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政工作创新研究
2021-11-27杨春芳
杨春芳
(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保定分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引言
事业单位在满足一部分人就业需求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社会服务对外性质,需要做好单位内部的思政工作,培养出利于单位发展的优秀职业人才。随着新时期网络服务渠道的对外扩张,不少人已经可以使用社交软件完成部分咨询服务,为群众办事提供一定的指引和解决方案。但事业单位在内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面对面谈话、学习上级文件的不合理性条件,需要单位重要人员为内部思政工作的创新提出重要意见。
一、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政工作创新问题
(一)思政工作脱离群众生活实际
事业单位作为强调自身工作能力的服务组织,通常会对内部人员进行工作行为的严格要求。这使很多人因忙于单位工作和日常生活,不能够考虑到群众在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为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思想和语言上的过分封闭现象。因此事业单位要在思政工作创新过程中,联系群众生活的实际状况开展一系列工作内容,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服务或者民事诉讼回访,利用网络工具做好部分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生活教育辅导。
(二)思政工作在人才培养上落后
事业单位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培养内部人才,对这部分人员进行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多数事业单位所采取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利用党建文化或者上文件来进行沟通教育。这会让很多刚刚接触思政工作的人员,容易出现因不理解沟通教育而出现的倦怠心理,不能够认真对待事业单位所派发的学习任务。因此事业单位思政工作要对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法进行一定创新,防止人员因任何行为而拒绝学习的内在思想,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
(三)思政工作缺少理性学习意识
思政工作存在对人员思想意识的稳定性要求,需要工作人员传承事业单位内部的文明思想,为开发群众思想路线提供好的建议。这让很多人在具有良好工作品质的同时,缺少客观分析外界事物的分辨能力,总是把群众要求放在开展思政工作的第一位,不能够考虑到群众所描绘语言是否代表客观事实,反倒是一味满足群众对工作内容的要求。这使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现阶段,缺少一定的理性学习意识,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先进思想的科学要求。
(四)思政工作的实际效果不理想
事业单位在思政工作方向上的把握,主要是通过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品质,让他们能够为群众提供相对优质的服务内容。而实际上很多人对思政工作的内容存在不深刻理解,在宣传思政教育文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与群众言语相冲突的现象,从而引发群众对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质量和态度上的不满。这让事业单位在与群众沟通的思政工作中,要积极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对群众生活或者思想上的不够了解,把握好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政工作创新实践
(一)利用网络工具开展思政工作
事业单位要了解群众生活的新动向,利用网络工具做好对他们的热情服务,使内部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大家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在网络中回复广大网友对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提出的疑问。比如事业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总存在对人员专业和工作经验上的限制条件。这让不少群众认为这样的招聘要求,在入职人员的身份限制在了刚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中,不能够考虑到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相关行业人员。工作人员就可以把某个岗位的招聘信息作为例子,利用网络工具解释此岗位在文案宣传、计算机知识等方面的具体考核要求,使群众能够看到事业单位培养新人的积极想法,避免他们把过去的经验用于分析现在的客观事物上。这样能够让思政工作的开展过程,广泛吸取群众意见和网友的新思想,使事业单位存在结合群众生活实际的新动态。事业单位还要根据群众对社会事件发表的感言,了解他们对于单位思政工作的最新要求,使工作人员能够在生活教育方面丰富事业单位的思政工作内容。
(二)结合社会话题培养人才思想
事业单位要意识到人才对于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培养新老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优秀思想意识。这样可以减少部分人员因家庭事务,选择以迟到或者早退的行为,来为自己的家人提供服务的做法。同时根据工作人员反映的家长情况,调派处理群众公共关系的人员处理其家庭事务,防止当事人因情感上的冲突,做出不利于家庭团结或者影响单位工作的冲动行为。这样能够让事业单位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使思政工作教育成果能够延续到内部人员的家庭生活中,增强他们参与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事业单位还要在培养内部人才的工作要求中,增加人员学习党建文化的活动组织要求,让工作人员能够在思政工作中,帮助群众接触党所提出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道路,普及群众思想中热爱祖国和祖国文化的强大力量。同步结合社会话题分析有关文化内容的先进性,对外宣传事业单位培养人才思想的阶段性内容,使内部工作人员具有持续学习的有效行为和爱国思想。
(三)强大思政工作中的教育力量
事业单位要关注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鼓励他们学习并运用科学的党建文化知识,处理好自己与群众和其他同事的关系。这样可以增加单位内部人员的思想流动性,让大家都能够走出传统思政工作的思想压力,以沟通教育形式完成对上级工作建议的宣传和落实。同时增强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避免他们当中部分人的特立独行意识,对其他同事的工作状态造成影响。其中部分工作人员在独立分析事物的过程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群众提出的教育问题,对他们的子女教育指手画脚。这让很多群众产生对人员学习意识上的不满,认为他们在工作中缺乏应对能力和灵活思想,不足以胜任对外宣传积极文化的思政工作。事业单位要基于群众的这类看法,要求工作人员建立专门培训内部宣传人员的教育力量,这样才能把开展工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减少人员因与群众矛盾所导致的无主见想法,避免他们中的部分人过分重视群众意见,而不为群众做实事的工作行为。
(四)增强思政工作内部宣传效果
事业单位要调整好思政工作,在新时期中的前进方向和工作动力,使工作人员所执行的工作内容具有教育意义。许多刚接触到思政工作的人员,会把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当成工作业绩,以数字化指标代替对具体工作内容的宣传汇报,这样势必会让思政工作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每个参与单位工作的人员,都想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和肯定。如果只强调他们的工作指标,必然会打击到老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因此事业单位要果断增强思政工作的宣传效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着重宣传优秀员工的工作成员,收集他们帮助过的群众事迹和他们本人的工作感想,在内部会议中提到优秀员工的岗位晋升要求。这样能够让新员工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机会,妥善安排好老员工今后的就职发展空间,使事业单位存在发展员工职场价值的思想意识,了解各个职工干部在群众沟通上的心得体会。同时对外宣传思政教育文化的部分工作内容,了解群众对思政工作质量和态度上的积极需求,防止工作人员存在对群众的不够了解现象,出现宣传思政活动方向上的错误。
结语
事业单位要认识到思政工作的服务性质,让工作人员能够合理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存在分析客观事物和群众言论的分辨能力。在具有一定团队成员的基础上,开展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任务和思想教育,使他们以充足的责任感和宣传意识,帮助普通群众了解事业单位为大家提供咨询服务的积极性,消除工作人员与群众在工作态度上存在的思想矛盾,增强工作人员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力量。