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
2021-11-27贺雪萍
贺雪萍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安 638300)
性教育是世界范围的重要教育话题,我国性教育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2017 年北师大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发《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出版《珍爱生命》读本,有关尊重他人,寻求帮助的方法等内容。教材引起很多家长网友的质疑投诉。许多家长认为读本内容尺度过大,宣传读本内容露骨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部分人认为要在教师父母引导下是使孩子接受科学性教育知识。性教育话题成为持续舆论热点,如何开展性教育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官微发布小学生狂吻视频,许多网友评论持否定态度,事件反映我国性教育缺失。当下中国性侵,不洁性行为导致性病感染等新闻频发。性教育重要性得到大众认可。中职生性教育方面严重缺失,意外怀孕等事件屡屡出现。目前有关中职性教育研究较少,中职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大部分中职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等原因被忽视,导致学生通过色情网站等不当途径了解性知识。加强中职生性教育研究意义重大。
一、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现状
当今青少年由于思想观念受到西方性自由的影响,对性行为理解更加开放。我国性教育未纳入教育体系,学校未安排足够课时开展教学活动。由于性教育不足导致学生性行为问题频发,加强研究青少年性教育问题非常必要。性是决定人类男女生物特征总和,包括性身份、性爱倾向等方面,性存在在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产生结果。性健康是具有性欲者心理感情与行为社交功能良好,适应丰富人际交往专题,性健康需要积极对待性关系。
(一)国外相关研究
1912 年国际卫生组织首次使用性教育概念,最初尚未开设系统性教育课程。60 年代后政府社会支持性教育工作,因各国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各国性教育目标方法等方面各具特色。国外开展性教育历史悠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亲近,教育内容组织形式逐步趋于完善,总结国外性教育经验有利于为我国性教育提供理论支撑。青少年性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美日等国家重视青少年性教育问题。60 年代美国青年受性解放革命冲击,艾滋病等社会问题泛滥。1991 年美国专家合作完成《性教育综合大纲》,内容涉及生育、避孕等方面性健康知识。全美80%高校开设性教育课程。美国青春期教育包括避孕教育与春节性教育模式,NAEA 帮助联邦政府普及性教育知识,解答青少年性健康方面困惑。
(二)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性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相关研究集中于性教育政策回顾,性教育发展历史,性教育原则方法等方面。目前我国围绕青少年性教育问题出台系列政策,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中国防控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等纲要文件涉及性教育相关内容。201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青少年性教育纲要,为18 岁以上青年设计相应教材。国家从宏观层面对性教育引领,由基础知识教育过渡到性责任等方面内容,纲要发布对我国性教育开展提供指导监督。建国后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发展经历1949-1977 年禁闭时期,1978-1987 年萌芽时期,1988 年至今发展时期。我国性教育研究在政策方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很多地方未开设专门性教育课程,中职生人流低龄化等现象突出,加强对中职生性教育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职生性行为态度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招生数量保持普职平衡规模,但中职学生管理中师生关系紧张,很大原因与学生恋爱早孕有关。学生管理中不少中职生对性健康知识缺乏了解,早孕造成学生心理危机。中国社会对性行为公开讨论讳莫如深,由于传统文化性与道德纠结,学校面对性问题顾虑重重,导致中职生性教育被忽视。中职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处于身心冲动与理智控制矛盾期,性生理基本成熟,受到传统性禁锢影响与西方性解放感染,研究中职生性教育非常重要。调查当前中职生性行为态度存在缺乏责任意识,男女交往不道德等问题。
(一)中职生性行为态度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青少年传播正确性知识的生活环境,由于家长与子女缺乏沟通,青春期孩子缺乏正确性教育引导,导致对科学性健康知识缺乏了解。青春期中职生性心理发展滞后,女生缺乏对伦理道德方面知识,由于家庭学校未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性教育,导致中职生性行为态度出现各种问题。中职生感觉可以处理个人事务,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使内心产生心理困惑,由于家庭学校教育把学习放在首位,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对性健康缺乏正确认识。中职生轻易出现同居行为,面临意外怀孕等生殖健康问题威胁。全国青春期青少年达2.6 亿以上,中职生早恋早孕等问题成为家长的心病,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性教育缺失对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中职生性行为态度问题分析
中职生早恋处理不当出现过早性行为,由于缺乏性教育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职生性行为态度错误客观原因包括社会不良影响,性教育缺失;主观原因包括学生性心理成熟滞后与生理成熟矛盾。研究显示青春期性生理发育较十年前提早2 岁,女生初潮年龄下降到12.28 岁,性心理成熟前倾体现在自身性体验方面,男女首次出现性冲动、性梦幻平局年龄为14-16 岁。性成熟觉醒使得学生对异性充满好奇,中职生社会化程度低,性适应能力较差。良好的性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性适应能力,青春期缺乏正确引导会使学生感到迷茫困惑,出现过早性变态等问题,引发少女怀孕流产等行为。
三、中职生性教育问题研究
(一)中职生性教育中的问题
当前中职生性教育问题体现在性适应能力差,缺乏规范性教育课程,中职生性价值观念偏差,获取性知识渠道不科学等。目前中职生性教育缺少规范课程,未执行性教育大纲目标,中职生对性知识需求不断增加,由于班主任教师对讲解内容浅显,大多数教师未系统开展性教育,一些敏感内容不知道如何把握尺度。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了解人体生理结构,对性传播疾病了解较少,导致少数学生出现婚前性行为,不重视堕胎对自身的伤害。
调查表明,很多学生感觉性话题难以启齿,对性问题缺乏正确观念。部分学生不能通过正确方式排解性冲动,不能与异性和谐相处,中职生性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家长认为性是私密事情,大部分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难以回答孩子提出的相关问题。学生从父母处获得性知识较少,学校家庭非学生获取性知识主渠道。目前网络上的色情广告,各种淫秽色情小说等内容对学生性教育产生误导,未涉及性心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科学知识。由于受教育程序,师资等原因,农村学生性知识掌握程序与性健康水平较差,少数民族学生性价值观与适应能力等方面较差。
(二)中职生性教育问题原因
中职生性教育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行政管理,学校与家庭教育缺失等。行政管理层面问题表现为对性教育态度不明确,教育不均衡。中职生性教育很大原因由于行政管理部门对性教育态度不明,对性教育态度含糊,导致性教育进入学校视野困难。中职生对异性充满好奇,我国青少年发育较早,由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家长教师的引导。
性教育包括卫生健康安全等方面,教育部门缺乏支持无法执行,政府层面需要明确态度,采取有效措施规划性教育工作。管理部门为意识到青少年性教育需要学校工作,未出台明确政策要求,导致中职性教育缺失。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薄弱,合格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性健康水平较低。校长对性教育决策取决于上级要求与教育管理理念,学校实施性教育取决于校长态度。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理念对性教育不重视是导致性教育缺失重要原因。目前学校缺乏规范的性教育课程,开展性教育需要强大师资力量支持,要求教师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性教育涉及到人体心理生理等方面知识,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素养。目前中职学校缺乏专门性教育教师,部分教师避免接触性知识,由于教师对性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影响学生对性健康的学习。
四、对中职生性教育的思考
(一)明确行政部门性教育管理责任
行政部门在中职性教育管理中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形成正确性教育管理理念。大部分领导意识到性教育的必要性,但我国性教育相比发达国家具有滞后性,主要由于受到封建思想影响,许多家长教师未树立正确性教育观,不知道如何开展性教育,导致学生不能从正确途径获取性知识。色情信息是导致青少年失足的重要原因。要让学生通过正常渠道获取性知识,树立正确性观念需要学校家庭对孩子负责,引导其行车正确性观念。要从素质培养角度考虑使学生了解性健康知识,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引领,得到父母支持配合。性教育是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政府部门态度对社会风气等产生影响,要进行统筹安排,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二)学校有效实施性教育
学校在性教育中负有重要责任。要求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等方面有效实施性教育。加强学校性教育管理功能需要针对性编排教学大纲,学校层面要意识到性教育工作重要性,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将性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合理安排教师与课时。借鉴发达地区性教育教材,根据地区社会经济等方面情况看,提高教材编写科学性。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家长推送丰富的性知识,使性教育延伸到课外。性教育顺利实施需要师资力量保证,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系统全面的性知识,要快速打造高水平性教育师资队伍,通过有效的方法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要求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在职教师培训。目前中职学校缺乏相关性教育课程教材,建议设计中职生性教育活动方案,为学校教材编写提供参考。活动方案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应用学生可接受的教育方式安排。
(三)发挥家庭性教育功能
当代社会中职生获取信息途径拓宽,父母扮演终生教师的角色,家长要孩子教育引导,使家庭成为亲子性知识沟通场所。要求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更新性教育观念,丰富沟通方式。家长要摒弃性话题错误观念,中职生渴望了解性知识,家长要充分认识在适当时间对学生进行性教育,逐渐引导孩子做有责任心的人,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家长要了解中职生心理特征,以合适的方式与子女沟通,以尊重孩子换取信任。父母要言传身教倡导健康家风,单亲家庭要重视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中职生对异性冲动是正常现象,要学会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可以与孩子围绕某话题开展讨论,重点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要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微信聊天等方式鼓励孩子勇于表达。
五、结语
中职生是祖国的未来,当前中职生性教育缺失滞后,导致部分学生层次性未婚先孕等系列问题,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综述梳理国内外有关青少年性教育研究,调查分析中职生对性行为态度问题,总结指出中职生性教育问题原因;从行政教育部门,学校与家庭教育层面提出中职生性教育对策建议,为中职生性教育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