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
2021-11-27季红李琦周静
季红 李琦 周静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河北 沧州 061000)
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新发展理念作为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的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这一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领域,这是一个全面性、时代性的跨越。新发展理念是从何而来、如何而来的,习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他指出,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由此可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未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全局的思想解放和理念变革。
一、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首先,思政理论课过于注重面向学生传播思政理论内容,并未真正考虑大学生个体需求及所学专业性质特征,导致学生对于思政理论课产生了抵触与反感之情。其次,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在课堂中通常注重“教书”,忽略“育人”作用的发挥,鲜少有授课教师在课程知识讲解中渗透情感与灵魂,造成学生对于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热情不足,产生价值观念动摇的问题。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并未建立互补与交叉的关系,未形成育人合力。而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的新途径,可有效整合校内思政教育资源,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以及亲和力,丰富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知识内容,使教育手段更为多样化,课堂环境体现浓厚的人文关怀,真正摆脱以往思政教育工作孤岛的尴尬局面,建构教育共同体,真正发挥立德树人功能。
(二)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实现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在实际教学的环节中,注重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其中,以此感受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当前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而将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提升高校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以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文化支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落实新时期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
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正面临诸多繁杂且艰巨的任务,若想真正完成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与坚定党的领导、民众艰苦奋斗以及各领域专业人才息息相关。而当代大学生群体便是日后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我国所面对的新时期历史任务的落实与大学生群体综合素养高低正相关。大学生综合素质涵盖思政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等,其中道德素质与思政素质在学生个体综合素质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德乃做人之本,我国高等院校的本质任务便是育人,而这就要求学校应基于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负责的态度,充分认知与掌握当下立德树人的根本内涵,将德育视作育人的首要任务。以课程思政为基准,实施思政教育工作,旨在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与思政素质,落实国家新时期的建设与发展任务。
二、课程思政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主体认知存在偏差
相关研究表明,课程思政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呈现在教师这一教育主体身上,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认知层面与能力层面。首先,认知层面。部分教师并未清晰掌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之间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的现实意义,并未将立德树人视作自身本职工作加以推进,部分思政教师存在心态浮躁、信念不坚定以及急功近利的问题,在课堂教育中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在育人工作中时常体现出失职的情况。部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在情感维度缺乏对于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在实践行动层面积极性不足,并表现出思政教育与己无关的态度,认为思政教育工作应由辅导员、思政教师与班主任承担,从而将课程思政视作自身本职之外的工作,忽略其应肩负的育人职责,缺乏强烈的课程育人意识。其次,能力层面。无论是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还是思政教师,均普遍存在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思政教师视角而言,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教育理论薄弱,对于问题难以深度讲解与剖析,无法基于内心深处使学生们信服,更有甚者缺乏理论基础且以高深的形象为学生制造所谓的学术性语言,使简单问题过于复杂化。基于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视角而言,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尽管具有课程思政育人观念,但是知识储备量不足,部分教师虽勇于挑战,但却因为对于课程思政本质内涵缺乏深度了解,在课堂教学中简单地融入思政内容,引发学生的反感。
(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落后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改变,但区别不大,仍然采用“填鸭式”教育,教育者主导讲台,按照书本的章节,给学生灌输。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但是关键在于,这种模式并没有与实践联系起来,受教育者只是为了考试,去机械的学习理念。并没有从心底里去认同。这就很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校园教育模式的落后,与新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对比,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广泛性和海量性,冲击着高校旧的教育模式。抖音,微博,贴吧等app 已经成为思想文化的创造地和舆论的展示台,全方位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三观,但同时教育模式与信息存在信息延迟,导致传统旧的教育不能及时引导学生,使得鱼龙混杂的信息对三观尚未成熟的高校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者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具有各方面良好的素质,才能去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近年来,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其自身素质。很多较为年长的教师没有意识到新媒体环境对高校的冲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要紧贴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发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面对社会。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的授课与社会存在脱节,甚至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受教育者也是为了考试,双方并没有精神上的沟通,教育者也没有真正领悟到。
三、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一)完善师资力量建设,重点建设思政教师团队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开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引导,通过价值观的导入,为学生建构一个全新的理论基础,以此来保证学生思想层面的纵向拓展。教师作为思政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知识传输载体,通过理论性、规范性的教导,令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与政治思想教育体系相结合。为此,必须对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进行职业素养层面的培训,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感,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身情感的真实流露实现理论化传输,提高整个思政教育工作的渗透能力,保证对学生的思想体系进行规范化引导。从课程思政的教育拓展形式来看,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理论性传输,其可有效保障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提供一个载体,进而对思政价值进行全面渗透。为此,必须提高其他专业教师的思想储备能力,保证思政理论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形成一个共生式教育体系,令思政教育理论在学生知识体系中进行一个自然过渡,以此来增强思想教育理论在教育体系中的耦合性价值。
(二)鼓励开展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要将文化育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从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着手,鼓励校内专家学者开展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例如,设立相关研究专项,给予经费支持;组织专门人才,成立研究中心;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举办研讨会等方式。黑龙江工程学院深入开展工程文化研究,成立工程文化教育中心,开展工程文化教育研究,出版了相关著作。学校还召开了工程文化教育研讨会,发挥专家组在工程文化教育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并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研讨会上交流工程文化建设经验。学校开展了多项与工程文化研究相关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社会科学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三)以开放发展理念开拓大学生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在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校正以开放发展理念的崭新视野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新方式、新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紧密相连,现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与新时代紧密相连,不仅蕴含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而且还囊括新时代的新内涵和新理念。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环境、新形势和新问题,需要我们站在人类整体的视野和全球意识的范围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在高度开放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强化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也要具备更高的国际视野和更广的空间格局,培养大学生的宽广视野和全球意识。因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加强与其他国家高校的沟通与交流,吸收和借鉴不同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意识和自觉承担国际责任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落实由以往思政课程教育向课程思政育人的转化,是新时期对于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提出的全新要求,亦是高校实现新时期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最大程度发挥高校各院系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中的积极性,将课程思政育人思想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