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如何影响作品思想内容的研究
——萧红《呼兰河传》分析
2021-11-27王赫
王赫
(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祁各庄镇祁各庄中心学校,河北 廊坊 06530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主题与思想,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氛围中,对于人的生活、思维,以及生产活动的反映。
对萧红作品的理解,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离不开东北人民的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结合民国时期我国文化的变革,了解小说人物的情感与心灵,才能真正的窥见萧红笔下的人物面貌,文化视野和对生活的诗意期待。
三十年代女作家萧红一生是比较短暂的,而且饱尝人生的悲患。研究萧红人的小说及其意识,能更好的理解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及现代文学所历经的发展,能使人以坚韧的生命意识为旨归,以期唤醒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自主、自由”意识的实现而喜悦于心。萧红在回忆创作中展示了多种旧时社会的生命形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使如今的人们,能从文字中窥到更多的外敌入侵、民族动乱、国家残败这下的社会生活之现象。
(二)研究意义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正是个体生存和民族精神的危机时期,黑暗的时期中,中国的文学艺术、国民思想、社会发展均受到了极为严重摧残,动乱中的人民既需要一场现实的救赎,更需要从思想上的进行洗礼。从思想价值来看,《呼兰河传》潜隐的主题形态已传达出人类回归精神家园的强烈渴望,从不同视角对萧红《呼兰河传》展开研究的评述越来越多,如从女性生存角度、乡土生活角度、儿童人生的角度,以及从情感叛逆角度等,由此可看出《呼兰河传》的小说艺术思想之丰富,其对于当代文学影响的显著意义。
二、作者及作品概述
萧红,生于辛亥革命前夕的1911 年6 月2 日,于1942 年1 月22 日卒于香港(另有一说去世地点不详),现代著名的女作家,黑龙江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鲁迅曾称其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她笔锋非常犀利,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家乡在抗日战争中沦陷后辗转于全国各地,最后落脚于香港,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她的作品往往表现为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并且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1]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 年写于香港,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由此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小说虽然描写了人物,但并没有主角;虽也叙述了故事,但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然可各自独立成单,却又俨然是一部作品整体,将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沦陷的东北地区的社会现实生活,展现于读者眼前,受到来自入侵的影响,整个社会思想均受到外界文化思维、先进社会生产方式等的冲击,这种冲击伴随着极大的伤痛,带来的社会变迁也是极其痛苦,代价高昂,使人们不得不对这种变化进行深深的反思。
三、《呼兰河传》诞生的社会现实
(一)作品的时代写照
1940 年12 月20 日,萧红在寂寞苦闷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是她的后期代表作,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
小说写作之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巨大思想与生活的冲击将极大的破坏这个维持了数千年的社会秩序,而正在那个时候,小城的人们勤劳、纯朴、善良,但同时这些也与愚昧、麻木、野蛮、迷信等精神顽症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这些原本美好的品格,蜕变成相当残酷可怕的内心愿意与外在行为。造成这些悲剧的人,是“善良”的,内心充满“美好的愿望”,但却在这种“美好愿望”指引下,导演了一幕幕今日看来“荒唐”的场景。封建落后思想摧残了他们的精神,扭曲了他们的灵魂。萧红的《呼兰河传》则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北方土地上芸芸众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这一深隐的文化层面。[2]
(二)文化思潮表现
萧红的《呼兰河传》也有着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精髓,如果说《呼兰河传》深隐的主题形态:精神归返的寓言表达的是人类对精神故乡的皈依,是对救亡时代的艰难超越,因为它是对整个人类精神领域的一次深沉潜航。则可以认为:国民灵魂的挽唱旨在唤醒沉睡的国民,激活潜在的民族伟力,重构民族性格,重振民族精神,同样是对救亡时代的艰难超越,因为它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领域的深沉潜航。《呼兰河传》明显地发扬了“五四”新文化反封建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特别是鲁迅改造国民灵魂的战斗精神。这与萧红本人的文艺思想是一致的:“现在或是过去,作家的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
四、《呼兰河传》思想内容的展现
(一)《呼兰河传》小说的风土展现——浓郁的东北气息
由于三四十年代,侵略者已在东北地区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社会思想文化加以深深的迫害,反映在《呼兰河传》中,就是人们希望突破这一时期文化思想与社会现实的禁锢。通篇来看,小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表达风格,是萧红通过童年生活的回忆来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写作之时由于作者远离家乡,由此其回忆中的家乡画面更是充满着感情,但人们长期封建社会愚昧思想、侵略殖民社会禁锢思想及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作者身体状况不断恶化,使作者对未来的社会变革充满忧虑。小说情节所体现的核心文化思考,表现出了浓郁的萧红式创作特色: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3]
(二)《呼兰河传》小说的回忆展现——融合的诗意悲剧
该小说写作正值香港沦陷前夕,萧红也处于疾病状态。小说主要是从作者通过童年回忆的角度来展开写作的,是生活在都市的成年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并以儿童的视角对外部世界所作出的反映,表面来看是充满童趣、欢乐的、富有纯真之美。但深层次意蕴来看,则是时隐时现的寂寞感,是漂泊于外的成年人回忆童年的感受,借以表达对战乱中家乡的情怀与渴望,将现实中的无奈寄托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小说描述了很多那个年代生活中的悲剧式生活,这也是促使人们对过往社会思想与生活观念的深刻反思,因此能给人带来艺术上的感染和启迪,对后人的创作也有着一定的学习、借鉴作用。[4]
(三)《呼兰河传》小说的抗争展现——新潮的女性意识
三四十年代我国社会动荡,自身文化受到外来侵略的破坏,欧美文明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及领域。此时,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并普及开来,作为新时代的代表女性,萧红受过良好的教育,接受了西方的女性思想,但中国社会现实的残酷,让她的女性思想无法体现于生活现实中。
《呼兰河传》中很多描写女性的文字,“大孙子媳妇”“小团圆媳妇”“王寡妇”……她们连名字没有,虽女性优点很多,如众口称赞的胡家“大孙子媳妇”,温良恭顺,孝敬公婆,“做起事来并不弱于人,比起男人来,也差不了许多”,但这一切,也正是男权社会中“打造”出来的模范,女性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现实生活中女性生活常常是惨不忍睹的,这与其清新的笔调是一种对比。[5]小说中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天真活泼,却背井离乡,成了“团圆媳妇”,因为长得高些,不知害羞,吃饭多些,被“杨家太太”等乡邻耻笑摧残,直至最终悄然而逝,这充分表明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受过良好教育的萧红,目睹这些悲惨景象,其内心深受震撼,对当时社会女性生存环境的强烈不满,对女性命运的忧虑与无奈,成为萧红小说的一条重要且不可或缺之的思想变化发展的主线。[6]
(四)《呼兰河传》小说的追求展现——掩藏的自由心灵
萧红有着西方女性追求自由、渴望实现自身的理想,但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和国内战乱动荡,她对自由的渴望难以实现,她希望唤醒更多沉睡的女性,但对她们来说,自由终究很远。由于抗日战争在全国展开,萧红居无定所,且自身情感受挫,身体每况愈下,对国家与民族充满忧虑,现实中没有人能理解作家内心的痛苦,最后本想在香港这个相对西化的地方能找到心灵安慰,但战争中的香港也同样动荡,她寻找心灵与生活的自由的愿望彻底破灭,最终萧红倒下了,再也无能为力了,她的内心渴望,她的理想追求,以及受伤的情感,都凝聚在了她生命中最后的小说之中。
五、结论
综述上文可知,《呼兰河传》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特殊,且因属于作者创作后期之作品,小说中通过对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阐述,展现了那个年代东北特定的社会历史生活画面,在惨淡的回忆中对家乡而展开描写,倾注了作者诸多的情感,加之作者的离乡之愁、健康之忧,以及个人生活经历之流离,从而在小说中更多的倾注了对古老思想文化的反思,对社会新思想的渴求,对女性命运改变的期盼,通过多种思想感情与生活经历融合,阐述于小说的字里行间,可见,深入分析写作背景能令读者更深层次地体会文章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主旨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