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传统图案创新设计》课程研究
2021-11-27有雯雯
有雯雯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研究背景
基于信息化的混合式教学近五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高校,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育行业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混合式课程设计,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能力日益增加。实践与操作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环节,从原来的注重线下一对一辅导,效果甚微,发展到现代应当紧随现代高等教育要求,实现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智能学习与交流,因此需要打造全新的课程设计体系。
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信息化研究相对其他国家起步较晚,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二十一世纪初始提出E-learning(在线学习)的概念雏形,强调传统教学中新的沟通机制与丰富的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希尔兹在1994 年提出共享虚拟学习空间的概念,同时大规模在线开放的慕课与增加学生主动性的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应运而生。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传统的线下教学与信息化线上教学,并没有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只是用于对教育的手段、方法、环境的互补。因此本研究立足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从艺术创新实践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课程设计相关问题。
本文探讨基于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通过传统图案及其创新设计理论探索,掌握创新设计实践的方法——不是简单地将图案移植到现代设计中,设计时必须要理解图案的意义内涵以及创作规律、文化背景,只有真正地懂得所使用图案的基本条件,才能做到变其形,延其意,传其神,进而设计出富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审美意识而又保留了民族神韵的新图案。本研究将以《传统图案创新设计》课程为例,探讨混合式教学设计,阐述具体实施方案,从而有针对性地将所学转化为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
一、课前教学准备——传统图案追本溯源
艺术设计专业教材的原始内容普遍分为四章∶概念,技能,方法和案例。其中第一章指出概念、源流和演变,以便学习者可以了解产品设计的定位和背景以及如何学习。因此利用"互联网+"线上教学作为主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发展。通过网络建立教材资源,共享最新设计资讯,可弥补线下课堂教学的不足。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时数较短,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学习,随后让学生提供反馈意见,从而不断地改进与更新教学资源知识库。
《传统图案创新设计》课程中对于图案的追本溯源会介绍一种是花非花的案例——宝相花,学生在教师的开篇引导下,可以收获宝相花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吉祥纹样,它是一种综合了各种花卉因素的想象性图案。在魏晋后盛行的佛教莲花纹样到宝相花的转变过程中,中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擦出新的火花,莲花纹结合了西方的忍冬纹、石榴纹、如意云纹与中国本土的牡丹纹样,经过长期的不断演化形成宝相花多样的形式。到了盛唐时期,宝相花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花瓣数量增加,层次也更加丰富,此时主要的花纹为牡丹宝相花。牡丹花为什么会在唐朝取代莲花成为宝相花的主体造型呢?众所周知,唐人偏好丰腴之美,唐代仕女图中的少女矫健而丰满,唐诗气象宏大风格健朗,这些都反映出唐人对于大气磅礴的美的崇尚。经过宋元明清几代人的匠心改造,它又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形态。宋代受到当时文学书画的格影响,宝相花的风格变为清秀自然,而元代则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粗犷大气,明朝的宝相花形式简单,并且日常的图案化……
对于宝相花的追本溯源,在设计和制作在线资源时,不必确保它们与纸质教科书完全匹配,但是要根据学生在使用设计资料的需求反馈来扩展内容,因此该部分课程可以综合多种渠道,并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要目标,初步建构起混合式教学共同体。
二、课中教学实施——创新设计方法
在新形势下,艺术设计教学除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教师应注重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资源,在课中进行重点讲授与练习,以便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仍以宝相花传统图案创新设计为例。通过对传统图案的追本溯源,我们得知宝相花纹是唐代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风气开放的体现,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在了解了传统图案的发生演变背景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取图案中的典型元素并进行创新设计,继而为中国经典纹样库赋予新的活力与内涵。这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对点、线、面等形式元素进行分解与组合。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一)面的分解组合
在传统图案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打破物种的界限(不管什么花草,动物都可以放在一起),打破时间的界限(不管春夏秋冬),打破色相的还原(如黑牡丹,黄菊花),这三点对于打散构成都是有利的。比如对一朵花进行打散,不仅可以对整花进行打散,还可以打散一个花瓣或一个花心;不仅花瓣外形可以表现,花瓣的脉络纹理也可以表现。这种分解对象的特点是以面的表现为主,有平面和影形的特点征,因此叫作面的分解组合。
(二)线的分解组合
线的分解组合主要指对轮廓线和组织结构线的分解,分解后只提炼线形的某一部分,这种分解组合能迅速将原图案概括成抽象化的结果。这种分解组合反对再现原形,扬弃自然形态或具象形态,说到底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创造活动。现代社会人们提起“传统”这个词都不陌生,对于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大力借用传统元素的抽象形式语言阐述时代的精神,这与具象表现在传承文化的社会使命方面是一致的。
(三)点线面的对称、反复、错位组合
史前的图案装饰由于受工业生产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留着自身的特色,如自然形或几何形,整体呈现独立性的特点,究其原因是因为手工制作不易做到单元的准确反复再现,即使是连续的,也是依靠近似的单形,而不是统一的单位纹样。近代构成理论及工业化生产促使机械的对称、反复以及错位组合诞生,在这里既要连续,又要克服机械连续的缺点——生硬、不协调的现象。将原形打散是消灭衔接界限的最好方法。
教师不仅应指导学生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设计,而且还应合理使用新媒体来制作或表现设计思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艺术设计的操作过程及结果,使用现代化的虚拟技术和手段来制作艺术作品,让学生体验交互设计等新兴技术带来的便捷与直观。
三、课后教学拓展——设计成果转化
在国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下,加快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重新建立基于传统图案创新的产品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成果转化也提出了新思考。比如从"新设计+新技术"课程融合到"创意+成果”校企联合,再如从设计成果的专利申请到转让,构建课后教学成果转化项目势在必行。
根据艺术设计类课程知识要点繁多且交叉,动手操作实践性强的特点,可采用进阶式、全流程动态教学跟踪,使学生从感性逐步过渡到理性认知,并引入专业热点,循序渐进的提升设计难度。比如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体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造、捕捉灵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开展调研与鉴赏,从而直观地理解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之路,思索设计迈向产业化发展渠道,激发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为解决应用问题能力提供依据。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吉岗道隆将设计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也是教师在引导设计成果转化时可以遵循的原则:
(一)提出问题:从功能、结构、图案、色彩、人、材料等方面对设计原型提出问题,继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设定目标。
(二)解决方法:对每项需要改进的目标,用分解重组的方法提出几种创新性改进方案,继而将改革方法综合归纳,然后画出多种改革设想草图。根据每项创新目标要求,选择较好的设想草图并进行计划说明,即对于每项目标做了怎样的具体创新设计。
(三)论证条件:从产品的功能作用、服务对象等方面对理想构思做理论上的阐述与论证,内容通常包括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和产品调查三大部分,并依据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如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动机、价值观念和对产品的期望值是什么?与设计物同类或相关产品的价格、销售渠道、分配路线、竞争情况、经营效果现状如何?产品的历史发展状况、更新换代的原因、产品的商标注册管理、专利权及有关政策法规等也属于论证范畴。
(四)制作模型:选用合适的表现方法与表现形式展示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一门实践性突出,综合型交叉性学科。基于传统图案创新设计课程的产品设计转化,涉及不仅包括图案本身,也包括造型、结构、材料、工艺等各方面要素,它要求设计师具备“通才型”知识结构。正如卡鲁索认为的那样,“跨学科实践的成果是基于对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提供一种答案的探究与好奇心。”
总结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本文研究的三个问题在课程设计中属于递进关系,它们都需要艺术实践来承载,这样可以使线上或线下的教学活动更具目的性;同时适应个体学生的差异,增强了学生的能动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多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作为交流的载体,强调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以及课程设计中的关联性与连续性,进而从根本上做到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艺术设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主要是将在线教学、传统教学优势有机结合的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通过将线上、线下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可以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从浅层次推向深层次,切实实现深度学习。同时基于设计成果转化的问题式与项目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直接面对真实又复杂的问题,以综合性、跨学科思维进行设计研究,综合运用各类知识与方法、技能以解决相关问题。教师不仅需要引导理论基础知识的自学,还要将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并且不断鼓励学生转换设计思路与视角,综合所有要素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的本质,这些对艺术设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