱媛媛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农机农民生产

朱媛媛

(河南省禹州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河南 禹州 461670)

引言:新型农机技术广泛地受到关注,农业部门与农业经营者都是新型农机技术的受益者。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已经经历了许多年的发展,通过不同阶段的发展将新型农机技术广泛地推广开来,政府方面不断出台新的补贴政策与扶持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新型农机需要更大范围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坚实力量。

一、新型农机技术的概述

(一)新型农机技术的重要意义

1.工具与技术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生产工具对生产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能够大大提升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工具与技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推进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研发新型农机技术具有其必要性。

2.管理与调配

与其他的生产行业一样,农业生产中需要做到科学化的管理,为了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充分利用,离不开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辅助。新型农机技术在这一方面以科技取代人力,使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3.环保与发展

相较于其他产业,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力相对较小,但现代的农业生产中,农药与化肥使用频繁,对土地、空气、水资源等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新型农机技术能够更大程度上提升对农药和化肥的利用,避免人为控制下溢出的使用量污染环境,更好地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农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转型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到现在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已经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于2004 年颁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也随即出台,并经常更新。

二、新型农机技术应用途径

(一)解决大规模经营所需

多年来我国在土地政策方面做了许多优化完善,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中俨然是大型农场、农机合作社等集中经营耕地的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而集中经营的面积日益扩大,技术跟不上时代的、中小型的农业机械就已经不能适应大面积的连片种植区中的大面积集中生产需求。

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与种植区的生产效率有着直接联系,为了提高农机工作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农机故障可能导致的时间消耗,采用新型的农业机械更加可靠。使用新技术的大型农业机械在生产效率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能够花费更短时间完成更多生产任务,保证了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求的及时性。

先进的农机技术中配备的定位系统和计算机运算系统能够提高机组作业的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在大规模生产中十分实用,在大型种植区中更加有效地对资源进行了合理分配。

对新型农机技术的落实与系统化管理从真正意义上能帮助农业体系的规模化发展趋势,在农业生产中能构建一个完整的规模化的技术运行与维护体系,确保在推动农机技术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与农机项目的规范化发展与进步。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为例,在多年坚持应用新型农机技术后农作物耕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3%,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

(二)满足高品质的农业生产要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过于粗放,在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仍能看到粗放生产的影子。但近年来精确农业理念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对农业生产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以小麦的种植为例,人工种植已经渐渐被机械播种代替。机械有着比人更精准的播种距离计算与掌控,在种植过程中能够实现土地资源被均匀地分配到每一棵植株,更有利于小麦均衡生长,提高总产量。

农机在种植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将传统的种植强度降低。通过使用大型农机进行喷洒农药和施肥也能更好地控制农药与化肥的用量,更大程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也能减少农药化肥等的残留,有利于对粮食安全的保护[2],使农作物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使用新型技术的农机是顺应当前农业生产中品质要求的转变,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也是顺应市场中对精品农产品的要求。

(三)响应政策要求的生产作业方式

我国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坚持引导农业走向,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合理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将农耕对环境和土地的危害降至最低。政府有关部门为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提供了补贴与技术支持,例如免耕播种作业、深松整地作业等,仰赖于相关政策的扶持,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等新型农机的使用更广泛地被各大种植地使用,各种农业机械的合理使用也得到了引导。

(四)提升农机租赁作业的效果

在农业小规模的生产中,受限于资金、土地面积、使用频率等问题,农机的租赁和机械化服务十分常见。农村乡镇中小规模经营农户十分常见,农户们不可能家家户户购置生产所需的全部机器,于是便通过租赁的方法完成农业生产中需要农机操作的环节。

但通过对农机租赁使用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被租赁的机器因使用频率过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与质量问题,对作业质量有很大影响。农民对农机的工作效率有不满,但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只能维持现状。引进新型农机技术,在生产中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质量,提升农机作业的质量。向民众宣传质量优良性价比高的农机企业,在企业间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农机企业研发引进更多先进机型,帮助企业的农机研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也使农民的生产活动获得更大的便利。

农机租赁体系的构建也要顺应时代发展做出改变,对农机租赁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帮助农民协调租赁时间、处理机器故障、做好机器的维修与保养等。

三、新型农机技术推广难点

(一)存在使用风险

农机的新技术处在不断的发展优化中,会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新生产的农业机器会更适应当下的农业生产现状,但旧的并未损坏的机器也不能直接淘汰,否则会对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农民在选购农用机械时往往存在许多顾虑,主要是担心市场更新速度过快,采购时花费较大的农业机械会很快就被技术发展的进程淘汰掉,因此农民的农机选购往往会优先考虑功能尚可价格较低的旧版本机器。

此外,新技术的农机投入使用的时间较短,机器本身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机器的使用寿命、机器的损耗等均有待考验,人们的从众心理使得他们对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采取观望和排斥的态度,在需要消耗资金的农机采购上更是如此。往往在一种新技术农机大范围受到市场认可以后农民的选购意愿才有所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技术农机的推广进度。

(二)耕地规模限制新型农机使用

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土地经营方式仍然是分散经营为主,耕地的面积和生产的规模都较小,农民收入也低,对农机使用的需求就相应地降低了。

以云南省文山市丘北县为例,当地的林业用地和山地经济都存在着不小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丘北县自身受地形复杂的限制,耕种地的面积小,种植也较为分散,当地又主要种植多种不同的经济作物,如三七、辣椒、烟草等,这也大大限制了农机技术的推广[3]。

(三)成本过高制约推广速度

新型农机的研发过程中大量地加入新兴技术,传感器和 GPS 芯片等元件无疑是大大提高了农机生产的成本,新技术的农机售价比传统的农机价格高出一截,热衷于勤俭的农民往往是望而却步。

首先,农民的预算有限,期望价格低,即便新技术农机在实际的作业中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这样的隐性增收对农民的吸引远不如在采购时少花点钱。其次,农民在选购农机时也往往优先考虑现阶段的生产工作中对农机功能的需求,目光不会放得十分长远。此外,新型农机的操作先进,对于习惯了简单重复作业的农民来说可能较为复杂,农民会考虑到故障修理费用和使用障碍的问题,因而降低对新型农机的购买欲望,更多地考虑较为熟悉操作的传统型号。

(四)小规模经营限制了适用范围

在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承包模式仍是以分散经营的方式为主。耕地的经营规模比较小,直接导致收入低,农民的农机购置能力相对薄弱。大型农机也不能适应在这样的小地块作业,而农用机器大多都是为大规模经营研究设计的,在小规模经营中使用大型农机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新技术的农机往往面向大规模承包土地、农场经营户、农机合作社、国有农场等进行,在推广宣传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五)农民的思想认识制约了推广的实际效果

农民的生活环境地处偏僻,人民世代耕作,生活方式传统,思想也较为传统守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弱。而能够接受新兴事物的年轻人又往往更向往城市生活,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留守下来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又进一步阻碍了新技术农机的推广速度。

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对新技术有排斥心理,购买意愿低,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粗放的生产工作。对新农机理解不足、对新技术农机的操作生疏、对农机的维护管理也缺乏一定的了解,使得农机在使用中故障频发,也导致农民们对新技术农机的使用缺少认可,接受度低。

四、推广新型农机技术的对策

(一)推广方式的优化

1.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方面要加强对新型农机技术的宣传,企业方面要重视新型农机的研发。在推广工作中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农业部门也要扩大新技术农机的推广队伍,通过加大拉拢投资的力度,对社会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2.促进推广方式多样化

推广新技术农机的方式也要随新社会的脚步进行创新,当下的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人人都用手机吸取信息的时代潮流中,可以借助新媒体对新农机技术进行推广与宣传。其次也可以组织人员走到乡镇中,举办讲座,举办宣传活动等,面对面的传达新型农机的优越性,与农民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顾虑与担忧,为农民朋友排忧解惑。

(二)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推广新技术农机的技术人员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在宣传时亲身示范农机的使用,对农民提出的问题也要能即问即答,帮助农民更深入地了解新型农机,使农民转变传统思想,对新型农机的使用提高积极性,增强购买欲。

(三)做好售后服务

农机生产企业的各个部门要有机地结合,共同协作。生产工厂、技术研究、维修管理、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做好管理,更好地为新农机推广服务。在新型农机的技术、生产、质量、服务方面都能让农民 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在售后环节中可以多采用上门服务的方式,为农民消除一部门后顾之忧,为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4]。

(四)加强政府引导

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发展情况出台适应当下的激励政策,扩大新型器具引进的范围,增加新的种类。对智能设备、高端机器、机器维修等方面的补贴力度要加大。还可以指派技术人员进到基层,帮助指导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

总结:总而言之,新型农机技术应用范围广,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幅度大,对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要有完整的管理和规划,要整合工作要点,从多个方面加强推广。农业生产要避免因循守旧,新时代的技术发展快,过于粗放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因此更需要重视在农业生产中融入新的科学技术,扩大新农机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机农民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沃得农机
耕牛和农民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CHAME丞华农机展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农民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