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探讨
2021-11-27翟婧宇
翟婧宇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高职院校旨在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教学活动贴近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高职院校又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换言之,高职院校拥有大量人才,拥有大量高端智力资源)。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扬自己优势,积极开展科研管理,组织教师投入科研活动。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向学术型教育方面倾斜,忽视了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近三十年来,国内工业企业飞速发展;但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企业缺乏技术技能型人才,导致国内企业长期难以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升级。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发现了高等教育与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互脱节这一问题,鼓励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国内高等职业院校以较快速度发展起来。
高职院校肩负着多重使命,高职院校不仅要开展教学工作,还要主动开展科研工作。高职院校组织教师、学生共同开展科研工作,还可以为企业培养出大批高端应用型人才,同时又可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开展科研工作,为企业拿出创新性科技成果,可以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推动企业发展[1]。当前,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大调整,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可以推动各个地区的新兴产业实现升级、转型。高职院校主动开展科研工作,还可以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科研管理方面加强创新。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视科研管理工作。以德国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Karlsruh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为例,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是一座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的高等职业院校,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非常重视科研工作,该校长期致力于计算机技术、智能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微流控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并通过史坦拜斯转让中心转让科研成果,为德国企业提供新技术、新产品;被誉为德国的麻省理工大学[2]。这充分说明:做好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可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逐渐受到的教育部重视。2019 年,教育部办公厅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十四个部门印发《<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鼓励教师参与技术研发等活动[3]。但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并未主动开展科研工作,这些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2021 年4 月,江苏省某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专家为研究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随机抽取各地4 所高职院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高职院校教师共有280 人,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4 所高职院校,均建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均制定了科研管理的奖励制度、科研管理的项目制度。在全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79%的教师认为本校领导重视科研工作,但63%的教师认为本校为科研项目提供的经费不足,64%的教师认为本校科研气氛一般,有39%的教师认为开展科研工作会影响个人承担的教学任务,因而对科学工作缺乏积极性,不愿主动申报科研项目。
此次调查显示:当前,国内高职院校虽然重视科研管理工作,但许多高职院校缺乏科研经费,还有许多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愿主动开展科学工作[4]。
三、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研究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
早在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要促进教育与产业相互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链、人才链与各个地区的产业链、企业链、技术链相互对接,从而实现高校科研-企业生产的良性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主动开展科研管理创新。
(一)加快推进校企合作
各个产业,都是由一家家企业组合而成。离开了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产教融合也就无从谈起;离开了产教融合,基于产教融合的科研管理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高职院校要开展科研管理创新,首先必须大力加快推进校企合作[5]。
在这方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创立的中华职业学校,长期以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直重视校企合作,2014 年~2019 年,该校先后与近两百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2014 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就与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国厦工贸实业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炫胜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韩国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贝瑞特电器有限公司、南京建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龙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捷豹路虎汽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30 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在2015 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南京东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锐聚机电有限公司、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德湾数控机床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新远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等23 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在2019 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等南京芯传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凯龙蓝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外汽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爱普雷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ABB 北京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南京比邻智能识别技术有限公司等32 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教师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导向,为企业设计了许多实用型的科技项目,并主动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校在集成化高性能智能传感器、工业数据采集与处理、制造装备智能检测、数控机床状态智能感知与控制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专利。
(二)加强科研项目管理
高职院校基于产教融合开展科研管理创新,必须加强科研项目管理。通过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教师主动开展科研工作[6]。
在这方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科研项目管理,该校专门制定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办法》将科研项目细分为纵向项目、横向项目两个类型,并对两类项目进行了明确界定。其中,纵向项目属于国家、省部级部门立项的研究项目,而横向项目则是由企业单位委托,经费由企业单位资助,成果由企业单位采用的各类科技开发项目。《办法》的第五章,对横向项目的管理作出详细规定,明确要求:“横向项目必须实行全程管理”,“横向项目到账经费30 万元及以上项目需同时提交经校财务、审计部门审核通过的项目经费审计报告;到账经费30 万元以下项目需提交经财务处审核通过的项目经费决箅表,审计部门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抽查审计”“在业绩考核、职称评定时,主持理工科类横向科技项目年度累计到账经费达到200 万元及以上(人文社科类100 万元及以上),并通过成果鉴定,视同为国家级科拔项目(国家级纵向项目);主持理工科类横向科技项目年度累计到账经费达到80 万元及以上(人文社科类40 万元及以上),并通过成果鉴定,视同为省级科技项目(省级纵向项目);主持理工科类横向科技项目年度累计到账经费达到30 万元及以上(人文社科类15 万元及以上),并通过成果鉴定,视同为市级科技项目(市级纵向项目)。”《办法》还明确要求每一个项目负责人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科研诚信承诺书》中明确规定:“项目负责人必须恪守科研诚信,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不得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项目负责人必须按照项目合同约定组织、协调、推进项目实施,按期完成项目目标任务。”“项目负责人必须依法依规使用项目经费,对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符合性负直接责任,保证不发生套取、转移、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等行为。”
由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强化科研项目管理,该校的科研经费获得了充足的保障。2020 年,该校共有7485 万元科研经费到账,2020 年,该校横向到账经费超过5156 万元,纵向到账经费超过2320 万元。2020 年,该校发明180 项专利(包括新型氧化废液回收装置、金属表面处理化学氧化废液的回收利用设备、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碳钢酸液、带液体阻尼减振器的钢筒仓结构,等等)并转化46 项专利成果。
(三)深入推进企业-院校双主体办学
高职院校基于产教融合开展科研管理创新,必须进一步深入推进企业-院校双主体办学。通过开展双主体办学,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紧跟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方向,可以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为企业产品,从而促进企业、学校的良性发展。
在这方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出很好的范例。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动与吉利汽车、广西汽车集团、广西物资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办了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汽车、人工智能、智慧物流等多个产业学院。通过实施双主体办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科研、教学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7]。
结束语
长期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向学术型教育倾斜,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忽视了产教融合;导致国内企业长期难以实现技术升级。因此,离校必须着眼于产教融合背景,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这样,既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又可以促进企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