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
2021-11-27李合亮
李合亮
在“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6页。的“大思政”场境下,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头强劲、成就斐然,但在承认这一工作重要性的同时,人们不得不面对理论武装不断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不断拓展、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受众主体地位不断彰显,教育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现实存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困境,解决实效性不强之难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以“获得感”为切入点,深入思考“为何教育”“如何教育”“效果如何”等问题,强化教育实效性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
一、问题焦点:忽视“获得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围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等主题,在党和国家不断出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力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三全育人模式、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如美育、劳育)等政策与措施的同时,国内学术界也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本位鲜明又可互为借鉴的研究成果。一是部分学者立足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特点、价值意涵、实现过程进行阐释。二是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进行重点探讨。这一研究在分析高校思想领域现状、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一般从党的建设、理论建设、载体建设、方式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策略探析。其中,虽研究视角不同,但却在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者、任课教师、学生)、加强领导(坚持党的领导、“马院姓马”)等方面形成了高度一致。三是对高校某一领域的教育实效性问题进行探讨,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科学素养与职业道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学科多专业多课程育德、多样化思潮应对等方面。虽然这些内容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但在论述过程中却出现了以部分替代整体的趋向,往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策略代替某一领域的教育策略,且出现趋同化,无非是惯常的“充分认识重要意义、强化理论武装、考虑受众需求、改革方式方法、实现教育生活化、加强领导、推动全员参与”的翻版而已。
诸上研究成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不过,虽然这些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判,并基于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育实效性这一目的而不断进行策略探讨,但是,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需进一步深化探讨:一是诸多研究存在着重复化、表面化、窠臼化、同质化的现象,叙事较为宏观,基本围绕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等展开,尚需在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的同时,立足高校实际,从教师与学生本体出发,探讨新时代在高校确立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解决“是什么”“为何是”的问题。二是相关研究对问题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提出适合高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尚需解决“建设什么”“怎样建设”等问题。特别是在策略设计方面,虽然表述方式不同,话语显示各异,但已有研究的关注点却惯常聚焦于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权衡,缺乏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指导,即或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阶级性,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强化党的领导、抓阵地与队伍建设;或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特性,强调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类课程与生活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与境界;或有意识地将显性与隐性结合起来,以先显后隐的排列方式进行策略罗列……
对于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校内到校外、从主观到客观,固然可以找到诸多影响因素,但剥离表面缘由后,根本之处还在于立论基点出现了偏差,即教育的设计与实施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没有深入思考如何推动教育活动有效运转,只是单一地从党、政府、学校的角度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划目标、提供策略。虽然这一惯用策略能较为科学地考量教育效果,但其视角对于教育主客体等相关因素而言往往是被动的、外在的,教育的冷冰冰、无情化色彩更强烈些。它只考虑到了教育活动的实质利益群体的需求,没有认识到这些利益需求需要通过教育的各个因素、各个环节来实现,致使表面上是在探讨教育的运行与效能,实际上并没有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没有充分考虑相关参与因素的需求与期望、满足与获得。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与应用既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衡量其为何需要接受思想教育、如何引导其接受思想教育、怎样不断提升其接受思想教育的愉悦度,也很少从教师的角度去探究其作为教育者所肩负的知识传授外的育人使命与责任,以及完成教育职责后的愉悦与进一步推动教育的动力,也没有从高校整体育人功能角度去考虑教职员工、各类课堂在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方面所担负的崇高使命与影响力,以及学校美誉度提升赋能于每一位参与者的幸福感,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缺位或不到位,才导致了虽然策略设计了许多、途径方式尝试了多个,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路现象频现。
总之,脱离“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显著的主要原因所在。这里的获得感不是指狭义上的学生“获得感”,而是指在更大视域范围内包裹着学生、教师、管理者、服务人员等在内的高校所有教育参与要素的获得感,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获得状态。
二、“获得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逻辑起点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与学校关注的重点与焦点,在高校表现得更为明显。无论是政界、学校,还是学界在继承传统经验与有效做法的基础上,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许多新理念与新措施,于是,政策愈加重视、措施愈加强力、细节愈加深化。不过,仔细梳理、剖析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做法,探讨与推行相关政策措施的逻辑起点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是经济工作等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新时期“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由此,必须从意识形态建设高度,从“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99页。的角度全力强化建设。具体到高校而言,往往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的特殊性质与任务予以进一步深化,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原点主要在于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为此,“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9页。这些论断立足于党和国家建设,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特性和与其所肩负的意识形态教育重任,判断是正确的,也是科学的。但是,问题在于这些提法的着眼点过于宏观,只是点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利益需求(也可以称之为阶级的获得感),并没有深入思考与细化这些需求如何经由一定的教育活动来实现,如何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将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有机结合,通过各类需求的满足来保证与推进持续不断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这就是政策策略与实际教育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所在。
实际上,认识与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呈现状态,一般用是否与理论设计符合、是否达到教育目的、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势头、是否能解决存在问题等指标来衡量。对这些指标的考察,固然要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影响,但更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因素出发,站在组织、参与、推动教育的角度,观察分析各类因素因思想政治教育而产生的获得性感受,这些包括教育者、教育对象在内的所有参与者的满足度与精神状态,以及对阶级、政党、国家、社会的推动作用,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态势与效果。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获得感评价”,这一方式既符合教育的规律,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并且就实际运行中的感觉、状态以及最终对教育效果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来说,获得感测量的方式更为有力、且更有可持续性。因为一是教育效果不能外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出发;二是教育效果不是一个孤零零的指标,而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系统综合体,它虽然被赋予了政治使命与阶级需求,但具体反映为主客体及各类参与因素的最终感受与表现;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开展一次单一的教育活动,更重要的在于思想的传输与培育,在思想教化的同时引导人们实现精神建构,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国家、社会的利益互动,这就需要从每一个组成要素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教育感受与表现而不断调整教育策略。也就是说,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目的的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出发,从主体性角度即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类组成要素而不是一般性的概述,从获得而不是被赋予的角度来认识与探讨,效果更好、更深刻、更持久。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3页。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的原则性问题,又涉及“靠谁培养人”等教育的主导性问题,还涉及“用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教育的关键性问题。由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知识传授、文化传递固然重要且必要,但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却更在于服务人的精神生活,关照人的意义世界,指向人的思想感受与精神支撑。这一教育效果很难用知识接收度、考试成绩等传统方式来衡量,更多的要通过参与要素教育前后的精神状态与行为来精准分析。基于此,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人类教育活动的效果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全过程地对教育所有参与因素的获得感进行分析:一是考察具有主动性与主体性的学生的精神感受,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其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是考察起主导性作用的教育组织者、施动者的获得性感受,这既包括一线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以及由这些直接组织者的感受而引起的党政部门的反映与决策;三是考察承担育人任务的管理者、服务者的满足感与愉悦度,这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人的思想建构与精神愉悦形成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四是考察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因素在维系思想政治教育运转中的作用发挥程度,这些因素虽然不会像人一样产生感受,但却对人的感受的产生与幅度大小起着重要作用,也会因各类感受的综合反映而被动态调整。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剖析、综合研判,才能形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的认知与判定,这就是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当然,以获得感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考察,还需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战略、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进行比对,科学分析,不断优化调整。
三、如何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践重心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建设性的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不仅仅需要理论探讨与模式设计,也并非仅仅表现为话语生活化的路径转换(如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通俗、政治经济学原理由繁杂到简单、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由高深到亲民),而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关键在于把握好时、度、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遵从性以及实践应用力,并将这一态度与行为作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核心指标。
(一)认识深化:全面系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当前,在教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情境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固然要创新技术手段、凸显教育资源,但其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价值更为突出,深化认识、持续推进、提升水平是关键。现在不是争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不学、教不教、如何学、如何教的问题,而是一个怎样深化教育、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如何引导大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即主动进行理论索求与精神建构的问题。为此,提高教育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重心不是讨论教育的主客体问题,而是探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教育中的地位与特性,以及两者谁的获得感更为重要。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因素不重要,只是说从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来看不应成为争论的焦点。因为时至今日,无论承认与否,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对于教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角色而言,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个知识与思想的建构过程,且是终生的,这是一个人作为社会人、政治人的基本条件与技能。
基于现时代人的教育背景与思想认识状况,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首要的是对获得感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是个综合系统,非单一因素所能代表与体现。我们知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主要指向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但面对具有主动性、主体性的人而言,要实现教育目的,提升人的获得感,所有教育参与因素只有按照其职能与角色分配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这并不是某一显性因素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党群系统及辅导员等所能独立完成的。虽然他们的作用更大,但绝不能将“对人的全面教养、对人的灵魂原本起着整体作用的教育变成了某一门课的任务、某一本教材的任务、某一个或一些教师的任务、某一个机构的任务;变成了在一个集中的时段里进行的事情。这种教育思维方式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造成了许多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大中小学与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越开越多,教材越编越厚,课时越来越多,但效果很不理想。”(6)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87页。也就是说,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策略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研究,要重在探讨以提升凝聚力和引领力为主要目标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而不是某一领域、某一用力方向,避免过去那种将师生员工、课堂内外、教育管理服务分化认识的做法。
其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认识固然可以用感受、满足、愉悦等词语来表达,但其实质在于考察经由思想政治教育所达到的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与意义。一般性的获得感是指由“因……而获得”,往往指向具体的获得内容与由此而引发的感受,如物质满足与所产生的满意度,但思想政治教育直指人的精神世界,是因获得思想而产生的精神感受,这是一种既复杂又深刻的获得效应。一方面,当思想传输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虽然接收了信息,但是否接受则需深入分析;另一方面,接收并接受,并不仅仅表现为言语上“我信”的说辞,更体现为实践中的支持与拥护。为此,无论对于教育者、教育对象,还是其他相关参与因素来说,所有获得感的产生与提高,均在于思想的变化,或巩固或改变,并能体现于实际行动中,伴随行为习惯而展现出来。
其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方式方法很多,但首要的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出发,精准发力。当前,为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许多高校做了很多尝试,或从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角度强化理论灌输,或从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角度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但却因为没有充分考虑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实际感受,而致使从理论到理论、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从课堂到课堂,形成了单向流动模式,甚至为追求所谓的生活化,失去了应有的立场,片面追求吸引眼球,致使理论为了迎合受众而丢掉了本真。为此,探讨合于实际且为受众欢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策略,需从获得感出发,在“常”“长”上下功夫,精准发力、科学施策,既解决入眼入耳,又解决入脑入心,在“入”的基础上向“深”转化。
(二)行动积极: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获得感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桥接性功能,它既要将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的思想观念以一定的逻辑与表述方式表达出来,又要通过特定途径与方式将此传输给每个社会个体,供其选择,引导其接受并遵从这一思想观念及准则。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反映表达的是否准确,能否正确地归纳总结,甚至简化通俗地表述一定阶级、政党的思想观念。因为思想观念往往以较为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教育者因认知程度不一,不可能原样传输,这就有一个理论转换过程,这一转换能否不违背原义且为受众接受则实为重要。二是受众能否接收并接受。对于任何一个教育对象来说,其思想并不是一块白板,不是一张需要书写的白纸,在接收信息前其内心已形成对特定事物的认识(虽然从第三方角度来看,这一认识有时不全面、幼稚,甚至出现错误),并常常以此为标尺去衡量所接收到的信息,经自我评判与初步选择,才可能有“接受”环节的发生。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的初期,教育对象往往以教育前的生活体验、心理感受、已有认识对相关内容进行取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从接受者的接受特点与规律出发实施教育的根本原因所在。
上述两个方面实际上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对他们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我们在设计与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始终围绕实现、提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获得感,激发其各自的教育投入动力与热情,引导教育从成功走向成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7)《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人民日报》2013年9月10日。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是学生心灵完善与智慧开启的引导者。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核心因素在于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在内的所有教师积极性的发挥状态,他们承担的不仅仅是思想文化的传递,还要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使命。这就需要一方面激发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另一方面又要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只有教育者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满足,才能提升其对职业的认同感、尊重感,并坚持不懈地从事这一职业,继而实现其背后的阶级与国家赋予的使命与功能。而对于教育对象来说,获得感是其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表现。我们知道,任何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政治需求,个体需求的产生、发展与不断满足为其成长提供着持续不断的动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7页。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运行必须以满足与提高教育对象的获得感为中心,抓住眼球、紧扣心理、贴近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学生主动融入教育中,凭借在场环境、教育者权威、科学说理、感情深化,或对原有认识进行补充,固化已有认识,或放弃过去认识,接受所接收之思想,继而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其获得感从初级到高级,实现思想与行动的一致。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系统中,除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这两个主体因素外,还有许多参与者,如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等。这些人在教育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保障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情怀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育环境的塑造、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获得感的产生影响很大,有时甚至可能出现“半斤拨八两”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心输入、辅导员在课下的有意引导,可能抵不过一个管理人员的不当言论、一个服务人员的不良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中,绝不能因为这些人不是教育的直接主体,而漠视他们的贡献,忽视其获得感的实现。事实上,他们只有因教育而有所得,产生心理满足感,才能立足岗位主动履职尽责,积极担负教育任务,精心开展管理服务工作,为整个教育实效性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氛围。
总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设,要着眼于教育过程中人的获得感的提升,契合参与者的利益诉求、精神需要和心理认同,从实践出发,在思想传输过程中,既要尊重受众价值主体性选择权,接地气、合需求,也要发挥思想教育的引导力,通过多个传输节点辐射学生,增强思想价值的浓度与影响力,还要做到全员育人,形成育人合力。
(三)注入活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物的因素“活”起来
“每一种教育制度都有其道德目标,它总是试图占据并影响教育的全部课程,它要创造出一种特定的人。”(9)[美]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缪青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8 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个教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个一般性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肩负有思想教育重任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理论武装、非思政课之思政育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实践影响、校园管理服务之全方位育人等有机组成的生态系统。凡是参与其中的所有要素、所有环节、所有情境都共同发挥着作用,都在直接或间接、明显或隐匿地影响、塑造着运行于其间的人。并且各个相关要素、环节间不断地发生着信息流、能量流的交换,且无休止地循环着。也就是说,除却人的要素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等物的因素均渗透着阶级意志、政党需求,包含着特定的期望与价值诉求,它们的完善、创新、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产生,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作用重大。由此,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好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
一是优化内容设置,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教育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所传输之主体思想,是教育对象获得感产生的源头,也是教育者获得感产生的重要载体,是影响教育质量与获得感发展水平的核心因素。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讲科学性,通过理论透彻性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又要讲实践性,以对现实问题的解析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令人豁然开朗的理论释惑、矢志不移的信念坚守、与时俱进的问题导向、身体力行的行为引导。在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际、学生身边事,不断充实教育内容,推动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结。如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活生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充分展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高校要科学运用这一展现中国制度与中国之治的现实教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定与提升学生的“四个自信”。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方法的创新既是对时代与时俱进的反映,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路径与旨趣。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8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获得感,必须在方法创新上下功夫。这一创新不是对传统方法的抛弃,而是一种继承发展,是扬弃。它不仅仅是传输方式的变革,而是要从载体依托(创新传播方式,占领思想传输制高点)、舆论影响(强化思想宣传,让理论与舆论同向同行、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提升思想舆论影响力与公信力)、话语权建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推进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融通转换、协同创新)、思政课改革(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统一)等多个方面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路径创新与转换。这其中,无论是传统的灌输,还是现代的情境体悟,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双向互动,只要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产生与提升、只要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增益,一切方式方法都可尝试运用。
三是优化教育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产生过程虽然立足点不同,但实质上是同一个过程,是同向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从准备、培育、产生到最终的实践展现,是一个逐步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获得感的产生,并不断推动其发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环节,此环节如果工作到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优化过程,做足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发展阶段的各类文章。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与特性,有针对性地用力,既可缩短获得感产生时间,又可提升获得感质量。如准备阶段重在全面了解教育对象,精准分析其需求,进而基于教育目的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对教育过程进行推演;培育阶段重在根据初期教育者、教育对象、其他教育要素间的磨合情况,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激发各类教育参与者的热情与激情;产生阶段重在推动教育获得感的落地,持续用力,引导这一获得感慢慢成长,逐步达到预定教育效果;展现阶段重在实现思想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并以此来反思教育策略,形成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备与借鉴。另一方面,完善过程,扩大获得感形成的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一般人类活动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人对人的教育活动,更主要的是它指向人的思想。我们知道人具有能动性,参与教育的每一个人都是具有一定思想认知的人。这在高校表现的更为复杂,因为进入此阶段的学生对部分事物的认知已经初步形成,对各类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与判断,而对于教师而言,虽然教育策略选择各异,但大部分人的思想认知基本形成,已有了自己较为成熟的教育见解与设想。此时,再按照一般模式实施教育的话,效果可想而知。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教育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刺激、推动高校教师与学生获得感的形成与发展。诸如,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既可增添教师的获得感,提供教育发展的不懈动力,也可积极发挥学生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巩固其获得感的可持久性。再一方面,设置议程,干预获得感产生的过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仅要创新理念、内容、方式,还要科学设计具有强大引导力、说服力的融知识传授、政治教化、实践活动等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通过各类教育方式的有效结合,使党的思想理论渗入至高校全体人员的意识、生活、习惯、行动中。在这其中,既要干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从思想供给、思想产生的逻辑始端,精心谋划精神生产,将合乎实际、指导生产生活的思想话语提供给学生,指导其学什么、想什么,又要通过利益交换、政策调整、舆论影响等方式左右精神文化传输,经由过程设置、热点关注、深度解读等途径,引导学生怎么想,提升其价值口味,坚定信念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