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021-11-27娄雨
娄雨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在现代技术支持下,相应优化和完善了建筑施工技术,人们对于建筑施工的要求持续提升,必须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确保计算科学性,以此满足业主需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开始广泛应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然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极易产生裂缝问题,必须做好科学分析和研究,制定标准处理策略。
一、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优势
1.为整体工程的承载力提升奠定基础。在当前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效能,在受力能力和承载力等相关方面都有着十分优异的表现和性能,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和综合效能的体现奠定基础,特别是在承载力方面有更为明显的优势。2.更经济适用,降低施工成本。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因为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材料中,占据比较大比例的是石料和砂土等相关内容,而此类材料有着十分显著的可用性特征,取材特别方便,更经济实用,可以切实落实就地取材的原则,因而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减少整体工程的施工成本。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制备
混凝土材料质量,对后续施工安全的影响非常大,为了顺利开展混凝土项目,必须科学管理和控制混凝土制备质量。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完整性与连续性,必须采用建模方式,对项目所需混凝土量进行计算,按照计算用料需求制备混凝土。不同应用场景与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同。在制备混凝土时,必须全面遵循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原材料比例配置的合理性,同时添加钢纤维、减水剂、粘结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所应用的设备比较多,为了全面确保施工设备稳定运行,必须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必须科学检测设备性能的质量,确保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以此维护混凝土浇筑质量。
(二)在土木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措施
1.结构措施,在规划与设计土木工程结构措施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抗震设计标准,对地震发生时的作用力进行检测与预算,并依照结果中的数据资料内容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与方案。例如,可以利用整体浇筑的手段对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梁柱开展浇筑工作,并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配筋构件。2.选择框架,在开展土木工程建设工作时,其框架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便是梁、柱,所有的结构构件都是利用节的方式进行连接沟通的。使用此种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结构对横、纵两个方向的承重力。除此以外,现阶段我国的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多,土木工程建筑的框架构件还需要具备承担横向风的荷载力。因此,在具体开展土木工程框架结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应用混凝土、柱等杆性刚接系统,有效提升结构框架的抗震能力以及荷载能力。3.基础设置,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基础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进行细致的勘察,明确建筑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水文条件以及施工现状。当土木工程建筑的楼层较多时,要对结构基础进行综合性设置;当建筑楼层较少时,可以对结构基础进行独立设置。
(三)严格岗位分配,提升技术操作的协调性
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操作中,工程管理单位要严格岗位分配。在施工技术人员整体操作分配到位基础上,明确到自身参与到技术操作应用的主要责任和义务,相互之间彼此协调,全面提升技术的整体操作协调性,满足实际工程施工建设标准。为了有效达到以上工作,工程管理单位在根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施工状况制定相应的管控计划。在专门的、针对性强的管控计划形成基础上,结合混凝土结构技术操作特点分析,结合施工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岗位应对状况合理分配。在人员合理分配基础上,提升技术操作的协调性,保证模板安装完整后再进行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提升整体的操作水平。
(四)从根本上有效做好混凝土浇筑
在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切实有效地落实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关键所在,同时着重做好混凝土浇筑也是核心环节。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进行切实有效的准备,首先,要着重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混凝土浇筑的具体方案流程和注意事项等等,这样才能充分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加强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提升。其次,要着重把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要求和标准,针对各类模板要深入研究,确保模板清洁工作得到有效加强,避免灰尘或者杂质进入。第三,针对模板而言,要对其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能出现凹陷或者残缺等问题,如果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要第一时间采取切实可行的修复措施,以此确保模板更平整,使混凝土浇筑表面更美观,符合应用要求。第四,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在具体施工环节,要统计好钢筋的数量,确保结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也要充分实现材料的有效节约,在整体的浇筑环节要严格按照相对应的规范和工序来有序进行循序推进,不能拖拉时间太长。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要委派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整体的建筑施工更科学规范,以此为后续的施工和运维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温度控制
混凝土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影响非常大。混凝土浇筑温度大于设计误差标准后,极大增加混凝土裂缝概率,从而使混凝土结构质量与安全下降。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科学检测混凝土温度。如果混凝土温度大于设计标准,可以通过雾化法降温,不能直接加水稀释。若施工人员加水稀释,将会改变混凝土整体性能,雾化法可以改变混凝土周边温度,降低混凝土自身温度。当采用人工控温法时,应当避免超冷和过速冷却问题。当出现过速冷却时,将会加大混凝土温度梯度,并且对水泥胶体水化度、强度造成影响,从而出现早期热裂缝。超冷会加大混凝土温度差,从而引发温度差裂缝。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还应当设置测温孔,采用上、中、下分布法。在大气内设置两个测温点,对混凝土温度、大气温度进行比较。采用测温仪测读时,必须遵循测温线变化顺序,检测不同程度温度值,同时做好记录工作。
(六)强化养护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湿度,二是温度。通过喷水喷雾,可以避免混凝土表面由于剧烈失水出现干缩裂缝,这就是保湿养护;而对于混凝土而言,其裂缝控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保温养护。在升温过程中,表层混凝土散热比较容易,而内部产生的水化热却散发不出来,温升比较显著,表层与内里由此产生的温差会让混凝土整体出现不均匀的受热膨胀现象,内部出现压应力,外部出现拉应力,当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此时的拉应力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在降温过程中逐渐冷缩,因弹性模量此时增长很快却要受限于基底,一旦降温太快,会在混凝土内部生成巨大拉应力,等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生成的拉应力时,便会出现将全截面贯穿的结构性裂缝,为建筑物带来巨大危害。浇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温材料、晚拆模板等,控制混凝土表面的降温速率,不使里表产生巨大温差,可杜绝以上裂缝的产生。某些工程选择能够良好保温的木质模板厚18mm,并于模板外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浇混凝土施工后的12h 内,通过浇水方式对裸露面保湿,并以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再铺设草垫实施全封闭式的养护。采取模板晚拆方式,做好为期14d的养护,养护期间以洒水方式让薄膜下侧始终保持湿润。
(七)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中容易形成外墙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降水过程中外墙结构上出现的水幕导致墙体渗水漏水,二是墙体裂缝导致渗水。土木工程建筑中外墙结构的防水防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控制:1.施工前图纸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要在项目施工前以区域自然环境和各种防水材料的特点、性能充分考察,确实房屋外墙防水层的防水标准、外墙砖体间填充材料的配比情况以及施工材料的型号、种类等,加强设计与材料的质量控制。2.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建筑施工要求完成施工,墙体所用砌砖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浇水处理,严格把控防水抹平层的施工质量,杜绝因材料质量不达标而造成抹平层外墙渗水等现象出现,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监督管理制度,在管理层面严把施工质量关。3.在外墙防水砂浆抹平层施工完成后,对土木工程施工中脚手架、螺栓孔洞等进行填堵,填堵前要确定空洞内的混凝土、砂浆碎屑、套管等杂质彻底清除,然后下孔洞内壁均匀涂抹水泥将,最后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以及膨胀剂等进行填充封堵,最后在封堵完的孔洞外面涂防水材料,对于已建房屋建筑外墙出现裂缝的情况,应采取填充施工技术,在清除表面杂质后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在施工中要确保填堵材料与原有墙体衔接的密实性,从而降低后续外墙渗水漏水情况的现象。
(八)全过程监理工作到位,提升整体的操作水平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技术整体操作实现中,为了提升技术操作水平,应全过程监理工作切实到位,这对于提升整体的操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全过程监理工作进行中,要从混凝土结构技术准备阶段、技术交底以及技术操作全过程以及技术操作核查等方面全过程落实。管理团队应在结合结构技术操作特殊性的基础上,深入落实全过程操作监理,给予监理工作机构有效的引导和支持。要在工程项目内部塑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以此促使在监理工作深入落实中获得其他部门的支持,提升混凝土结构技术监理水平。
结语
土木工程项目在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中,能够针对当前技术操作应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技术交底、严格岗位分配、深入使用检测技术以及严格技术监理工作到位等方面落实,全面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操作水平,满足土木工程项目施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