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

2021-11-27邢颖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话剧表演表现性话剧

邢颖

(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引言: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类的审美思维也不尽相同,美学没有特殊的定义行为美、艺术美、心灵美、律动美甚至很多畸形逆时代逆潮流的风格也是一种美,就像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是丑也是美,话剧发展需要这种美,需要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对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演员逐渐拓展表现性思维来提升表演的张力,将话剧更真实的还原展现。

一、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概述

话剧起源于生活,是将社会表层现象艺术化,逐渐延伸到内在生命和哲理层次以达到升华,在话剧表演上需要演员深刻解读时代背景及人物环境,逐渐打破舞台的限制性将假设框架剔除,进行生活化还原以达到最接近生活的艺术层次,而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就是从最基础的舞台表现着手,通过表演的规律性和假定性出发,通过特定的思维途径进行人物性格剖析,通过行为对话分析人物微妙的心理思维和心理转变进而将舞台表现以一种美的形式表现出来,举个简单例子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哈姆雷特》经典程度不言而喻,莎翁曾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导致艺术理解角度和艺术看待能力不同,而在观看时会产生代入感,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进行情感整合,这就是由于个人表现性思维不同,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基本功,表现性思维的基础就是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情感共鸣能力,想要还原一部话剧这二者缺一不可,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可以针对不同流派不同历史环境年代背景出发,进行下意识艺术分析发觉和潜意识艺术表现,这对于演员来说是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二、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话剧表演中需要一定的引导方式或者自我调节方式来进行表现性思维培养训练,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是一种天赋性的创作灵感和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后天下意识学习来提升,话剧本身就是一门生活艺术,将生活通过对话和多种艺术形式相协调,融入歌剧、舞蹈、音效等艺术和技术提升整体舞台表现力,在话剧的表现形式上西方更偏向与舞台与演员的整体性,而我国话剧主要在表现形式以及表演技巧上更为注重,这需要演员在进行角色还原过程中将自身带入情景,通过表现性思维来察觉艺术情感走向,并通过人物情节激发自身的表演潜能实现整体话剧舞台多维度转换,现代话剧整体舞台布置较为简单,需要演员通过表演来完整塑造空间时间,才能保证话剧的完整性,这需要演员自身有着较强的思维模式,跳跃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结合将虚空表演实体化,这需要针对表现性思维进行专项训练,想要驾驭角色解读角色需要打破舞台限制进而投身进入剧情,将时代背景人物环境情绪化融入自身,提升自身的空间感知力和抽象思维进而提升自身舞台表现力,对话剧演员来说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是一种必要能力也是表演能力提升必须经历的过程。

三、现阶段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话剧表演上存在很多理解误区和人物解读偏移的现象,甚至超出了生活出现无厘头甚至理想化现象,导致舞台表现力大打折扣且其中的意味相对降低,由于自身的角色驾驭能力有限为了完成表演将作品简单化庸俗化,很多话剧演员基本功不过关将剧本解读不透彻,通过载歌载舞、方言模仿、歌剧戏曲密闭自身表现形式上的不足,导致整体表演不伦不类,在很多话剧的表现上没有完成主观分析和客观理解,整体像是以第三方身份进行主角还原,扼杀了角色灵魂这些都是不具备表现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话剧不同于戏曲歌剧和相声这些艺术形式,有着主观意识虽然需要像戏曲一样进行“手、眼、身、法、步”系统训练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通过表演提升舞台的联动性和整体性,很多话剧演员对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理解过于表层,也过于概念性,将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作为一种规则性观念进行学习,导致在话剧表演中不够自然不够真实,过于刻意的技能和表现方式让整体表演限制性过度过于狭隘,在现代话剧中很多演员沿用传统思维模式进行还原是过于粗略的,甚至有的演员对一系列类似话剧进行梳理整合统一进行模板制定,例如在《暗恋桃花源》、《大话西游》、《东邪西毒》这列喜剧穿越类型的话剧进行整合并采用统一模板进行演绎,这样短期内虽然会很稳定但是局限性太强,对于演员整体发展极为不利。

四、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提升方式

(一)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空间感知力提升

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需要打破限制和假定性思维,通过提升角色时代认知和人物内心发掘来提升表现性思维认知,在外径及舞台方面一般话剧舞台相对简单这需要演员通过表演来进行填充,这很考验演员的功底需要演员具备空间感知力来进行场景还原,否则整体表演就会有带入性隔阂,演员不能因为话剧年代产生代沟,需要主动分析适应,这需要演员自身拥有深厚的思维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尝试到话剧场景类似的环境去进行观摩和场景训练,并积极丰富自身的生活阅历以及情感经验,从任何生活细节着手调动情感带入进而减少表演过程中的隔阂,同时表演要有“点”,将每一个空间节点和时间节点进行梳理整合细化分析后串联就是一出完整的话剧。

(二)提升空间想象力和抽象发散性思维

随着话剧不断多元化多样化,演员需要表现得情感和事物也越来越多元,不只是实际存在的实体事物也包括虚拟存在的神话传说,很多时候在舞台上的表现不能借助道具只能通过演员自身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情进行还原,针对这种抽象事物需要演员有着较为敏感的思维和独特的理解将这种抽象事物实体化可视化,就像上述的《暗恋桃花源》《大话西游》《东邪西毒》这些穿越神话类话剧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导致表演距离感较强,在进行特定的梦境和场景还原时很多演员表演功底不够导致整体衔接性不强,针对这些虚拟抽象场景还原不仅需要具体表现还需要营造情感氛围,有时候不充足的表现也是一种残缺美给观众留下一定的思维想象空间反而更有深意,目前大多数演员都自身阅历丰富且累积了一定的人生感悟,但是抽象场景还原和情感带入需要进行特定思维训练来加强演员的发散性思维和抽象化思维,通过强大想象能力来提升表现能力,并通过扎实的表演功底和肢体语言表现能力进行舞台还原。

(三)进行系统的表现力训练

作为话剧演员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和工作主体,对工作的各个环节流程细化并在难点和关键点进行系统学习培训,演员不仅仅是熟悉台词掌握台本更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而是为了艺术还原,不需要记住过多花里胡哨的外界帮助要做到一个人就是一台戏,掌握舞台驾驭角色才能完成自身价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话剧的完整完美展现离不开反复系统的排练和表演训练,在现阶段话剧不断融入新艺术元素这对于整体舞台表现非常重要,想要将剧本与舞台协调演员自身极为重要,要把舞台当成生活,还原其真实性和生活化,演员在自身的肢体表现和语言融合上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并针对性进行呼吸韵律训练、肢体形态训练、眼神表现力训练、肢体创造空间训练、小丑哑剧训练、无实物训练等等,在手、脚、眼、动作、肢体、眼神的表现力上都需要针对性进行联动练习进而提升自身的话剧表现性思维训练,并不断提升自身艺术认知和审美高度提升生活阅历,更好的进行感情投入来完成肢体表现与情感表现结合,提升舞台整体效果真实的还原艺术传承艺术。

总结:现阶段话剧越发炙手可热,诸多新元素的融合让话剧整体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对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话剧的不断创新演员要及时进行自身能力跟进,想要掌握舞台驾驭角色需要演员具备表现性思维,通过系统的多维度训练来提升演员自身综合性和表现力,将舞台剧本通过演员自身肢体表现和语言表现进行协调,并通过潜意思的表现性思维进行艺术反馈和情感带入进而完成话剧艺术还原。

猜你喜欢

话剧表演表现性话剧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与研究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话剧《二月》海报
我是话剧小演员
都市年轻人的“话剧梦”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
浅谈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