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线上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2021-11-27刘家祎胡杏培
刘家祎 胡杏培
(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教育部多次强调“停课不停学”,这为线上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适应特殊的教学大环境,实现教学任务,线上教育平台数量迎来大爆发,高校适应并注重发展线上教育是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共享,提升教学成效,但同时也为高校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高校实施线上教育的价值分析
疫情期间,开放国家课程资源、各地网络平台资源、校本特色平台以及特殊时期新增的免费课程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全民共享,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线上教育在丰富现代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评价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成效。线上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其打破了时间、空间、地点对教学的限制,丰富了现代教学方式,让教学授课不局限于教室,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增加了师生的交互频率,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反思并改进教学活动,学生也能反复观看,温故巩固,提高教学质量。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格雷格•帕帕佐普格斯所言:“大学的任务更多在于创造学习环境,其系科的实力则是次要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讲课,更需要的在各学习小组之间来回走动,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同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式教学。”[1]教师可以在各个教学平台上,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学习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和评价。在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不足,改善学习行为。学生也可匿名开展对教师的评价,而教师则可对反馈内容进行能动性反思,调整施教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线上教育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与传统课程相比,个性化教育是线上教育的另一大亮点。线上教育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通过分析相关记录,可以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兴趣点以及学习薄弱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及有效的互动答疑环节。而大数据提供的学情报告书能够及时反馈线上教育问题,有助于教师随时调整教育设计,通过互联网平台适时指导,实现适才的个性化教育。
最后,线上教育扩大了教育资源供给,有望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线上教育是有效缓解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实选择,也是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比更灵活、更多元,在线学习对教师和课程更具自主选择权。[2]线上教育有助于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更好地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和覆盖有利于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减小与发达地区学习者的学习差距。
二、高校线上教育所遭遇的困境
(一)缺乏有效互动,学习效率低
教育的根本特性是双边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但线上学习较差的体验感和不现实感正在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及教学效率的实现。线下学习的场所主要为教室,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实现合作学习,而线上学习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情感性体验较差,学习氛围更无从谈起。由于教师不能实时观察到学生个体的上课环境及学习行为,无法对学生进行实时监管,而自律能力低的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把精力分散在其他方面,使得线上学习往往难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成效甚低。
(二)监管体制不完善,刷课软件的肆意介入
近年来,在线教育企业层出不穷,但大多数的企业和平台都是昙花一现,师资力量低下,教学制度松散,这从侧面反映出教育监管体制对突发式教育企业短期监管能力不足的缺点。究其根本是在线教育市场的火热吸引了资金的流入,但企业没有立足创新根基,随波逐流。在线教育因网络资源沉淀庞大,经过筛选后就可以发现很多优质教学资源,但许多人因懒散浮躁,不愿静下心来花些时间研究和学习网络课程,使得刷课业务得以兴起并快速发展。[3]各类刷课软件在学生群体中受到追捧,成为在线学习的主流学习方式,网络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教学成效甚微。
(三)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对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教学影响较大,其学习常常受生理状况、兴趣、外界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居家学习和教师线上授课使得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师生在空间上被隔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性,这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动机和较强的自律能力才能完成学习。”[4]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娱乐消遣”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负面网络文化,影响着网络课程中情感目标培养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给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四)线上课程体系不完善,与教育发展不匹配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受突发疫情的影响,大部分高校自愿或被迫开始实行线上教育,但由于这是一次从零开始的任务,学校、教师和学生大多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尤其是线上课程资源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需求匹配度低,正在阻碍着线上教学的深层次发展。一方面,一些不适合线上学习的学校课程模块如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也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学生不能自主体验、观察和探究,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线上课程众多,但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实际及学生需求契合度高的课程却较少,且线上课程缺乏指定教材,教师在选择时会出现线上课程与学校培养方案不匹配,配备的教材与授课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影响着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高校线上教育发展的优化途径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完善反馈体系
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不断交融的大环境下,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是首当其冲的。教学要尊崇以人为本、共同学习和督促进步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线上教育的特点,在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和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灵活处理,彻底改变单一的“听报告式”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讨论主题,组织学生互动交流。课后安排适当的作业,勤督促,认真分析,及时总结,对症下药,善于发现亮点对其进行表扬与激励。如有不按期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师应当仔细查明原因,找出症结所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并进行跟踪调查。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勤交流,听取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诉求,结合学生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二)线上教学实时监管,构建监管系统
课程平台建设应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坚持符合在线教学需求的“一体化”构建原则,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杜绝形式主义。[5]陈慧女副教授曾言:对于“代刷”组织应当坚决制止,对依靠“刷课”来获取学分、拿到高分的同学也应该按照“违反诚信原则”来予以适当惩罚。学校和平台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网络课程资源的监管,完善网络课程体系,构建优良的网络教学资源学习结构,使网络资源能够不断走向正轨,促使学子们能够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三)利用优质网络资源,树立正确价值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道德教育力度,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帮助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找准方向,使其学会利用优质网络资源,规避网络“负能量”,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绝非是一日之功,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育实时、高效等特性,多角度、全方位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受到不良思想侵蚀,使学生在良好的网络教育中自觉形成正确的人生信念及价值观。
(四)优化线上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匹配度
优质的课程资源,完善的线上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学校要坚定地把优质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应用作为线上教学的核心工作,让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首先,要加大线上教育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有学校特色、代表性强且数量充足的省级或校级线上课程。其次,推进学校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打造校级课程,以满足学生网络学习的需要。成立专门的网络课程管理团队。对不同课程成立不同的研究组,研究组内的教师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共同完成线上课程的资源建设。最后,国家和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有利条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于线上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之中,并使教师能够基于网络课程平台开展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师生教与学的能力和体验。
(五)发展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互帮互助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但网络教育不可能完全取代线下教育,与线下教育相融合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上教育不仅要求知识的准确传递,更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例如教师们通过网络平台更便利的共享教学经验来解决与学生线上互动问题。当学生们感受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不同魅力时,可以更好地接受线上教育。因此,学校和教师将进一步提高对此的关注度,发展教育信息化,发挥线上教育的共享优势,为未来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打好基础。
线上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资源丰富、方便快捷,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教育的深度融合。但在突发情况下采用的教授方式无论如何都是有界限的,暴露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找出问题根源,总结成绩和不足,在今后的常态教育中规避缺点,发扬优点,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活用,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