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学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研究
2021-11-27易敏
易敏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与建筑系,湖南 长沙 410018)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强烈的个性和自我的意识的觉醒: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迅速发展的人生新阶段,属于青春后期成熟发展与社会接轨的重要过渡时期,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00后,他们普遍有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正义感强烈,是社会思潮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但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社会环境中,,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被外界不好的思想误导。
(二)大学生学习的专业性、独立性、系统性:大学是精力最旺盛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时刻,大学课程专业程度更高,实践更加丰富,学科内容层次性更多,要求新一代的大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甚至课后实习实训。同学们面对大学校园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环境,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没有来自社会的工作压力,面对很多新鲜的事物,大学生更加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塑造新的人格。
(三)大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在校园活动中,00 后大学生课余时间热衷于上网来实现娱乐自由,参加学生社团也是他们加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在思想状况中,普遍追求进步,对思政课兴趣不是很浓,大部分学生选择对毛泽东思想、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教育课都没有兴趣,对演讲与口才、人生哲学、创新思维训练等实用性的课程比较热衷,可塑性比较强。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中优化大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家在面对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指导意见,希望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内结合各学科、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要素,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种类型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的功能,更多的是要利用课后大量生活和社会实践,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学工系统对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专任教师和学工系统辅导员们的集体作用,统一思想和目标,改变思维理念,结合实际工作成果和经验,才能共同构建覆盖面广、类型丰富、层次先进、相互支持的思政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培养体系,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途径的全新变革。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途径
我们通过了解国外的先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和主要途径,主要通过一些平时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通过正面案例和引导来进行教育,非常注重社会的参与性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智能工具来查找相关资料,开展自我学习和提升,社会机构通过设置相关的比赛和奖励机制来参与学院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等多种方式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作用,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相比于国外的多年的职业教育发展和精准定位,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大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很多都停留在基本管理的层面,无法将国外的互动性、开放性、个性化、强化人生规划、职业素养综合能力提升等工作重点,全面地贯彻实施到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中来,我们应该从核心重点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的现状问题,积极探索实践,让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力发展社会服务和专业相关的设计和扶贫工作,参与社会主流的环保公益组织,加强相关部门与大学生之间的管理和联系,建设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和广泛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非常重要。
(一)学生支部的党建工作
1.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以马克思主义,党的理论和先进文化教育为指导,开展学生党组织学习和建设工作,提升思想境界和追求比较高的学习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完善学生党支部学习和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党员的程序和入党标准,规范监督机制。
2.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实践意义,不断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和内容,重视对支部内青年学生党员的教育指导,根据党委制定的教育实施方案,结合“两学一做”不断增强党支部在学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努力使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人人争做合格党员,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明显,学习教育成果显著。
3.在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环境下,学生能加入党组织的机会和人数非常少,尤其是职业院校,只有非常少的优秀学生能正式成为党员,普及范围较小的党组织造成党的凝聚力、组织纪律、先进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其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也不够充分,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受到社会现实和官位思想的影响,表现出利益最大化、党性意识弱化、精神价值边缘化、社会服务和奉献精神倒退化的多种问题,值得注意和多重考核。
(二)团学组织的建设工作:发挥共青团广泛的组织和宣传作用,依靠学生的力量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建立学生会的制度规章,用各个部门和学院管理机构来引导学生的课后发展,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形成帮、传、带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学生日常思想管理工作: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建设,确保工作得到充分信任和理解,坚持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的同步发展,拉近与普通学生的距离,做好心理咨询和就业服务,鼓励勤工助学、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和内容的开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中优化大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措施
习总书记对于大学生课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因此我们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中,应将此指导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和纲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开展工作:
(一)提升学生管理的思想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高等教育是以提升式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升级式教育模式,是进一步挖掘潜在人才的重要过程,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注重技能的实用性、成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模式。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不仅要适当地管理学生,而且应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具备独立的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让学生管理工作由以往的被动式、模式化管理,转变为主动式、自觉式的管理。
大学生群体因为外部环境、成长经历存在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他们的个性会有不同,在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过程中,作为重要的消极影响因素,我们作为管理者,要辩证地看待学生个性的差异所能激发的独特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正向影响,调动学生个性中思维活跃、乐于实践的方面,达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完善落实的最终目的。
(二)拓宽思想沟通的渠道,变狭隘为豁达
通过课后实践的多种形式开展,来建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深入了解并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想问题,并将现有的思想政治实践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作为后期教育和培养学生健全思想格局的重要参考依据。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建设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并定期举行交流会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课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与思政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学工办及辅导员应践行学生管理职能,优化沟通路径,拓宽交流渠道,与各部门通力协作,做到对学生思想动向的准确把握和正确引导,拓宽思想沟通的渠道,变狭隘为豁达,促进思政课程建设及其实践教学的学生管理优化。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学生管理团队教师的综合管理能力
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推进过程应与思政教学是同步开展的两个重要内容,学校应该组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定期参与专题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与同类院校开展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分析现有的大学校园的思政教育氛围和遇到的挑战,找准弱点,进行正确性策略的分层管理,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实践成效评估,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四)完善校园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平台,拓宽实践渠道
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为核心,借助实践活动的多种形式,与校内外活动高度融合,既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大学校园的课后文化,也可以促进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全维度打造积极向上、主流的校园核心文化,站在学生的角度,能将原有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定模式进行转换,让学校从自身基本职能出发,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提升文化品位,凝聚优质校园文化,并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建立完善校园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平台,促进思政实践教学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效果,使学生受到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与政治观念熏陶。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作用,我们在开展学生教育和引导中,应该落实和及时掌握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指引上的偏差,通过信息化网络和全方位育人的干预和手段,进行大学生的科学纠正,并非常注重大学生日常教学和生活管理因素的重要影响,落实优化并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后的课后实践应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