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话剧表演中对节奏的把控
2021-11-27王雄丽
王雄丽
(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引言:任何一个舞台剧表演都不可或缺对相应节奏的调和,在舞台上也需要各角色之间协调配合,对话剧节奏进行把控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舞台效果。演员在表演时应把握每一节拍,跟随节奏完成整套动作并使其可以连贯畅通是一项间艰巨的任务,即在实际表演当话剧表演者要如何做才可以把握好相应的表演节奏是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只有掌控好每一个动作与表情等才能同观众心理产生强烈的共鸣。
一、合理运用话剧表演节奏的要素
(一)作品的属性
不同的时代背景,舞台话剧表演所呈现出来的含义不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也不尽相同。一部话剧最终的表达风格、体裁及氛围融洽度会受导演、编剧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一方面,不同演员对角色的领悟程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剧情,间接地影响了表演节奏。另一方面,演员的表达技巧对舞台节奏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能进一步加强对话剧节奏的把控,话剧表演者需要将剧作中的情感基调与具体情境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将自身领悟的情感融入其中,这样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从而为广大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最终促使表演节奏上有所差异。相关人员在对现阶段的话剧体裁进行分析时发现大多数话剧作品多受国外文化影响,还有一些作品是基于本土人文风俗繁生演变而来,这促使话剧剧作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严格规范了话剧表演者的表演行为。为使话剧表演者能在舞台上可以准确地将作品的情感表演出来,他们自身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最大限度的还原剧作中的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1]。
(二)导演的引领
导演的正确引领同样影响着话剧表演的节奏,这是影响创作表现的另一重要因素。话剧导演是基于幕后指挥而衍生出来的,他们的存在往往会对整个话剧舞台的表现、艺术体现和美术创造起到主导作用。话剧导演将自身对话剧艺术的领悟与构思融入其中,让演员按此思路进行表演发挥,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将其传达给现场其他观众,所以这个角色具有主观幕后操作性。演员一般情况下都会严格按照导演的创作灵感和审美意图去表演创作,基于此,他们对节奏的把握和艺术行为的展现形式通常也会充分满足导演的基本要求。对当今时代的话剧做调查研究会发现我国话剧创作多是以导演中心进行创作表演,且多是遵循导演的思路进行发挥。即话剧表演者需要完全按照导演的思维去演示,充分按照导演的构思方式对话剧演出的脉络做梳理,完全根据导演对作品的理解,将会促使演员将话剧喻涵内容更好地表达出来,而根据导演的要求进行表演创作通常也会广受观众喜爱和欢迎。若演员完全摒弃导演的正确指引,按照自己对作品的情感领悟与理解程度进行表演创作,将不会受到欢迎,基于此确立了导演的位置。导演通常情况下会是话剧表演者的第一观众,他们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对演员的表演行为进行评价,提出指导意见,并对演员的表演创作节奏进行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演员的表演创作具有流畅性、合理性和相对完整性的特点。为了提高作品的质量,演员需要不断调整、规范化自身的表演创作节奏,演员在综合自身的理解程度的同时还要及时与导演进行沟通,需充分尊重导演对作品的创作灵感与意图,使二者充分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阐释出该作品的含义。
(三)特定情景的制约
有些舞台话剧最终呈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多是固定不变的,这就要求演员在特定的制约情景下进行话剧表演。基于情景制约进行话剧表演创作时,话剧表演者需要综合考虑剧本中的情节变化、时代特点、情节的真实性等,这是每一位话剧表演者必备的专业素养,因为它会影响演员的整体话剧表演创作。演员基于话剧剧本进行表演创作时,会受到服装道具、音响、照明设备、场景布景等因素的影响,这会限制他们的表演创作行为,这些情境制约条件是演员需要考虑的事情。为了还原作品情景使其具有真实感,演员需要充分掌控话剧节奏使其能在表演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此话剧表演者需要严格遵从特定情境的制约,以此保证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体态特征、时间轴等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基于此,在特定的情境中,为了使剧情可以展现出它独特的发展走向与变化趋势,话剧表演者需要合理的、科学的控制表演节奏,不能让自身表演行为受剧作中人物影响,需保持头脑清醒,灵活地将角色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剧作中的人物‘活’在现实中。以莎士比亚的剧作为例,他的作品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的情节特点,所以演员需要在基于制约性的特定情景进行话剧表演时有目的性的掌控表演节奏,这极其考验演员的专业表演创作能力[2]。
二、根据话剧内容实现对节奏的掌控
(一)掌握好整体节奏
把握好整体节奏感对演员的话剧表演创作有重要意义,它作为指导具体表演节奏而存在。话剧表演者在进行表演创作时应将重点放在掌控节奏感的技巧上,可推动演员快速抓住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要素,如果对节奏感进行细致研究,将会促进整个剧情顺利发展下去。演员在对节奏感进行掌控时需要带一定的技巧,即话剧表演者在拿到剧本后需认真研读,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演员在研究剧本时需要充分了解剧中角色的线索要素、整体剧情的揭示、情节的发展过程,在对剧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与导演进行沟通确定其他相关细节,然后反复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演练可以提升自身的表演技艺。合理地把控整体节奏感是每个话剧表演者最基本职业素养,若将节奏感贯穿到整个话剧表演创作中,将会使话剧舞台氛围更加融洽。为此,话剧表演者应调整自身的演出节奏,以便于自身可以充分适应话剧舞台的整体节奏感。通过对具体节奏的统筹管理,可以实现统揽全局的目的,进而推动话剧舞台上可以呈现出剧本整体的剧情变化趋势。
(二)努力呈现出“抑扬顿挫”的表演节奏
在一场话剧演出中,若是拥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艺术气息。为此,话剧表演者需要在表演创作中努力制造这种氛围,应致力于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这种“抑扬顿挫”的环境氛围中,其剧情也会随之不断地被揭示和发展,因此需要演员贯穿整个剧情将剧作全过程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部话剧都具有相同的剧情走向,它包含剧情开端、事件的发展、剧情的高潮和故事的结局。每一个表演阶段又会分出许多小片段,基于此从微观视角和宏观角度来对剧情进行分析,应使其具备“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话剧表演者应基于自身对整个剧情的了解和把握程度,合理地控制表演节奏,按照舞台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行表演可促使整个话剧更拟人化。若话剧本身可以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将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进一步传播深远[3]。
(三)根据人物进行话剧表演
话剧表演者若是塑造一个鲜明的角色形象往往会给观众带来更真实的感受和更切实际的体验,亦会促使其成为一场优秀的演出。演员在舞台上的行为都会成为塑造角色形象的一个关键要素。话剧表演者在拿到剧本后需要对剧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促使其对角色有更深刻的认识,演员可以对该人物角色所处的社会背景、生存环境、社会关系、家庭状况、以及性格特征等要点进行分析,用自己的思维构建一个思维框图,这样可促进演员对演出节奏的进一步理解,合理地将其行为方式运用到话剧舞台上。话剧表演者需要极具专业性才能借助人物角色特点将作品内容很好地呈现出来。
结语:话剧是一门应用于实践生活的艺术,演员是充分表现其形式的一个主要角色。演员了解作品的属性及创作者心理对话剧表演节奏有促进作用,只有掌控好话剧舞台上的表演节奏,才能将剧中人物特点生动形象地还原出来将其呈现给观众,亦是顺应剧情发展,凸显出他们自身表演天分水准的重要途径。只有真正了解节奏的表现形式,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改良方案,从而促使更多优秀作品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