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11-27谢晓琴
谢晓琴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福建莆田 351100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生率持续升高并趋于年轻化,该病具有反复发作、无法治愈等优势,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可出现血管、神经、脏器组织病变,其中糖尿病肾病为最常见并发症之一[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临床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现象并合并其他微血管病变,若病情控制不理想可继发肾衰竭等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及早展开规范化治疗[2]。目前临床多给予DN患者抗纤维化、抗氧化、抗炎等治疗,但其在调节机体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反应中可行性不高,因此需寻求一种更有效治疗方案。随着近年中医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报告显示中医可从辩证理论处方,通过调节机体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情况[3]。为深入了解其临床价值,该文遴选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45)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2~78岁,平均(59.25±10.62)岁;病程2~10年,平均(5.42±1.62)年。对照组(n=45)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1~79岁,平均(59.46±10.51)岁;病程2~10年,平均(5.48±1.5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审批。
1.1.1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岁者;②满足用药指征者;③符合中医DN诊断标准者;④精神及心理状态理想者;⑤知晓研究目前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
1.1.2 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丢失者;②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精神及心理疾病者;④无法独立表达自身病情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者;⑥药物禁忌证者;⑦对该研究药物过敏者;⑧自愿退出该次研究者[5]。
1.1.3 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诊断,主症为尿频量多、小便浑浊、神疲乏力者,次症为视物模糊、口干欲饮、耳鸣者,舌脉为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或细数者。
1.2 方法
纳入研究90例患者经相关检查确诊后由医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该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等,并指导其在生活中选择优质蛋白,禁食高糖、高脂、高盐食物,同时需在空闲时间进行适量运动,旨在将机体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对照组在胰岛素、药物降糖基础上选择氯沙坦钾片(国药准字J20180054,50 mg)进行治疗,口服,50 mg/次,1次/d,持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方剂中含有10 g红花、15 g当归、15 g赤芍、10 g川芎、30 g生黄芪、15 g地龙、10 g桃仁、灸甘草5 g,将上述药物混合后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口服,1剂/d,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临床疗效,显效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下降>50%,有效患者UAER下降20%~50%,无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6]。
②临床指标包括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 素 氮(BUN)、血 清 胱 抑 素(CysC)、丙 二 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治疗前后采集患者24 h尿液,将其混合后取5 mL为标准,使用全自动尿蛋白分析仪测定UAER;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肘正中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Scr,以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CysC,以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BUN,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消耗法测定GSH-Px[7]。
③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择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变化;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8]。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为95.56%,对照组为8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7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Scr、BUN、CysC、MDA低于对照组,SOD、GSH-Px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x±s)
2.3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3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HbAlc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x±s)
3 讨论
查阅相关书籍发现,中医没有DN对应病名,但结合其临床症状及特征可将其纳入“水肿”“尿浊”“消渴症肾病”范畴,其病位在脾肾,消渴日久可导致脾肾亏损,出现气虚、无力等情况,继而影响整体血运,导致血液阻滞于肾络,并兼夹湿热浊毒,出现蛋白尿等症状,因此治疗该病需以活血化瘀、健脾益肾为主[9-13]。
补阳还五汤为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的理气名方,其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等功效,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95.56%)高于对照组(80.00%),FPG、2 hPG、HbAlc低于对照组,可见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DN患者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并将机体血糖及肾功能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其波动较大加重病情,分析:补阳还五汤以红花、当归、生黄芪为君药,发挥活血祛瘀、补血活血、益气健脾等功效;以赤芍、川芎、地龙为臣药,发挥活血散瘀、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佐以桃仁、灸甘草等共奏健脾益肾、活血解毒功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在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中均有积极作用;其次该药物可改善线粒体调控网络、保护肾脏足细胞损伤,在保护肾小管损伤的同时,减轻或延缓DN进展;当归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甘草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内分泌等作用,将其混合后可从多个靶点作用于机体将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继而改善其病情[14-16]。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UAER、Scr、BUN、CysC、MDA低于对照组,SOD、GSH-Px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后DN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被调控,机体损伤程度明确降低,分析:高血糖引起的应激反应较强,MDA作为一种脂质过氧化物可直接反映机体过氧化强度指标,亦可反映机体组织损伤程度;SOD、GSH-Px均属于抗氧化酶物质,对平衡机体抗氧化能力有重要作用;其次在治疗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调整药物剂量,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调节炎症因子分泌平衡,可将应激反应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通过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可保护肾小管,延缓DN患者病情进展[17-22]。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情,亦可降低整体血糖水平,亦可降低其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及机体应激反应调控在合理范围内,值得借鉴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