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2021-11-27徐鑫何金娇李鹏孙国鹏

魅力中国 2021年38期
关键词:生物学思政课程

徐鑫 何金娇 李鹏 孙国鹏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课程思政始于2014 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它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习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挖掘普通生物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利于实现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

从教十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韩愈在《师说》中做过回答,“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之前,首先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可是,曾几何时,作为专业课教师的我们认为“传道”那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我们只要“授业解惑”帮助学生找到满意工作,考上理想院校研究生,就万事大吉,这造成了思政与专业课的疏离。实践证明学生在大学阶段没有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工作中是迟早是会犯错误的,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会对前进的方向感到迷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依赖于大量思想道德品质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对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为进一步扎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新乡学院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并把课程思政作为“课堂教学奖”活动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专门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发现思政素材其实蕴含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但如何自然融入,实现润物细无声地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

普通生物学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对于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开局引领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全过程,进而探索一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模式?如何充分挖掘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立德树人教学体系?这些问题是摆在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专业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普通生物学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师理念,增强专业课程思政意识

第一,要增强教师教学改革意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变革中从低级向高级、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只有不断变革,才有发展和进步。同理,人类的教育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进步、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变革永无止境。所以,要具有改革意识,以时代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依据不断变革教育,以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形式

普通生物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涵盖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内容繁杂,在教学改革中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优化。对与高中重复的内容,列出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深化,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课堂教学形式改革是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化课程思政改革,需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对传统“填鸭式”或“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在于实现教学形式与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统一。普通生物学课程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首先需要围绕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行课堂教学形式选择和教学环节设计。

三、收集、设计课程思政学习资源

当今生命科学的发展异常迅猛,我们教师要关注生物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使得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体现生物学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要求教学团队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每年都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生物学最新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科学家的突出贡献,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课堂上适当补充生命科学发展史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生命科学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我们参考《生物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1],根据其普通生物学课程特点和教学特征,将其蕴含的思政元元素划分为以下八个维度,有机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一)政治认同

为了实现培养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我们将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核心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政治元素与普通生物学知识有机融合,力争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创新性地在历史重大事件以及时政新闻中注入思政元素,在几千年来我国生物学发展史中深挖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贡献。结合屈辱的中国近代史,总结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艰难历程的经验,分析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在党领导人民一步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卓越奋斗历程中,展现新中国在传染病的控制、环境治理、身心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从农业、医疗、健康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入手,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宝贵历史积淀与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结构、新陈代谢、免疫机理、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进化等章节知识点紧密融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醒学生不忘历史教训,牢记使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大胆创新、崇尚科学的优良品格,提高社会主义责任感。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学生养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习惯,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二)家国情怀

我国历史悠久又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提炼传统文化资源、历史事件的精髓,结合现代生命科技理论对其进行阐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利用、深度发掘历史和当代名人、名事,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新、老一代生物学家坚持不渝、勇往直前为了祖国和人民艰苦奋斗,不计个人得失的先进事迹,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祖国美好的明天需要一代代人努力奋斗。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珍惜国家荣誉,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三)公民品格

公民品格的培养需要新型课堂教育模式的引入,我们充分贯彻“学生本位”的主导思想,着重启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思考,进而提出个性化问题,进行创新性探索,培养品格良好、符合国家发展需要、能适应不同岗位的社会主义人才。首先,这要求教师身体力行,通过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语言,用严谨的教风和细致负责的教学态度获得学生的信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次,教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不仅是在课上,而且要在课下形成积极、良好地互动,通过教师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将知识和技能上的“授业”与精神上的“树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成才”先“成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四)科学精神

普通生物学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同学们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开始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极需养成新的学习习惯以适应全新的大学学习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当今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现状使得“团队合作”成为进行科研的首要条件。所以我们以此作为科学精神培养的切入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协作学习,完成团队讨论和作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成为专业技能过硬,职业道德优良,与人合作素质较高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五)生态文明

目前我国国富民强,已经全面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但是生态的严重破坏大大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生态文明建设是下一步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重点,这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更是符合国情、顺应民心的伟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肩负构建社会生态安全的重大任务。普通生物学涉及生态学相关章节,在教学中我们将生态文明和安全教育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挖掘课程中涉及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总结成思政案例,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六)法治意识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为人类带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生物安全、生物伦理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缺少法制的保护生物学也会同其他学科一样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在课程思政中我们从实践应用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遵循生物伦理,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七)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很多文学家通过描写自然风光、动物、植物表达人生感悟。自然界的规律是相通的,仔细斟酌很多普通生物学知识点都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俗语、成语、谚语等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建立文化自信。

(八)全球视野

当前生物学不仅是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重点,更关系到国家安全,是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中的优先领域之一。普通生物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立足于国际形势来理解我国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和方向的必要素质,指引学生要登高,注重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扩大他们思考问题的格局。

四、增加课程思政实践

鼓励学生实践锻炼,融入生命科学创新思想,培养实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性强的生命科学大赛、挑战杯、教师的科研项目等,以赛促学,培养学生自主从事项目研究的能力。在这些实践中,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在学生实践出现困难时要适时提供帮助,要鼓励学生创新,不怕失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毅力。

一项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不停努力。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行改进,找到最适合普通生物学的课程思政方案。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基于摸着石头过河,勇于敢闯敢试的精神,在边改革边探索,边总结边改进,边前进边完善的进程中,最重要的是扬帆起航,并迈出了最坚定的步伐。每一次教学改革,不求完美无缺,只在于步步提高。对普通生物学教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通过抓住关键问题,以解决关键问题促进其他相应问题的解决,实现全面提高。

经过近三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做好普通生物学课程思政需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要选材得当,课程中可引入思政的结合点很多,不必点点必结合,避免过犹不及,每节课选择1-2 个突出的结合点,最好与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大家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结合,将社会道德、世界观有机融入,以提高立德树人的效果;第二,自然融入,感由心生,不要为了思政而思政,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站位要高,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自然的融入课堂,使学生乐于接受;第三,重在行动,大胆尝试,不同课程的思政实施现在还缺乏统一的模式,万事开头难,只要内容和方向正确,为学生传递正能量,要勇于尝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生物学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思政课“需求侧”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